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4,288贴子:379,815

回复:《皇汉医学》—针灸学纲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遗溺————
或遗尿,老人溺多,有虚寒,壮人溺多者虚热。
小便失禁者,属气虚。
灸——石门,肾俞(五百壮)
腋气————
一名狐臭,属湿热。
灸腋下有细小孔,每穴三壮。
消渴————
大抵消渴俱属内虚而有热也。
因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针——中脘,阴都
灸——三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4-04-22 15:31
回复
    痈疽————
    痈者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疽者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
    凡痈疽,皆饮食七情,房劳,损伤脾肾肝所致也。(痈疽有内外相博,及小疮疡传染,亦皆因内外有毒以召之也。)
    灸——隔蒜灸发处,去蒜在换灸。
    折伤————
    附跌扑。
    折伤者,多有瘀血凝滞血也。
    出血——其患处多取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4-04-22 15:43
    回复
      妇人科
      妇人诸病,多是气盛而血虚也。
      妇人一切病,皆与男子同,惟经水带下血崩胎产等病,为异而已。
      经闭----血枯也。
      针——中脘、气海、中极
      灸——关元、天枢
      月经常过期者,血少也。
      针——石门、关元、三阴交
      经水过期,紫黑有块作痛,血热也。
      针——三阴交、中脘、气海
      经水未行,临经将来作痛,血实瘀滞也。
      针——天枢、阴交、关元


      80楼2014-07-29 22:05
      回复
        经水行后,而作痛,血俱虚也。
        针——三阴交、关元
        经水欲行,脐腹绞痛,血滞也。
        针——气海、阴交、大敦
        统治一切经水,诸病生穴。
        三阴交、关元、石门、阴交、中极、气海、中脘、大敦、天枢、足三里、神阙、合谷


        81楼2014-07-29 22:09
        回复
          难产
          刺合谷、三阴交而堕胎之说,不可信。
          难产之妇,皆是产前恣欲所致,非独难产且产后诸疾,皆由是而生。
          针——三阴交、关元、中极
          灸——足三里、大敦
          产后手足厥逆
          灸——肩井(七壮有极效)
          胞衣不下
          肩井穴不可深刺,刺之,亦须刺足三里。
          针——气海、石门、阴交、肩井
          灸——肩井、中极
          横产
          针——三阴交、肾俞、合谷
          横产手先出,产门手出,以细针可刺掌中。
          逆产足先出
          针——关元、石门、三阴交
          灸——右足小指尖三壮立产,炷如小麦大。
          懐姙
          灸——胃俞、腰眼(至出产则安)
          产后腹痛,淤血也
          针——石门、关元
          血崩
          血行淋漓不正,名山崩。
          针——气海、天枢、三阴交、大敦
          乳肿痛
          灸——临泣
          出血——膏肓
          血块
          针——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丹田、阿是
          出血——委中
          带下
          肥人带下多是湿痰,瘦人少有此病,有者足热也。
          丹溪曰:胃中痰积流下,涔入膀胱,当升之,无人知此。
          针——肝俞、三阴交、气海
          灸——天枢、关元


          83楼2014-07-29 23:30
          回复
            小儿科
            凡小儿诸病,亦与大人无异,惟惊风、疳积、痘疹为异。
            急惊
            急惊属肝,风邪痰热,有余之症也。钱冲阳曰,急者实热,慢者虚热。
            针——中脘、鸠尾、百会、涌泉
            灸——章门
            慢惊
            属脾,中气虚损,不足之病也。
            灸——章门、神阙
            疳积
            疳积癖疾二症,肝俞、膈俞、脾俞、胃俞及至身柱、腰眼而出血治之,无有不效焉,摄州中野村之一医,行此法, 最有经验矣,俗称中野之一本针焉。
            虞博曰,内经云,数食肥,令内热,数食甘,令人中满,尽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命名曰疳。
            针——中脘、鸠尾
            灸——肝俞、脾俞、章门
            出血——膈俞、胃俞、肾俞


            85楼2014-07-30 19:35
            回复
              癖疾
              钱冲阳云,痞块者,僻于两胁,痞结者,痞于中脘,此因乳哺失调,饮食停滞,邪气相搏而成,或乳母六淫七情所致也。
              出血——肝俞、脾俞、肾俞
              丹毒
              丹毒者,火行于外也。
              出血——委中、膈俞


              86楼2014-07-30 19:40
              收起回复
                小儿纸吐泻,皆乳食过度,传化失常,盖食郁则成热,热郁则成酸,而成吐成泻,此必然之理也。
                针——关元、天枢、鸠尾
                腹胀
                须查其虚实。
                灸——章门
                腹痛
                多是饮食所伤也。
                针——中脘、章门、关元
                夜啼
                钱氏曰,小儿夜啼者,*******,有欲饮乳,到口便啼。身额皆热者,看其口,若无疮,比喉舌肿痛而啼也。
                灸——脾俞
                出血——有舌下紫脉,刺之出血。
                痘疮
                痘疮者,往昔未有,*以来发生之,本朝圣武天皇之世始流行,或曰痘疮者,人生不再,危病也。
                初生时,含胎血,咽下至肾经,发痘也,或曰父母肆恣火毒,遗于精血之间,生儿发痘。
                痘疮黑头研已欲绝。
                出血——委中、曲泽


                87楼2014-07-31 00:12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210813286
                  我把这里面的内容整理成了一个word。可以去下载。


                  89楼2014-08-05 2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