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吧 关注:311贴子:1,214
  • 5回复贴,共1

【转帖】一心只念王宝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3-25 14:20回复
    王宝钏
    一个沉重的名字,一个勾起内心无数涟漪的名字。
    给予你我和这个人世的只有刺心和悲痛。
    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感触,甚至无法用言语能描绘的感触,从小伴着她的故事长大,那时并不明了的前尘往事,浮世中的奔波将它渐渐淡去,多年以后,我们长大了,她的故事随着时光又回到了我们眼前。
    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是一部美好的梦,结局最终团圆、美满。我知道,那样的结局是所有人所希望的,希望浮乱的人世中还能有一份内心的安慰。但希望总是会被用来破灭,万事也总是事与愿违,而这一违,违了心、违了情、也违了几世人的梦。
    很多人不知道,宝钏的故事其实最早流传于民间乞丐,随后才改编为戏曲。小时候常听老辈人讲:
    平贵乃是一乞丐,宝钏相府三千金。
    为情与父三击掌,不嫌寒窑喜结亲。
    平贵揭榜降烈马,出人头地遂从军。
    寒窑一别痛割舍,平贵断袍赠宝钏。
    出征西凉无音信,望夫坡前泪断魂。
    不知西凉负心汉,做了西凉驸马爷。
    十八年来苦度日,宝钏念念盼归人。
    血书一封送西凉,字字血泪染半边。
    平贵手握宝钏言,悔恨忘却结发妻。
    身骑白马走三关,连夜不停入长安。
    武家坡前遂相见,宝钏不识亲夫颜。
    不认宝钏反做戏:试探宝钏真守节。
    如若言语不得体,杀了宝钏见玳瓒。
    三番轻浮不得手,这才认了王宝钏。
    宝钏不信拒门外,血书奉上才相见。
    只道:
    野菜树薯来充饥,苦守寒窑十八年。
    屋内不有菱花镜,怎知今已变容颜。
    等他18年,18年!薛平贵西凉称王,宝钏予他血书一封,他才知到还有一个结发妻子在苦苦的等着他!回来后不知悔恨,还心思宝钏若不守节就要将她斩杀,18年苦守寒窑的等待,18年的艰辛,换得的只是一个叫薛平贵的负心郎,一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还有玳瓒:西凉国的公主。
    又道:
    平贵荣登王位上,封后宝钏与玳瓒。
    不料宝钏命如此,十八日后辞人世。
    宝钏18年的等待,不过换取了18天的团聚,且这份丈夫的宠爱还是和别的女人共享的,封后?平宫皇后!与玳瓒平起平坐,还是在人家的旗下...我心疼这样的王宝钏。老辈人讲,王宝钏封后18天支撑她活下来的只是一些不得不做的、未了的心愿,是什么心愿我就不讲了,如若不是因为这些,当初相认时宝钏就已经不行了,为什么?十八年苦度日染的一身恶疾、相认时那情那景,换做是谁,都不可能还活着。而且她知道,虽然十八年后薛平贵人回来了,但十八年前的那个爱己如痴的薛郎并没有回来...
    从一个花季少女变成四十来岁的妇人,她的青春都给了薛平贵,或许她看透了,明白了薛平贵的薄情寡义,明白这些年自己的爱,自己的等待终究是错付。人最想要的无非是得不到的,王宝钏念了18年,想盼着郎君归来,于是她这18年中脑海里必定想着薛平贵的好,想着他的温柔体贴和英俊潇洒,于是等待、再等待,就是这样的念想在支撑着。可是,18年后重逢,真相却是当年寒窑拜堂的相公,已成他人夫,一双孩子皆以会走路喊爹。她笑自己痴,笑自己傻,为何不改嫁,苦苦相思,相公却不复当初,换句话说,宝钏这十八年盼的就是个念想,尽管最后人回来接她了,但她心里一直牵挂的那个薛郎永远回不来了...
    18年,可以改变很多事,18年,可以让一个相府千金变成为柴米油盐操劳的妇道人家,18年,可以让爱情被世俗腐化,18年,可以忘记自己成亲时对结发妻子许下的生生世世。18年,可以让自己丈夫成为别的女子孩子的爹爹,18年,可以让世间所有的感情都变了味,也可以让你我变了容颜,再也不相见。18年的光阴,我们拥有多少...
    有人说这个故事宝钏也有错,宝钏曾经见过薛平贵蛇钻七窍,认定他当皇帝才会苦等他,我想说不可否认,有果必有因,如不是认定薛平贵智勇双全且命大于天,宝钏怎会抛开一切下嫁给一个乞丐?年轻的宝钏要强,在那个年代换做是谁都会守,但是守一年、两年、五年,可是一守十八年!前几年说宝钏有私心,没错,任他千古圣人也不敢说他此生问心无愧,可这一等十八年,就算他薛平贵做了玉皇大帝,等他十八年怎么等下来?难道宝钏放着十八年相府千金小姐不做只是为了他所谓的荣华富贵?可笑处自可悲。
    18年来,王宝钏拥有的只有成亲时的甜蜜和回忆,还有数不清的等待和相思。庆幸,王宝钏只有这一个18年,还好,她不用一生一世,用18年便看清了这人世间的情、爱,这世间的苍凉。也许,宝钏的死才是最好的结局,最起码从此以后,薛平贵会永远记得有这么一个女子,不离不弃,却又被自己所负。这个女子,抛开荣华富贵跟了他,终究没有得到荣华富贵,得到的,只有孤独凄惨的18年还有支撑她活下来的那一点点美好回忆。至少,从此,他会记得,是他,薛平贵,负了他的结发妻,王宝钏。
    犹记得当年,三击掌与父决裂,只为成为他的妻。
    犹记得当年,情窦初开的少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犹记得当年,为爱不恋荣华,不贪富贵,以为爱是最神圣的感情,功名利禄岂可相比。
    犹记得当年,她还是那个娇弱的妙龄女子。
    犹记得当年,他们寒窑结发,相许相诺。
    然而,一切终究已是当年...
    末了,我想说,宝钏的故事不在乎时间如何流逝,也不在乎是否真幻,她始终在敲击着每个人的内心,你知道她或是不知道她,她永远在那里,它是一种精神。每个人心中都妄想着能得一宝钏一样的知己,却又悲痛于宝钏一样的人生,人人都向往着美好的结局,但真正的结局总是残酷的。人生下来本来注定是悲剧,怪只怪你我太乐观。
    即便讲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故事永远讲不完。在我看来,这个不断轮回的人世上,宝钏一样的女子只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你我的梦里。


    2楼2014-03-25 14:21
    回复
      每每夜闻轻声诉,每每念起王宝钏。
      夜夜总是流着泪睡,流着泪醒,尽管我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尽管一路上受的再多的苦难,回头望一眼宝钏,除了辛酸,我不知所措,再看一眼如今世间百相,让我觉得在此生,苦从何来?
      薛平贵与宝钏的故事就像西游记,表面光鲜的背后确是满目疮痍。这本就不是什么爱情故事,竟还有人说薛平贵与宝钏的爱情多么伟大,十八年未归是身不由己,薛平贵多么重情重义,更有甚者还问为什么电视剧中不是玳瓒做正宫?我真的不想再纠葛这些让人心寒的言辞,如果你清楚了前因后果,如果你明白了这十八年的前尘往事,你就知道我这长篇大论所为何来,也请认真对待我文章中的每个字。
      故事究竟能有多残酷,残酷到人人不愿相信?说薛与宝钏是虚构,难道历史的正统传承就是真实?为什么说睿智的人“宁可听风语,不信帝王传”,道道多了,后人只是井底娃,不给你看天,你怎知天有多大。
      言归正传,还是王宝钏,还是那十八年,故事始末,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最后宝钏与薛平贵十八年后的那场相聚,那情那景,还能宝钏活下来的就是一个心愿,而这个心愿,就是借着薛平贵对她十八年来的亏欠让薛还她一个人情,什么人情?
      宝钏很清楚薛能回来主要目的:一是见见等他十八年的傻女人,二是回来跟宝钏家里人算账!看过戏的可能会知道一些,薛当初是怎样受欺辱并记恨宝钏一家,最后又是怎样跟他们算账的,如若不是宝钏拼死相阻,王允等人的下场可想而知,而宝钏怕的就是这里。末了,宝钏在确认家里人无患的情况下,她也安心了,最后的心愿也了了,便撒手人寰。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当初王允坚决否定薛平贵娶宝钏不光因为他是个乞丐,王允自得了状元,几十年来的摸爬滚打最终坐上上丞相的位子,阅历何等丰富、眼力何等尖锐,嫌弃薛平贵乞丐身这是合情合理,想想王允也是当朝丞相,让女儿下嫁一乞丐,怎能说得通,但其实这不是王允反对这桩婚事最主要的想法。万事都有不定性,自有朝代以来,再次的人都有成大事的,他王允心里最清楚不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自己就是个例子。
      王允年少时也是穷困潦倒,跟薛平贵不相上下。要说彩楼招亲王允第一次拒绝婚事,可以说他嫌弃薛平贵是乞丐身,但是态度并不决绝,从他给薛平贵银两让他走就可以看出。不过之后薛平贵不要金钱要宝钏、拂尘而去时,王允已经看出他薛平贵傲骨不凡,能成大事,王允觉得某些方面薛平贵跟自己有些相像,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不敢让宝钏嫁给他,为什么?他怕薛平贵今后身份变了心也会变,可笑的是事实就是如此。
      十八年前,宝钏年少,不明白为何王允宁可断绝血脉亲情也不想把宝钏嫁给薛,是王允不待见宝钏?可笑,宝钏是王允三个女儿中最疼爱的。王允也是没办法,他最心疼宝钏,如果真把她嫁给薛平贵,保不准薛成事之后会变心,辜负了自己的女儿,也是三气之下放弃了宝钏。
      这些宝钏年轻的时候不明白的,十八年的苦守她明白了,应了那句话,人是会变的,那十八年来的念想,并没有随着薛平贵的回来而消失,因为她知道爱她的那个薛郎没有回来,她的心早就随着远赴西凉的薛郎走了,并且一去不返,而最后那十几天的存在,只为了还父母双亲的情债而已...
      有人会问,为什么王允看薛那么准,还觉得跟自己年轻时像,但是王允并没有辜负他妻子。其实说到底,贯穿整个故事的就是薛平贵不信任宝钏而已,相符三千金,荣华富贵不要,下嫁给他一介乞丐,刚开始,他还会感动,时间久了,何况一去十八年,所以他很难相信宝钏会一等等他十八年还忠贞守节,这隔阂就在于薛平贵的内心:宝钏是上位者,他薛平贵是低下的,尽管宝钏抛开一切跟了他,但在他内心深处,阶级还是很明确的,这是薛平贵从小到大受人嘲讽、受人冷眼的成长环境造成的,就像世人给他贴的标签,时刻提醒他身份卑微。但王允和薛平贵就不同了,虽然成长环境差不多,不过王允的妻子可是名副其实的糟糠之妻,一路伴他左右过来的,而不像宝钏一样有相差悬殊的阶级转变,何况与薛平贵结婚一月,相隔十八年。
      一句话总结:大势所趋,境遇造人。
      说道薛平贵,一个当时社会等级最低下的人,受尽了世人冷眼、嘲讽,成了大事位居上位,天差地别的阶级转变,顺带着人心理的转变,可以让任何一个英雄好汉瞬间变为一奸邪小人,这是必然的。俗话说一口饭饿死英雄好汉,大部分的都饿死了,剩下没饿死的那寥寥几个人,能活下来靠的就是手段!大环境下,越受挫的人,得势之后会越变本加厉,那些以前的好全被磨掉,那些以前的坏也全被放大了。
      事物皆有表象和内相,表里不一才成一花一草、成了人、成了这个斑驳的世界,而衔接表里的就是人善变的心。如今的世界、如今的人们,真是:叹浮生流年虚度日, 痛不知寒窑十八年啊..
      写到这里,不想再写了,我痛宝钏所痛,始终无法释怀。如宝钏,也许真正的痛到最后,就没有泪可流了吧。
      最后,念宝钏。


      3楼2014-03-25 14:22
      收起回复
        无可奈何王宝钏
        似曾相识名宣萱
        千言万语,道不尽那一段前尘往事
        夜夜阑珊,听闻有人苦诉血泪之言
        若问后世,代代传颂是谁可歌可泣
        犹记当年,守寒窑十八载王氏宝钏


        4楼2014-03-25 14:24
        回复
          入木三分


          IP属地:福建6楼2017-06-06 0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