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终究不曾放弃一种叫希望的东西。这或许就是人类。
我总会想着写点什么,可是又总开始写几行又放下,因为有一种无以言叙的感觉,这大概是一种成长的缺失,脱离了多愁善感,随手写千行的年纪,偶尔会感慨一下,然后就随着思绪淡忘了。
少年时代的高产让现在的我望尘莫及,似乎那个并不是自己一样,也想不明白当初的自己是如何做到现在看来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催眠。
人生的旅程走一程看一程,每一程的风景总是不一样。我们无法彩排人生,也无法看到相同的景致、遇见同一个人、谈一段类似的感情。
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提及我所钟爱的逆光了。喜欢逆光之下被刻画的格外深刻的黑暗和阴影。因为光芒的灿烂,所以逆光之下的黑色才会格外的美丽。
没有光芒的黑暗是死寂的,没有黑暗的光芒的是苍白的。世界亦是如此,何况人生,如果只有欢笑,那么欢笑不是欢笑。如果只有悲伤,那么悲伤不是悲伤。
只有欢笑夹杂悲伤,五味陈杂的生命才能拥有本应该拥有的张力,我承认我并不那么通透的了解什么叫张力,但是我想用在这个位置,这个词应该是合适的,生命的张力。
我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言不由衷的事情,因为世界需要我们这样做,倔强需要支付的代价远远超越了书本上的写的那样,之后自己走过一遭之后才能明白。
不那么倔强的人,放弃了倔强,那么倔强的人可能被生活击溃,也可能支付完代价之后远走高飞,从此天高任鸟飞的逍遥自在。但是这样的代价,绝大多数人都支付不起。
我一定是个疯子。我站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脑海里翻腾着:“看啊,这些行色匆匆的人,活得和傀儡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脑袋里大概没有叫自我的东西。只有麻木和机械。”
然后突然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从路边一闪而过,我好像看到他的眼神宛如之前我的眼神一样,所以我的脑海又翻腾着,也许他看我的时候是这样想的:“看啊。这个满脸麻木机械人在路边傻站着,没有自我,没有目标,真可悲。”
这样的念头总是不断的在我的脑海里盘桓着。交替上演。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是工厂量产的批量型号。殊不知,在那些所谓的“量产型号”眼中,自己也是量产中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场思想的闹剧,因为我们终究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想的。
我有机会就会和别人传递着做一个有自我的人。
世界上真正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人,一定是自己,父母、爱人终将先后离我们而去,也只有自己和自己无话不说,你也无法欺骗自己,即使自我催眠,终究总会有醒悟的一天,不是吗?
觉醒了自我,或许生活就不一样的。当然,改变的并非生活,仅仅只是看待生活的角度。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搅拌机,如果不想变成一盆饺子馅儿,那么唯一的办法,将脑子举起来,这样即使身体变成了饺子馅儿也没有关系,脑子还在,身体什么的只能束缚住你的眼睛和思维。换了角度,世界或许就不一样了。我说的只是或许。因为我并不知道变成饺子馅儿看待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我早就将脑子扔在了搅拌机外面。我是这么猜测的。
我承认上面一段的比喻有点恶心,这是社会的缺失。量产和抹杀让我们失去了最根本的天赋,文艺复兴时代对艺术的追求是个极致,也未必人人都懂艺术,但是不懂的人和现在懂的人或许差不多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虽然我觉得我不懂艺术,但是最起码还能偶尔写上几行看着有点意思的东西,而更多的人连看都不愿意看。当然,这个有意思,只是我觉得。孤芳自赏以及自卖自夸的结合体。笑笑就过,当真要不得。
这就是一盆饺子馅儿。听上去就觉得应该是过期了。大概是杂质太多的原因。
最起码能看到上面这一句的,都不容易,看我发了这么长的神经还能看到这里,说实话,我是挺高兴的,这大概也就是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最高兴的事情了。埋在大段文字中的一点点小小恶趣味。
其实无论机械也好,麻木也罢。总有人会想起来要摆脱这样机械和麻木,人类终究不是安于现状的动物。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同我开头写的一样。
我不是能掀起风浪的人,我仅仅只能照顾好我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再多就是传递一些东西。传递一些没有人指正对错、我也听不进对错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想,我都不会放弃叫做希望的东西。很多事情,我总是怀揣希望,失去希望生命的意义就不大了,我是这样想的。
我很庆幸,虽然没有主题,杂乱无章的写了这么多,但是最起码,我还能继续写,废话还能继续说。无论是谁,如果能看完,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荣幸,夜深人静的胡言乱语还请多担待。
最后,感谢,致谢。
我总会想着写点什么,可是又总开始写几行又放下,因为有一种无以言叙的感觉,这大概是一种成长的缺失,脱离了多愁善感,随手写千行的年纪,偶尔会感慨一下,然后就随着思绪淡忘了。
少年时代的高产让现在的我望尘莫及,似乎那个并不是自己一样,也想不明白当初的自己是如何做到现在看来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催眠。
人生的旅程走一程看一程,每一程的风景总是不一样。我们无法彩排人生,也无法看到相同的景致、遇见同一个人、谈一段类似的感情。
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提及我所钟爱的逆光了。喜欢逆光之下被刻画的格外深刻的黑暗和阴影。因为光芒的灿烂,所以逆光之下的黑色才会格外的美丽。
没有光芒的黑暗是死寂的,没有黑暗的光芒的是苍白的。世界亦是如此,何况人生,如果只有欢笑,那么欢笑不是欢笑。如果只有悲伤,那么悲伤不是悲伤。
只有欢笑夹杂悲伤,五味陈杂的生命才能拥有本应该拥有的张力,我承认我并不那么通透的了解什么叫张力,但是我想用在这个位置,这个词应该是合适的,生命的张力。
我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言不由衷的事情,因为世界需要我们这样做,倔强需要支付的代价远远超越了书本上的写的那样,之后自己走过一遭之后才能明白。
不那么倔强的人,放弃了倔强,那么倔强的人可能被生活击溃,也可能支付完代价之后远走高飞,从此天高任鸟飞的逍遥自在。但是这样的代价,绝大多数人都支付不起。
我一定是个疯子。我站在街头看着人来人往,脑海里翻腾着:“看啊,这些行色匆匆的人,活得和傀儡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脑袋里大概没有叫自我的东西。只有麻木和机械。”
然后突然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从路边一闪而过,我好像看到他的眼神宛如之前我的眼神一样,所以我的脑海又翻腾着,也许他看我的时候是这样想的:“看啊。这个满脸麻木机械人在路边傻站着,没有自我,没有目标,真可悲。”
这样的念头总是不断的在我的脑海里盘桓着。交替上演。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是工厂量产的批量型号。殊不知,在那些所谓的“量产型号”眼中,自己也是量产中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场思想的闹剧,因为我们终究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想的。
我有机会就会和别人传递着做一个有自我的人。
世界上真正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人,一定是自己,父母、爱人终将先后离我们而去,也只有自己和自己无话不说,你也无法欺骗自己,即使自我催眠,终究总会有醒悟的一天,不是吗?
觉醒了自我,或许生活就不一样的。当然,改变的并非生活,仅仅只是看待生活的角度。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搅拌机,如果不想变成一盆饺子馅儿,那么唯一的办法,将脑子举起来,这样即使身体变成了饺子馅儿也没有关系,脑子还在,身体什么的只能束缚住你的眼睛和思维。换了角度,世界或许就不一样了。我说的只是或许。因为我并不知道变成饺子馅儿看待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我早就将脑子扔在了搅拌机外面。我是这么猜测的。
我承认上面一段的比喻有点恶心,这是社会的缺失。量产和抹杀让我们失去了最根本的天赋,文艺复兴时代对艺术的追求是个极致,也未必人人都懂艺术,但是不懂的人和现在懂的人或许差不多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虽然我觉得我不懂艺术,但是最起码还能偶尔写上几行看着有点意思的东西,而更多的人连看都不愿意看。当然,这个有意思,只是我觉得。孤芳自赏以及自卖自夸的结合体。笑笑就过,当真要不得。
这就是一盆饺子馅儿。听上去就觉得应该是过期了。大概是杂质太多的原因。
最起码能看到上面这一句的,都不容易,看我发了这么长的神经还能看到这里,说实话,我是挺高兴的,这大概也就是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最高兴的事情了。埋在大段文字中的一点点小小恶趣味。
其实无论机械也好,麻木也罢。总有人会想起来要摆脱这样机械和麻木,人类终究不是安于现状的动物。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同我开头写的一样。
我不是能掀起风浪的人,我仅仅只能照顾好我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再多就是传递一些东西。传递一些没有人指正对错、我也听不进对错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想,我都不会放弃叫做希望的东西。很多事情,我总是怀揣希望,失去希望生命的意义就不大了,我是这样想的。
我很庆幸,虽然没有主题,杂乱无章的写了这么多,但是最起码,我还能继续写,废话还能继续说。无论是谁,如果能看完,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荣幸,夜深人静的胡言乱语还请多担待。
最后,感谢,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