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说linux难用,是的,也许我能找到很多理由反驳,但我自己心里也清楚,里面有些东西是真的难用。
比如前两天尝试搭建tgtd+DRBD+HeartBeat高可用存储服务器,写配置写得要吐血。
写配置是基本素质没错,但并不是必须的。很多高度复杂的应用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行的配置文件,简直是折腾这些搞运维的脑子。
事实上,手动编辑配置文件是个具有危险性的行为,手抖,手滑,屡见不鲜。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不是Linux,是软件包开发者。
LinuxKernel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互式配置编辑器,很值得上层应用开发者借鉴。
但是很多开发者其实在应用还没准备好面世的时候就把它发布了出来。
我见过很多从源里面安装的二进制包默认不生成配置文件,需要完全手写。
这其中好一点给你在/usr/share/doc里面放一个模板,或者man里面,事实上谁知道它有模板在那?
恶劣点的啥都没(比如前几天折腾的ntop-ng)。
还有好多以源码发布的软件包根本不告诉你依赖,浪费你大把的时间。
这些玩意只能说是开发者折腾着自用的,不能说达到了发布标准。
吐槽这些,只是想感叹,好多开发着就是不愿意多写几行代码做个交互式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的界面。
在很多时候,面对大把大把的配置文件,都是毫无意义和效率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说linux难用,是的,也许我能找到很多理由反驳,但我自己心里也清楚,里面有些东西是真的难用。
比如前两天尝试搭建tgtd+DRBD+HeartBeat高可用存储服务器,写配置写得要吐血。
写配置是基本素质没错,但并不是必须的。很多高度复杂的应用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行的配置文件,简直是折腾这些搞运维的脑子。
事实上,手动编辑配置文件是个具有危险性的行为,手抖,手滑,屡见不鲜。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不是Linux,是软件包开发者。
LinuxKernel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互式配置编辑器,很值得上层应用开发者借鉴。
但是很多开发者其实在应用还没准备好面世的时候就把它发布了出来。
我见过很多从源里面安装的二进制包默认不生成配置文件,需要完全手写。
这其中好一点给你在/usr/share/doc里面放一个模板,或者man里面,事实上谁知道它有模板在那?
恶劣点的啥都没(比如前几天折腾的ntop-ng)。
还有好多以源码发布的软件包根本不告诉你依赖,浪费你大把的时间。
这些玩意只能说是开发者折腾着自用的,不能说达到了发布标准。
吐槽这些,只是想感叹,好多开发着就是不愿意多写几行代码做个交互式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的界面。
在很多时候,面对大把大把的配置文件,都是毫无意义和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