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94,567贴子:42,522,482

帕拉维·艾亚尔眼中的中国(三)附美女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帕拉维·艾亚尔眼中的中国”
http://post.baidu.com/f?kz=158754960
和“帕拉维·艾亚尔眼中的中国(二)”
http://post.baidu.com/f?kz=190199513
以前的两个帖子半年后重新被人顶上首页,很受鼓舞,再次搜寻了一遍她的文章,非常幸运,这回找到了两张作者的照片,和一篇介绍作者的文章。


1楼2007-12-05 16:50回复
    中国铁路比印度好 
    帕拉维·艾亚尔(印度)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内部人口流动之一正在中国上演,在40多天的时间里,上亿人背起行囊,购买车票。经受潮汐般旅客人流的中国铁路自然成为人们的焦点。
      对大多数外国游客而言,吸引他们的是中国如丝般平滑的高速公路和光亮耀眼的机场,很少有人有机会乘坐火车。因此,中国铁路取得的成就常被人忽视。

      世界银行一份名为《1992年至2002年间中印公路和铁路的发展》的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的铁路系统在总里程和人均里程两方面均超过了中国,而在10年之后,中国已经在上述两方面反超了印度。中国在这10年间对铁路的投资约为850亿美元,而印度只有173亿美元。

      中国现有铁路总长为7.66万公里,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去年,中国铁路系统运送总容量占到世界总量的1/4。目前,中国已经修建了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了450公里。当印度还在为修建时速为150公里的铁路线而努力时,中国已经有5370公里的铁道可以使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


    4楼2007-12-05 16:53
    回复
      奥运顺风车都想搭
      股市分析师、反烟草积极分子、旅游官员及内蒙古农民。乍一看,这些人鲜有共同之处,与田径比赛更是不沾边。然而,他们都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寄予厚望,正是这点将所有人维系在一起。 

       笔者2002年初到中国时,对北京申奥成功引发的热火朝天大惑不解,中国的首都似乎着了魔:巨大的时钟摆放在主要街道口倒数奥运日子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奥运文化庆祝活动在各处上演;奥运商品充斥大小店铺;学校也定期举行奥运知识竞赛。 

       这些其实不足为奇,真正令人瞩目的是毫不相干的各色人等,纷纷想搭奥运顺风车。笔者在进行各种采访时,奥运主题总是不期而至。 

       动物权益分子希望奥运会能提高人们对不该吃狗肉的认识。世卫组织驻京负责人表示,奥运会将推动中国严肃对待禁烟。内蒙古某默默无闻的小城被纳入奥运旅游推荐线路后,当地农民企盼奥运带来滚滚财源。股市分析师称因奥运助推作用,上海股市2006年的优异表现来年将延续。知识产权支持者敦促中国以奥运为契机,向世界展示打击侵权的严肃态度。 

       2008年奥运会又被冠以“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及“科技奥运”。这么多的名号凸显奥运会似乎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奥运会还被视为北京清洁环境、升级公共交通系统和教育市民讲文明的大好时机。臭烘烘的公厕正被改造得清香宜人。下水道系统和垃圾处理机制也在获得改善。即便北京动物园的动物也该欢呼雀跃,因为提升它们生活条件的计划正在制订中。还有新的地铁线路、公交专线……一切以奥运会的名义。 

       笔者最初对北京奥运效应将信将疑,之后逐渐变得笃信不疑。奥运会显然远远超越体育和赞助。事实上,它提供了一把“伞”,使所有人汇聚其下,凝聚力量推动深远的变化。 

       当然,这些变化并不完善。傻瓜才会认为奥运会将使中国众多烟民戒烟。北京的天空仍会污染。北京人仍会继续大口吐痰。但奥运会对解决这些挑战起到了推动作用,至少曝光了问题,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对如今换上奥运新装的北京来说,奥运会的意味就更多了。(作者帕拉维·艾亚尔,汪析译)


      5楼2007-12-05 16:54
      回复
        穿着睡衣出外闲逛 试着融入京味生活 

        去年夏天,我和丈夫搬进了一间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里。经过几年在高层公寓里的生活之后,我们毅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尽管北京胡同里的管道又老又破,还没有暖气,但我们坚信,只有在这些狭窄的弄堂里,才能找到北京的灵魂。 
         
          作为一名记者,理解这座城市和它的居民的灵魂非常重要。出于这种考虑,搬到胡同里去住不但不会让人失望,还会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与本地人持久的友谊。而这些,都是在北京的高档社区里无法获得的。 

          尽管将四合院修缮一新并以高价租给老外,是北京目前的一个新时尚,但和那些见多识广却多少有点高傲的市民不同,大多数胡同居民很少接触老外。 

          在印度新德里长大的我和来自西班牙的丈夫搬进北新桥头条胡同的那天,引起了可以理解的关注。用我们刚刚学会的一句汉语来说,就是“还以为是马戏团的来了”。 

          邻居小王第一次看见我先生胡里奥时,亲切地抓着他的胳膊,惊奇地用手指触摸胡里奥的衬衫。“外国人!”他激动地一遍遍叫着。 

          四合院来了奇怪动物 

          四合院的生活总是充满奇遇。一天午夜,我给两个猫咪喂食后从厨房出来,穿过院子向卧室走去。半道上,突然感到屋顶上传来一阵响动。转身看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还没来得及发出的尖叫被寒夜的凉意和自己的惊恐冻结在喉咙里。沿着屋檐的瓦砾,一只浓尾、尖嘴的“怪兽”在鬼鬼祟祟地潜行。它突然停在了那里,直直地看着我,尖嘴恐吓般地抖动着。 

          我的尖叫终于从喉咙里释放出来,穿透了原本宁静的夜空。怪兽消失在阴影中。 

          随着一颗心怦然落下,我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看到了其他住在四合院的西方朋友偶尔提及的“胡同动物”。他们对自己的惊鸿一瞥都给出了很模糊的描述:鼬、狐狸、雪貂?而我也曾觉得这些都不过是想入非非而不屑理会。“一定是一只大猫。”我曾这样安慰受此困扰的一位西方朋友。 

          我的叫声引出了关切的丈夫。我模仿着这个刚刚消失的夜行客,心有余悸。丈夫安慰地拍着我的肩膀,“一定是一只大猫。”他说。 

          第二天早晨,来了一位更富同情心的听众——我们雇的阿姨,这是中国人对保姆的称呼。“你看到了一只黄鼠狼”,她惊喜地尖叫起来。而我,却因为家里有一头野生动物而觉得受到了侵犯。这就是住在四合院的恼人之处,外在世界会侵入原本私秘的空间里。 

          阿姨继续喋喋不休地讲着我是多么地幸运,这和我的直觉截然相反。“你一定要欢迎它到家里来。”阿姨说,“供养它、崇敬它,如果你照料它足够好,它会在福佑你之后离开。” 

          阿姨来自安徽,原是种糯米的农民,对都市生活充满热情。拿着手机,熟练地使用吸尘器,10年北京的历练在某种程度上使她有些“国际化”了。不过,儿时学到的迷信仍像糯米般缠着她。她有一肚子鬼怪神灵的故事,这些都是中国都市里绝大多数无神论者所不屑的。但对我来说,她的故事却有种亲切感,是远在异国的家的回声。 

          和废品回收员过招 

          或许这是潜意识里的乡愁吧,尽管它掩藏在我对胡同的热爱之下。这里的生活和我儿时是那么相似。相同的称呼方式——阿姨、奶奶、哥哥;与陌生人的热情相拥,顷刻间将他们转化为家里人;菜贩们,尖声叫出一长串的菜名。 

          这样一来,让胡里奥感到惊奇的事情,于我就是对思乡之情的慰藉了。第一次听到西方朋友惊奇地谈论那些游走于胡同的“自由回收员”时,对他们给予收废品的人这样一个夸张的称呼,我忍俊不禁。回想起儿时在新德里,大街小巷也穿梭着这样的小贩。北京的胡同带给我太多相似的回忆。 

          可当我真正要找这样一个人时,相似之处就到此为止了。这些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人已经被独有的中国特色浸染了。期待中与胡同废品回收员的第一次遭遇,原本充满思乡色彩,结果却出人意料。 
        


        7楼2007-12-05 17:02
        回复

            很多天,我都婉转地阻止丈夫把过期的报纸和没用的纸箱扔掉。有一次,我甚至眼疾手快地从垃圾箱里把一个破了的烤箱“救”了出来。心怀骄傲地看着一堆废品宝贝,我期待着“自由回收员”的敲门,我知道他几天后一定会来。 

            “这些值多少钱?”在把全部藏品拿给这位老兄时,我故作老练地问。他却瞪大了双眼,不屑地看着我。“多少钱?”他唾沫星子都要溅出来了。“我倒要问问你,我把这些垃圾都运走,你付我多少钱?”尴尬使我无法再细究下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当他把我的东西都拿走而我并没有付钱时,实际上我感到自己已经胜利了。 

            穿着睡衣在胡同闲逛 

            胡同生活的最初日子,为邻居们所热衷的睡衣偶尔会使我皱起眉头。在穿睡衣这一点上,胡同居民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不再局限于卧室,这些住在街边的居民大白天也穿着它悠然外出,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人认为哪怕有一丁点的不妥。 

            最初的困惑一旦消失后,我便开始真正欣赏这种对睡衣的友善态度了。实际上,每次当我急不可耐地冲到胡同口的小卖部,为清晨的一支烟搜寻火柴时,它都帮了我。 

            偶尔,我也会带上两只猫咪中的一个,豆豆或是豆腐,一起出去。邻居们很喜欢这两只猫咪,每次我带它们出去,总是不可避免地引来邻里的围观和一番大惊小怪的议论。 

            一天早晨,当我离开小卖部回家时,一群参加“胡同游”的老外正骑着脚踏车经过这里。他们原本一直亲切地微笑着,好奇地四处观望,直到最后看到我。当目光停在我身上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像中了风似地呆住了,一位一头金发的男士几乎要从自行车上跌下来。 

            初到胡同时,我遭遇过许多中国人的类似反应。当地人对一个外来者混迹于他们当中,自然惊奇不已。可老外的这种反应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不过,从他们的视角审视一下自己,我立刻就能理解了:一袭睡衣,嘴角叼着香烟,猫儿蜷缩在右臂下,一路闲逛着,浴室穿的拖鞋拍打着老北京胡同的地面,而她还长着一副南亚面孔…… 

            强迫接受的礼物 

            一天回家时,发现隔壁的小王躺在树荫下临时搭的吊床上,正好挡住了我的四合院的入口。他左边的玻璃瓶里,放着一只乌龟;右边,是一只被塞在竹编小筐里的蟋蟀。我不知该怎样通过,想试着从他身上迈过去。就在这时,他醒了。看样子,他对自己在我的台阶上打盹后悔不已。 

            我紧着说,这没关系,同时想赶快进家。谁料,不堪自责的小王,硬是把他的宠物蟋蟀塞到我的手里,坚持要我当礼物收下。我并不喜欢这种会唱歌的绿色昆虫,把它推了回去,说自己不能接受这样慷慨的奉献。 

            接着是一阵推搡,我们都努力把这个倒霉的蟋蟀推到对方的怀里。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最后他可怜地大叫起来:“求你了,我想和你做朋友,拿着它!” 

            蟋蟀第二天被小心地释放到了一个朋友的花园里。不过,我却时常想起它。因为,它是一个如此直率地要你接受的友谊的象征。同时,它也是那样一群人的象征,他们敞开心扉欢迎我们这些外来者。尽管,我们有那么多的缺点和不足


          8楼2007-12-05 17:02
          回复
            依照惯例顶一下!~

            最近她的文章好像少


            12楼2007-12-05 18:55
            回复
              哦,不知道那些印度人对他的评价是什


              IP属地:北京13楼2007-12-05 20:38
              回复
                • 222.240.93.*
                是 也
                不过我觉得印度人不会骂她卖国贼,
                一味的说中国好的方


                14楼2007-12-05 21:59
                回复
                  • 218.79.239.*
                  这个印度女子思想很敏锐,能准确地抓住中国和印度差距的关键——关键在于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相比,印度人思维方式太落后,还停留在封建时代。一个国家的关键在于人,而人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

                  我觉得这个女子很有国际眼光(可能和她国际化的教育背景有关),她的思想已突破了一般印度人乃至印度精英的上限,如果印度能有一定比例的民众达到这个水准,印度会是个潜力无限的国家。

                  喜欢看她写的系列文章,谢谢楼主。


                  15楼2007-12-06 09:09
                  回复
                    顶!


                    IP属地:广西17楼2007-12-06 19:43
                    回复
                      • 218.65.58.*
                      这女人真厉害


                      18楼2007-12-07 14:01
                      回复
                        • 222.35.17.*
                        UP...................


                        19楼2008-11-04 16:56
                        回复
                          • 61.144.195.*
                          她是间谍,她是印度间谍,偷窥中国的国情,国力,以及我们花了苦苦30年珍惜宝贵的经济改革经验,我们是不是应该驱逐她...


                          20楼2008-12-02 02:47
                          回复
                            • 211.81.22.*
                            这个女人眼睛很毒啊,我真的希望她能和其他A3一样自大一


                            21楼2008-12-02 12:56
                            回复
                              鄙视挖坟的。
                              谁有她写的全集?好像是英文版的,有电子版


                              IP属地:北京22楼2008-12-02 1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