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生涯<?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1982年8月,我高中毕业,带着一丝对母校的留恋和几多对新生活的憧憬,踌躇满志,回到本村当了一名赤脚教师。1985年4月转为民办合同教师,1987年中师函授毕业,1998年8月从连云港师范学校毕业,2003年11月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回顾这30多年的教学生活,我深深的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一:“勤”字当头,勤能补拙
说实话,乡村教育生活,容易使部分人产生一种生活惰性,缺乏一股工作动力,少了一些教育激情。书,看俩一时不想读了。
偶尔有一天,同事中的一位长者劝说道:“学无止境”。1994年10月,我毅然参加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此,我的知识技能逐渐提高。
在自考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影视、歌舞、旅游等诸如此类的娱乐节目一概与我绝缘,我开始不间断的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我如愿获得小学教育专业大专学……2011秋参加中央电大本科函授,顺利通过19门考试。
的确,勤能补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接受继续教育,身生学习。
二:工学“两不误”教,学两相长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忙碌不已,特别是农村第一线教师,单班复式,各科各类,当时我无不一一执教!但我仍然坚持岗位进修,加强业务学习,着力锤炼师德,笔耕不缀,训练教学基本功。“功劳不多,苦劳不少”,深深通晓“对上不辜负领导殷切期望,下要对得起父老乡亲”。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时常不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紧紧围绕学校课堂教学“轴心”工作开展教育研究,力求做到以教促学,以学辅教,教学相长。赛过课,获过奖,发过文,精心指导学生参赛也屡获嘉奖。在全县小学数学“调研”抽测中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一直在努力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创新式,科研型,思想者教师。
课堂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只要紧紧摁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30年中,我将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优化课堂教学上,通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探索,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付出的总有回报:2002年获全镇小学数学毕业考试第一名,2004、2006、2007、2008年所任学科获全镇第一名,2004年在我爱数学活动中,我辅导的学生参加县、省学科竞赛20多次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至今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连年获省级奖 。2007年5月被赣榆县教育局、赣榆县科协评为科普活动周先进个人,2009年5月被共青团赣榆县委员会、赣榆县教育局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0年12月被赣榆县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9月被中共赣榆县委员会、赣榆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2011年9月被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2012年6月被云港市文明办、中共连云港市委教育工会、连云港市教育工会评为连云港市师德先进个人,2012年12月被赣榆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2012年10月在创新大赛活动中撰写的论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获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市三等奖,《“做中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获县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二等奖,2005年2月被柘汪二小授予年度人物,2008年至2013年连续六年被柘汪二小评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