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吧 关注:1,486贴子:13,429
  • 6回复贴,共1

【青书&情书】[07.12.09]【转贴】宋远桥:微妙的侠义君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远桥:微妙的侠义君子


1楼2007-12-09 11:38回复
    作为侠义君子的宋远桥教子的失败,也奈人寻味。宋青书的堕落,金庸归结于宋青书没有正确的恋爱观,没有处理好对周芷若的感情,一位前途无量的少侠毁在爱情上了。而赵敏这句愤愤之言展示了一些隐形的东西,
     “我说啊,宋大侠他们事后追想,定然不怪宋青书枭獍心,反而会怪周姊姊红颜祸水,毁了一位武当少侠。”从宋青书出场时对灭绝的肉麻吹捧,宋青书与俞二等诸位师叔决不是一路人。宋青书出场对付重伤的张无忌,对小昭无礼,张无忌十分愤慨:“令尊宋大侠谦谦君子,天下无人不服。阁下却这等粗暴。”宋青书本身具备了堕落的条件。宋远桥的侠义道德培养出并且一直深度爱护的儿子,其实已经遗弃了宋远桥的侠义道德。而宋远桥本身来说,他是否有过与张五利益上的暗战,暗自扶植儿子的私心,只是从字面上进行推断,金庸并没有否定宋远桥,说宋是伪君子,还令宋远桥为宋青书两次自杀,还好张无忌都在身边。但宋远桥在面对父子之情与同门之义的冲突时,总会懦弱软弱,最终倒向自己的私情。再联想到宋远桥以往的恭谦有礼,以及对侠义的恪守。宋远桥的侠义道德也许形式上是很完美的,连心理有些变态的灭绝都很推崇他,但他支撑侠义道德的精神却不够强大,至少远没有俞二这些人坚守自己侠义信仰的精神强大。所以他才会每每软弱,倒向对逆子的情深。

     



    由于宋远桥是与郭靖这种一脉相承的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大侠,他们的道德观很值得深究。孟子关于儒家的人格有段很精辟的言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道德是需要内在的精神源泉来支撑的,否则就有可能沦为形式。夫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剧变年代,从大的方面讲他是大而化之,继承发扬西周的郁郁煌煌,本身他又是道德上的审美主义者;孟子本身就有着天下师的宗师气魄,个人又是善养浩然之气的志士。真正的道德君子有着道德的使命感与神圣感。

    而真正现实中的道德往往是复杂的,道德本是教化社会的伦理,因此就会与政治结合,从而掌握了规范社会的话语权力,但是权力本身就会腐蚀道德。
     孔子称好好先生为乡愿,王阳明说:“若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至上矣?”。

     



    金庸道德大侠的困惑也在于此,郭靖少年时善良朴实,行侠义之事只是凭着单纯的天性,傻小子变成了郭大侠,但郭靖并不能真正理解道德,更不能调解好道德与现实的矛盾,尽管他还是非常固执维护着他的道德教条,但恐怕很难去感染旁人。幸好了有了蒙古入侵,郭靖以侠之大者的光辉形象掩盖了金庸侠义道德的危机。到了《倚天》中,集中民族矛盾的襄阳不存在了,侠义沦丧,唯利是图的江湖上,侠义君子宋远桥恪守的侠义道德就很难定位了。名门正派未必是正义,魔教妖人未必是邪恶。道德的标准已经模糊。宋远桥真正做到也只是恭谦有礼,恬淡冲和的君子礼仪,支撑道德形式的精神却已经变得萎缩了,去拥有和享受道德带来的权力。而复杂的现实是最好的试金石,检验出谁是真正的英雄,如名为魔教的明教中人;也能拷问出道德的真假,如宋远桥开始恬淡冲和,十足的道德君子,最终却是高开低走,儿子背叛师门,自己被革去掌门继承人的位子。

     



    金庸对宋远桥的态度近乎暧昧,只能供猜测。《射雕》三部曲落幕,《天龙》《笑傲》开始了金庸新的高峰,但此时江湖中的道德君子已经彻底变为白世镜的道貌岸然,岳不群的丧心病狂,甚至方证冲虚的不动声色。宋远桥是金庸武侠侠义道德转变的符号。


    4楼2007-12-09 11:39
    回复
      绝对不同意作者的说法~~~

      宋远桥是当之无愧的侠义之道~~~

      青书是好人!!!


      5楼2007-12-09 11:42
      回复
        青书是好人!!!


        IP属地:中国台湾6楼2007-12-26 16:23
        回复
          ~~~青书是好人~~~


          7楼2007-12-26 16:25
          回复
            有点像圆真对空智所言,硬是把张无忌在万安寺 百尺高塔任回翔的义举说成张无忌和汝南王府演的双簧,赵敏唱白脸,张唱红脸,范遥这卧底牵线。
            虽然牵强,却不得不佩服楼主看书之细,好像金庸老爷子可能也不好一下子反驳的


            8楼2012-04-06 2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