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岛吧 关注:90贴子:633
  • 6回复贴,共1

创业奇思妙想:你可以说他是在用小米模式造一台真正的互联网汽车fal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汽车电商可能是个伪命题!
说一些惊人的数字,大众在中国的授权 4S 店已经达到 3000 家左右,以每家 2000 平方米的面积计算,总面积 600 万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按最低 100 元计划算房租(有人说很多 4S 店是买的地,无妨,买地也有成本),一个月的总的房租成本(或说使用成本)达 6 亿,一年 70 多个亿。去年大众在中国卖了三百万辆汽车,每辆汽车摊下来的销售场地成本就达到了 2000 元,加上人工及其它成本,光在经销商处每辆车摊销的成本就可能高达万元,还不包括主机厂的营销及物流等成本。
其实这个成本也只是冰山一角,最要命的还是机会成本和信用成本。在销售过程中,有巨大线下供应链的汽车品牌经销商,他们会拒绝创新,阻碍渠道轻量化和透明化。由于中间有经销商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会有很高的毛利诉求,高成本 + 高利益诉求 + 高竞争,导致经销商在整车销售不挣钱情况下,在售后服务上对车主过度用药,导致对 4S 不信任,大部分车主只是限于所谓不合理的“保修”淫威,而不得不屈服。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汽车销售电子商务,在有巨大线下体系的情况下,成本和体验没有任何创新,仅仅通过互联网手段,支付一些订金然后线下看车取车付款,如果这也叫汽车电商,那真是掩耳盗铃。
用“互联网汽车”替代“汽车电商”的说法
为什么说汽车电商只是一个说法而不是一种模式?我认为真正的汽车电商,应该是能够以重构汽车行业生态为目标的一种汽车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现有的汽车电商,它完全无法有效促进行业生态进化,我们就用互联网汽车来定义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的关系,能够让客户价值和体验、渠道成本、效率整体呈现质的提升。
那么,当互联网更充分介入汽车的设计、生产、营销、销售、售后,并发挥巨大价值的时候,汽车品牌所有者可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企业,它首先可能被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然后才是汽车公司。
所以,对于传统领域的汽车品牌,这可能就是互联网汽车的重大机会。
构思一台真正的互联网汽车
首先,我们为这台互联网汽车取名叫小宝,前有小米压阵,所谓小就是大,在我的想象中,小宝汽车的营销形象可以很萌,很 Q。“宝”有当前中国对互联网产品的感觉,也很吉利。
首先,小宝汽车应该是一台成熟平台上生产的汽车,它的几个主要部件模块化,简单来说就是标准化,这也是互联网化的前提条件。
模块化对于汽车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很多零件是可以通用的,例如 BMW320 动力总成与 520 是完全一样的,甚至包括变速箱、转向总成、前后悬挂、行车电脑、整车电器等,目前来看,完全不是问题;二是装配的工艺流程没有差别,例如相对固定的发动机舱设计,可以零活安装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如所有大众的前脸几乎没有差别,因此同样的发动机可以很快的装载于所有车型上面,而且工艺流程也没有区别。三是必须有共同的接口,如传动系统接口、冷暖风通道接口、仪表台对所有零件的接口、行车电脑接口等。
目前主流的大的汽车主机厂都有成熟的平台和模块,小宝汽车会选择或开发最稳定的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器、汽车操作系统等,加以最优化的配置,这是小宝汽车蓝图。


IP属地:广东1楼2014-03-28 17:03回复
    设计感:互联网强调 cool,强调风格化,强调个性,在使用成熟车型平台下,外观的设计感就是互联网汽车最大想象空间。
    小宝汽车设计有两个方向,一是在设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神秘感,可能会招募一批年轻的工业设计师操刀,让年轻人设计年轻人开的车;二是直接通过众筹的方式解决,极度开放,所有人都可以对小宝的 style 都可以指手划脚,如汽车大灯有两百个人的设计进行揉合。神秘感可能会有很多话题或故事,而极度开放强调了参与与互动,这些都与互联网时代的调调高度契合。
    低成本:小宝汽车的低成本涉及较低的购车费用,如市场上 15 万的车,小宝汽车可能 8-10 万甚至更低就可以搞定。同时有比较低的油耗和保养和维修费,甚至未来的停车费、洗车费、高速公路通行费都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来降低。
    怎么生产?
    首先有一点明确的是肯定不会有自建工厂,十几年来只顾眼前的大跃进式发展,中国汽车的产能严重过剩是迟早的事,大量闲置的产能就是小宝汽车的生产之地。
    怎么卖?
    既然是互联网汽车,那么肯定就不会有 4S 店了,但汽车又必须要有实体的展示和试驾,怎么解决呢?
    先解决展示:这几年各大城市修建了众多的 Shoppingmall,由于小宝汽车的产品线单一,宝 A 会卖两年,然后迭代宝 AS 或宝 B 车型再卖两年,因此同时展示的车型最多两台,在 Shoppimgmall 是最合适不过了,租金不太贵但性价比高,人流量够大,仅为用户观摩咨询之用,所有涉及订车缴费均通过在线解决。
    小宝的每一款车都定价销售,不议价,不管是小宝 CEO 的亲友还是朋友,都是同样的待遇,标准配置。展示现场就比较简单,工作人员只负责咨询,不谈价格。
    试驾:通过提前预约,每周可以集中组织一次试驾。由于成本关系,小宝汽车限量预约试驾,可能有人说会不会太屌?我想说的是一个成本极致的汽车品牌,需要降低成本和一些神秘感;当然,你也可以说是饥饿营销。
    总之在建立销售渠道过程中,以用户体验和成本为导向,毁掉三观,抛开惯性思维的束缚,强调效率,这就是互联网汽车的销售模式。


    IP属地:广东3楼2014-03-28 17:05
    回复
      售后服务怎么解决?
      小宝汽车最大的亮点在于没有授权投资过大的售后服务实体,中国数万家品质相对优秀的汽车服务店皆是小宝汽车的售后服务中心,小宝与之签定特约服务协议,并进行相关的授权。
      首先小宝汽车的所有的硬件数据全公开,所有维修保养店都可以实时查询配件的参数和价格,配件价格也是铁板一块,用户无论是线上订还是在实体服务店订都一样(当然这里面包含了服务店合理的利润,小宝汽车公司进行返利)。
      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生产,小宝汽车会公布可以与其它车型通用的配件,如果用户愿意或者方便,也可以用其它车型但同样的配件代替。
      配件授权业内一家在国内覆盖相对较广的公司,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同价格配件销售模式,线上下单就近配送的原则进行配件销售。
      其它问题怎么解决?
      汽车生产销售牌照问题
      我想不是问题,比亚迪都可以拿到,说明虽然在中国要拿到乘用车生产牌照虽然很难,但并非铁板一块,还是有可能的(而且中国还在持续改革)。
        方法一,直接去拿牌照,可能需要很多钱进行收购,如果有一个互联网名人愿意站出来,带一帮靠谱的团队,再加上风投一开始就 N 个亿美刀的投入,我想还是有可能的。
      方法二,类似于奔驰的改装品牌AMG,BRABUS,LORINSER ,奥迪的改装品牌ABT,丰田的改装品牌TRD等,做一个大汽车品牌的副品牌,类似于本田的思铭、日产的启辰等,通过挂靠的方式,这样可以相对容易的获得汽车生产和销售的牌照,降低资金门槛低,且可以不用挂这些品牌的LOGO,对于树立小宝互联网汽车品牌的形象,可能是一条方便快捷之路。
      管理?
      小宝汽车的管理核心还是互联网价值体系下的汽车公司,强调开放、平等、个性、沟通、包容的企业价值观(华丽的词藻全用上了!)。硬件利用现有的生产体系充分外包,软件自主研发,以用户为核心价值,让年轻人上位,将一些奇怪的想法进行尝试,允许适当的试错成本,我想管理应水到渠成吧。
      以上文字均为臆想,但自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是靠谱的,是可操作的,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有多少不靠谱的,五到十年就会有结果了。
      如有时间还可以就小宝汽车的产品、营销和售后的每个点,深度展开一些臆想,先写到这儿吧!


      IP属地:广东4楼2014-03-28 17:05
      回复
        看懂的读者估计第一个感觉估计就是:这不是把小米模式套在了汽车产业上吗?那么两类产业具有相似的可颠覆背景吗?陈江涛的回答是,两类产业均面临产能过剩,销售、售后环节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机遇在于生产的模块化,汽车后市场提供的巨大想象空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一款奔腾B70的售价在14万左右,但套上本文的思维,销售价可以控制在7万的逆天价。而除了价格因素作为吸引,车内系统的智能性(一端同步连接消费电子,一端连接和传统汽车市场各环节打通)会是一大卖点。


        IP属地:广东5楼2014-03-28 17:05
        回复
          涨见识了~!


          6楼2014-03-29 10:54
          回复


            7楼2014-03-29 16:06
            回复
              拭目以待


              8楼2014-04-01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