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历史吧 关注:7贴子:54
  • 0回复贴,共1

浚县历史沿革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晋(317—420年)约在大兴二年至永和七年(319—351年)后赵主石勒依印度僧人浮图澄之言,在大伾山东麓依崖凿大石佛一躯,高22.7米余,以镇黄河。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王苻坚率军攻邺城,擒燕主慕容暐后返长安至枋头,宴诸父老,免百姓徭役,改枋头城为永昌县(亦名昌水县,北魏曾为汲郡治所)。太元十三年((388年)翟辽杀太守滕恬之据黎阳称王,僭号“大魏天王”。南北朝(420—581年)太和年间(477—499年)于大伾山东麓建大山寺(今天宁寺),置高阁遮护大石佛。孝昌年间(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编户11980,人50457口,属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6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前枋城)。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
庙会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州治在枋头城,后迁至汲县。隋(581—618年)开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辖黎阳、临河二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1楼2014-04-07 08: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