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学生心吧吧 关注:11贴子:537
  • 12回复贴,共1

《珍视公民资格》测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珍视公民资格》测评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楼2007-12-11 20:57回复
    1.解析:仔细观察漫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提示,可知老师把学生锁在教室,强制他们学习,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生自由权,是违法的.
    答案:c
    2.解析:很显然,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兖州市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免除学生的所以费用,而是让所以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地接受教育,因此,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3.解析: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材料中小丽的爸爸让正在接受教育的小丽退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小丽同意也不行,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但并没有触犯刑法,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所以只有C是正确的.
    答案:C
    4:解析:本题以漫画和材料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而且贴近生活实际,旨在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要认真观察漫画,仔细阅读材料,尤其抓住"三无、垃圾食品、缺德黑心"等关键词,答案也就不难选出.
    答案:ACD
    5.解析:本题是一道漫画式选择题,考查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观察漫画中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其次,找到漫画与教材的结合点,即消费者的知悉真实情况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
    答案:BD


    5楼2007-12-11 21: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6.解析:此题考查对如何维护自己权利的理解.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陈皓同学在午休的时间大声朗读英语,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别人提醒,他还振振有词:"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 不能干涉."这是非常错误的,是滥用权利和自由,不尊重他人的权利的表现.①②是正确的.
      答案:A
      7.解析:王某在网上辱骂学校的行为,毁坏了学校的名誉,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我们青少年应正确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答案:D
      8.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缺项选择题,词类型试题对能力要求的更高.他不仅要求审题干,审题肢,而且要求在认为如果已给三个备选项没有符合题意的选项时,要选择D项,并要求将正确 答案的内客填写在D项的横线上.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何某既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即没有正确处理好受教育的权利和受教育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③⑤是错误的,①②④是正确的,选A项。答案:A
      9.解析:此题以能力和思想觉悟的培养和塑造立意,针对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引发思考,对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逆向教育效果.A项执法是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才能行使这种职责,因此是错误的.C、D明显不符合本案例的意思或与本案例相悖,因而都是错误的,只有B项最符合本案例。答案:B
      10.解析:作为未成年人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事,知法、守法,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答案:D


      6楼2007-12-11 21:02
      回复
        12、(16分)(2007湖北武汉模拟)假如你遇到下列问题,请写出2个正确做法(要求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实有效),并运用学过的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问题 正确做法 理由
        (1)你的好朋友随便移动道路施工安全标志牌 ①② ③
        (2)你刚买的一支钢笔,回家后发现有质量问题 ①② ③
        (3)课间操时间,你们班有几个同学躲在教室里玩 ①② ③
        (4)考场上,当监考老师走远时,你的同位偷偷拿出教材来,并示意你有这样做 ①② ③ 


        8楼2007-12-11 21:05
        回复
          12.解析:本题的4小问采用问题情景的形式列举四种现象,要求对每种现象写出两种正确的做法并阐述理由,能力立意非常明显,答案亦非唯一,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回答时要注意说明正确方法的理由,应该体现出学习思想品德课法律知识的收获,引用有关法律知识进行说明。假如只说“错误”“不道德”“非法的”等,不能得分。


          9楼2007-12-11 21:05
          回复
            正确做法
            ①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
            ②和他一起将标志牌恢复原样
            ①回到商店协商解决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①劝他们去上课间操
            ②建议老师整顿课间操纪律
            ①制止他
            ②考试后给他讲明道理
            理由
            ③法律制裁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③青少年要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使自己全面发展
            ③我们应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0楼2007-12-11 21:07
            回复
              13、(16分)(2006河北中考)材料一: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公安部对我国10个省、市的联合调查表明,平均每天有44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件,全国仅因交通事故每年死亡的中小学生就达4140人。
              材料二: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的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2005年的主题是“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材料三:2005年11月14日,山西省沁源县第二中学在公路上跑操,一辆带挂车的大货车撞向学生队伍酿成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一名教师遇难。这一事件震惊全国,再度敲响校园安全的警钟。
              (1)结合材料探究: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和社会、学校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请设计两条安全警示语。
              (4)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怎么以实际行动来增强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11楼2007-12-11 21:10
              回复
                13.解析:校园安全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题就是围绕校园安全问题,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第(1)问可以从青少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校园安全状况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青少年的特殊成长阶段等方面回答。第(2)问中,国家可以从立法、执法、危房改造的投入等方面回答;社会可以从创造条件保障安全、整治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等方面回答;学校可以从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等方面回答。第(3)问设计两条安全警示语,要注意围绕安全自护进行设计。第(4)问可以从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方面回答。


                12楼2007-12-11 21: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答案:(1)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我们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的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
                   (2)从国家和社会方面看:应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学校危房改造的教育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中小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等。社会应当创造条件保障校园的安全、确保学校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的环境等。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等。
                   (3)如:学会自护,关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生命安全等。
                   (4)我们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熟悉各种公共安全标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护的技巧和方法等;同时,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3楼2007-12-11 21:13
                  回复
                    14、(12分)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仍,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2)请你当 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14楼2007-12-11 21:16
                    回复
                      14.解析:用卢勇一天的活动巧设背景,贴近生活实际,同时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迁移能力,分析能力。解答时,一要分辨情景材料中的是与非,材料中卢勇有6种行为,即到学校学习,乱丢垃圾,到邮局寄信,看到抢劫行为及时报警,为妈妈买蛋糕,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要逐一分辨。二要将情景材料中的人物的行为逐一与书本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符合哪些知识,并明确对策,一般从知识、思想、行为、认识等方面入手。
                       答案:(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行自由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性。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依法 律己,决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15楼2007-12-11 21:16
                      回复
                        关于遵纪守法的倡议 
                        ××市全体中学生:
                        —————————————————————————。(提示:倡议的原因。)
                        ————————————————————。(提示:倡议的内容,要求写出4点。)
                        —————————————————————。(提示:结语,提出希望、表决心等。)
                         倡议人:荣荣
                         2007年2月26日


                        16楼2007-12-11 21:19
                        回复
                          答案:(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行自由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性。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依法 律己,决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17楼2007-12-11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