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岭号是地球政府与第七战队联手制造的第一艘战舰,也是最后唯一一艘完成并投入战斗的战舰。
这艘战舰于地球公元1893年开始动工,于1896年出航,几乎全部使用的是第七战队的超科技,但在设计上却使用的是地球军队的外形和结构,从分类上归为战列航母。
战舰全长1280余米,装备9门能量巨炮分装于3个炮台,1门电磁炮为舰首炮,2门纬度速射炮为腰炮,以及50门近防炮、两个轰炸仓和10条鱼雷发射管。拥有6个战机发射平台和1个登陆艇甲板。骨架采用的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其余舰体采用原子堆砌材料,强度并不高。开始采用超空间能量提取反应炉,在公元1960-1980年的大改造期间拆除该反应炉后改装了上帝反应炉和方舟反应堆,并增加了力场护盾和生化循环系统。
舰体性能,潜深50000米,水下最高航速5马赫,水面最高航速10马赫,天空最高航速25马赫,太空最高航速100马赫,无跳跃能力。
在公元2000年到2020年期间多次参与阿兰奇虫族针对地球的渗透作战和抵抗圣战联盟反动份子作战,于公元2020年退役,最终停泊于死星基地中空内做为战列博物馆。
这艘战舰于地球公元1893年开始动工,于1896年出航,几乎全部使用的是第七战队的超科技,但在设计上却使用的是地球军队的外形和结构,从分类上归为战列航母。
战舰全长1280余米,装备9门能量巨炮分装于3个炮台,1门电磁炮为舰首炮,2门纬度速射炮为腰炮,以及50门近防炮、两个轰炸仓和10条鱼雷发射管。拥有6个战机发射平台和1个登陆艇甲板。骨架采用的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其余舰体采用原子堆砌材料,强度并不高。开始采用超空间能量提取反应炉,在公元1960-1980年的大改造期间拆除该反应炉后改装了上帝反应炉和方舟反应堆,并增加了力场护盾和生化循环系统。
舰体性能,潜深50000米,水下最高航速5马赫,水面最高航速10马赫,天空最高航速25马赫,太空最高航速100马赫,无跳跃能力。
在公元2000年到2020年期间多次参与阿兰奇虫族针对地球的渗透作战和抵抗圣战联盟反动份子作战,于公元2020年退役,最终停泊于死星基地中空内做为战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