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青花瓷吧 关注:154,104贴子:175,884 磁州窑白釉剔花缠枝牡丹纹葫芦瓶 元 赤峰市喀喇沁旗博物馆藏高22.4厘米 口径3.3厘米 底径8厘米,瓶小口,呈束腰葫芦状。矮圈足露胎,胎土较粗,色呈灰白。瓶上腹饰以两组相对花瓣纹,下腹剔刻出缠枝牡丹纹。其制作方法是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剔刻出花卉等纹饰,再施以透明釉,灰白相间,层次分明。葫芦瓶为元代常见器型,该瓶制作精美,花纹流畅,釉色光亮。为元代磁州窑系北方窑产品中的精美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磁州窑白釉剔花牡丹纹玉壶春瓶 元 赤峰市喀喇沁旗博物馆藏高33.4厘米 口径9.8厘米 底径11.5厘米,喇叭状口,细长颈,大鼓腹,圈足。瓶通体施白釉,白中闪黄,圈足露胎,胎土较粗,呈黄色;腹部剔刻缠枝牡丹纹,花纹繁缛,自然流畅。白色花纹与黄色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元代磁州窑系上乘之作。
扒村窑白地黑花瓶 元 上海博物馆藏高17.9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7.1厘米,高17.9厘米,小口外卷,长颈溜肩,垂腹微鼓,圈足外高内浅,呈外撇状,足端面由内向外倾斜,为元代流行的一种瓶式。胎骨厚重,尤以器底为甚,器壁留有高低不平的修削痕。器外壁水平纹系在白色化妆土上用黑色彩绘画,上罩透明釉。纹样简洁大方,黑白对比强烈,釉面温润明亮。这种以黑白对比作色的装饰在元代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窑场特别风行,其中扒村窑的黑彩尤为乌漆黑亮。
鲁山段店窑白地黑花鱼纹盆 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90年河南省鲁山县段店窑址出土,高10.2厘米 口径41.6厘米 底径23.7厘米,此盆宽平沿,浅腹,大平底。器内施白釉,外表露胎。沿面绘草叶纹,周壁绘莲瓣纹,盆底绘游鱼、海草。画面布局严禁,用笔准确生动。鲁山段店窑创烧于唐代,以烧制花釉瓷闻名于世,系唐南卓《羯鼓录》中所述[鲁山花瓷]的产地。宋元时期烧制有白瓷、青瓷、钧瓷和白地黑花等品种。这裹的白地黑花瓷器线条简洁精炼,充分显示出该窑先进的制瓷工艺和高超的绘画技法。
白地黑花盆 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74年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高11.5厘米,口径29.1厘米,底径10.6厘米,此盆斜平沿,深腹,圈足。器表施黑釉,器内在白地上绘黑花。盆底双环内绘有一朵荷花,周壁绘莲瓣纹,沿面上绘四组草叶纹。钧台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所在地,为北宋徽宗朝烧制御用瓷器的瓷窑。宋金时期还烧制白地黑花等品种。这裹的白地黑花瓷器黑色浅淡,布局疏朗,以花卉图案见长。
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盆 元 首都博物馆藏大瓷盆高9厘米,口径38厘米,是元代磁州窑系常见的器皿,多采用白地黑花装饰,图案纹饰以鱼藻纹为常见。此盆扳沿,内壁绘仰莲瓣纹,内底绘鱼藻纹,鱼游于水草间,形象生动逼真。器内盛水后,有[如鱼得水]的艺术效果。此类大盆在北京元大都遗址也有出土,窑址上的鱼残片堆积更比比皆是,可见鱼藻盆是官、民日常生活所用的必需用具。
蓝釉彩绘茶花纹盖罐 元 江西省博物馆藏1979年江西永新县出土,高15.4厘米 口径9.8厘米,罐平口带盖,直颈溜肩,腹上鼓下收,矮圈足略外撇。盖呈笠帽状,顶部无钮,盖面饰褐彩螺旋纹五道。颈部亦环饰螺旋纹。腹部主题纹样仿水墨画风格,于罐正反面绘釉下褐彩折枝茶花各一枚,并于两侧面亦对称绘光芒四射的太阳升落图案。通体施蓝釉,器内壁、盖内壁及底足露胎。胎质洁白,画面粗放,或许为磁州窑系之制品。
孔雀蓝釉带盖梅瓶 元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藏 通高35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20.5厘米,底径12.5厘米,折沿小口,短颈,丰肩,深腹,近底足部稍外撇,上有覆钵形盖。胎粗松厚重,呈土黄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外施孔雀蓝釉,近底足无釉。胎釉结合不牢固,剥釉现象严重。
霍窑白釉印花盘 元 上海博物馆藏高2.8厘米 口径14.35厘米 足径4.7厘米,口外撇,浅腹折腰,内壁自折腰处平折呈底,圈足挖足过肩,外直内撇,形制精美。内底印阳文细线条印花,纹样织细,外壁素面无纹。足端支垫痕不清晰,内底五细小支钉痕则相当醒目,镶铜口。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匀厚。通体除足端无釉外,余皆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黄,为霍窑仿定器中的典型之作。
吉州窑彩绘波涛纹炉 元 江西省博物馆藏1966年江西新淦县出土,高17.2厘米 口径20.6厘米,炉敞口平沿折唇,梯形腹,高圈足,腹中下部塑有一道突出的腰箍。白地酱褐彩绘,纹饰柔和织细,层次繁密,通体装饰六组纹样,各组均以粗细弦纹相隔。平唇部饰卷枝纹;腹部主题纹样为逐浪波涛纹;腰箍斜面饰平铺重瓣莲纹;腹下胫部饰几何形锦纹;圈足面饰连续回纹及S形纹。器型硕大端庄,胎质灰白,绘画流畅,造型奇特,线条刚柔相济富于变化;为元代吉州窑独具风格的釉下彩绘瓷中之精工杰作。
吉州窑花釉圈点纹瓶 元 江西省博物馆藏1979年江西永新县出土,高20厘米 口径2.8厘米,瓶小口广肩,颈斜直,腹上鼓下收,矮圈足略外撇。通体以窑变花釉为地,再蘸黑釉散缀圈点纹。经高温焙烧,使装饰图案变位放射兔毫状彩斑,色彩纷呈,清新瑰丽。此瓶为元代吉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技法,堪称稀见珍品。
吉州窑白地黑花卷草纹瓶 元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院藏高18.7厘米,外翻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此类造型通常称之为[悬胆瓶]。口沿、圈足均饰黑釉,外壁其余部分均绘略呈黑褐色的缠枝卷草纹。这种装饰,系沿袭吉州窑白地黑花彩绘技法制作,但已经形成了吉州窑独有的风格。
吉州窑彩绘海涛纹小瓶 元 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藏1984年常州纺机厂工地出土,高9.5厘米 口径1.7厘米 底径3.5厘米,喇叭小口,细长颈,胆腹,矮圈足略作外撇。瓶体由三载坯胎粘接而成,接痕较明显。施炒米色白釉,配以褐色彩绘。口、颈部饰粗细弦纹数道,间以小蝶纹,主题纹饰为海涛纹,足部以两道弦纹结束。整个器面为纹饰所覆盖,但没有繁乱之感。构图丰满而多变,笔法简洁而酣畅,颇得国画写意之神韵。浓郁的吉州窑彩绘风格与技艺在此充分展露。此瓶器型虽小,但其造型、装饰手法均具元代特征。为吉州窑彩绘瓷之佳品。
吉州窑彩绘波涛纹三足炉 元 江西省博物馆藏高9.4厘米 口径12厘米,炉敞口折沿,直颈鼓腹,下承三乳足。宽平的折沿上,绘以回纹;颈部饰弦纹,腹部主题纹样为水急浪高的波涛纹;足裆间饰菊纹。全器造型工整,纹样清新,为元代吉州窑白地褐彩装饰釉下彩绘瓷中之杰作。
吉州窑米黄釉碎纹梅瓶 元 江西省博物馆藏1979年江西永新县出土,高18.7厘米 口径3.1厘米,瓶小口广肩,短颈斜直,腹上鼓下收,矮圈足。通体光素无纹样装饰,施米黄色釉,开冰裂碎纹。胎质白中泛黄,器内及底足露胎,属元代吉州窑碎纹瓷中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