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予离开刘备后,投奔了公孙瓒,并上演了一出一嗓子喝退1万大军的好戏。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操83万属于罗贯中为了寒碜曹操虚构的,而田予喝退1万大军却是真正的历史。
田予当东州县令的时候,公孙瓒的一个部下王门旁边,率领一万大军来攻,一个小县能有几百人的军队就不错了,县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七舅老爷们统统吓尿了,纷纷收拾铺盖卷准备逃跑。
但是这时候,田予潇洒地走上城楼,望着王门的1万大军,他朗声喝道:“你这个无情无义的魂淡!枉公孙瓒将军对你这么好,居然敢背叛他,一个普通人哪怕只有提瓶打水的才能,也知道保护自己的瓶子,现在这座县城就是我的瓶子,要拿就来吧!”
这一番话义正言辞,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叛臣们最薄弱的心理防线——“理亏”
一个脸皮厚的背叛者是枭雄,一个脸皮薄的背叛者注定只能是个小丑。一句话,既然做了坏人,就要做到底,连坏人都做不到底的人,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王门这个小丑最终因为田予这一句大喝就捂着脸跑了。
公孙瓒死后,公孙瓒手下的鲜于辅还带着残兵败将死撑着,田予果断劝说他投降曹操
这个劝说,与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投降曹操,是最好的时机,此刻公孙瓒刚刚败亡,袁绍势力极盛,投靠袁绍属于锦上添花,人家袁绍说不定都懒得搭理你,而曹操刚刚办掉吕布,还是穷困潦倒不能跟袁绍抗衡,这个时候投靠曹操,等于给曹操雪中送炭啊,果然鲜于辅投降曹操以后受到了重用和优待
而田予则先后担任了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务,那里都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可谓是有能耐的人干啥都行,说打仗就打仗,说搞内政就搞内政,全能啊。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操83万属于罗贯中为了寒碜曹操虚构的,而田予喝退1万大军却是真正的历史。
田予当东州县令的时候,公孙瓒的一个部下王门旁边,率领一万大军来攻,一个小县能有几百人的军队就不错了,县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七舅老爷们统统吓尿了,纷纷收拾铺盖卷准备逃跑。
但是这时候,田予潇洒地走上城楼,望着王门的1万大军,他朗声喝道:“你这个无情无义的魂淡!枉公孙瓒将军对你这么好,居然敢背叛他,一个普通人哪怕只有提瓶打水的才能,也知道保护自己的瓶子,现在这座县城就是我的瓶子,要拿就来吧!”
这一番话义正言辞,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叛臣们最薄弱的心理防线——“理亏”
一个脸皮厚的背叛者是枭雄,一个脸皮薄的背叛者注定只能是个小丑。一句话,既然做了坏人,就要做到底,连坏人都做不到底的人,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王门这个小丑最终因为田予这一句大喝就捂着脸跑了。
公孙瓒死后,公孙瓒手下的鲜于辅还带着残兵败将死撑着,田予果断劝说他投降曹操
这个劝说,与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投降曹操,是最好的时机,此刻公孙瓒刚刚败亡,袁绍势力极盛,投靠袁绍属于锦上添花,人家袁绍说不定都懒得搭理你,而曹操刚刚办掉吕布,还是穷困潦倒不能跟袁绍抗衡,这个时候投靠曹操,等于给曹操雪中送炭啊,果然鲜于辅投降曹操以后受到了重用和优待
而田予则先后担任了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务,那里都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可谓是有能耐的人干啥都行,说打仗就打仗,说搞内政就搞内政,全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