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京东虽有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但毛利只有300万,光盘刻录机每台只赚10元钱(对比1998年前利润1000元),摆在东哥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做神州数码一类的分销商,另外一条是做dixson、国美一类的零售卖场。当时京东已经是代理若干品牌的,做惯了大客户的B2B分销生意店家,或许加强企业直销能力,合作伙伴代理渠道,扩大总代理品类是自然选择,但经过反复论证,东哥认为分销商在流通环节的前景不如手握最终客户的零售环节,于是2001年东哥在苏州街银丰大厦开了第一家零售门店——时年,店员只有两名。是为东哥的第三次割舍。事实证明,半年,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员工才从代理的思维中找到了“摆摊”的感觉。无论如何,凭借细节管理加之市场需求的旺盛,东哥在2002年、2003年把店铺开到了12家,并成为maxell、TDK、威宝、三菱等多家品牌的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