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玛,藏语名为“羌姆”、“跳允”,源于西藏,是一种流传在寺庙中的宗教舞蹈形式,也叫“跳神”、“打鬼”,亦称之为“查玛舞”。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原始宗教和民间传统舞蹈长期相互影响和吸收而产生的。13世纪后,佛教传入蒙古草原。16世纪初,随着佛教在草原的兴盛,各旗相继大建寺庙,每旗至少10座以上,每庙每年举行1—2次大小规模的查玛舞表演,从而使查玛舞很快在草原繁荣壮大。后经蒙古族喇嘛的加工、创造,使这种寺庙舞蹈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蒙古族民间独有的一种舞蹈形式。
跳查玛多在每年正月或六月初八开始排练,正月或六月十四、十五正式开始,是草原一大盛事。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驱邪消灾查玛三种,内容涉及赞颂舞、欢乐舞、鸟兽舞。特别是米拉查玛,它融歌、舞、说、唱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形式。
作为宗教祭祀活动,查玛面具、道具、服装别具一格。戴面具是查玛在装扮上最突出特点。除21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戴神态各异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和半面。全面主要是鸟兽头,半面有骷髅等。查玛服饰豪华,多为绸缎蟒袍,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查玛伴奏均是吹打乐,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鼓、大钹等。
在草原,参加跳伊和查玛表演的喇嘛有120名,分大、小、里、外查玛。在18人鼓乐队和千名喇嘛的诵经伴奏声中,“格博贵”喇嘛(掌堂师)4人分别带领120人由左右两侧依次上场。“查玛”开始后,众神在鼓乐的伴奏声和“翁斯德”喇嘛的诵经声中绕场一周,表演一段缓慢而刚健的舞蹈,然后按“斩鬼”、“送祟”等仪式分段表演《鹿》、《好德格沁》(小丑)、《骷髅》、《蝴蝶》、《凤凰》、《牛神》等舞蹈,并穿插“查玛”老头、老婆的赞祝词、唤天求福、插科打诨等表演。大型规模查玛节奏慢动作庄重徐缓、沉稳有力,小型规模查玛节奏快,动作乖巧灵敏。“查玛”表演时程式严格,动作规范刚劲有力,其典型动作为双手向外甩、抬腿跳转等,有的动作模拟性和技艺性很强。
正月十四、六月十四日举行扔“骚日”仪式。“骚日”,是用花棒制作的棍,顶端有骷髅,代表鬼怪。由2名喇嘛抬着“骚日”,在众喇嘛的簇拥下走出寺庙,再由一个最好的喇嘛将“骚日”扔进场中的火堆里烧掉,以驱邪祈福。正月十五、六月十五日举行“迈达尔额日歌呼”(绕寺)仪式。所有的喇嘛和前来观看的俗人跟随背着“迈达尔佛”的喇嘛顺向绕寺一周,然后自然进行洗礼,最后诵经结束。
蒙古族查玛在宗教仪式舞蹈表演中,既渲染了强烈的宗教祭祀的隆重气氛,表达人们祈福禳灾的善良心愿。同时,通过生动的舞蹈形象,表演多种宗教故事。这种宗教表演形式就成了草原重要的娱乐活动。更值一提的是,查玛发展至今,经过大浪淘沙,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演变成为一种民俗民间舞蹈。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几乎面临灭绝,更是后继无人,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