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文化是青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起点和灯塔
加大对法显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青岛作为法显回国登陆的第一站,在法显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我们知道,法显是从陆上丝绸之路去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印度,再航海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回到中国,成为走海上丝绸之路归来的到印度取经的第一人,也因此被人们看成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法显归国后为译经、说法而建的第一座寺庙石佛寺遗址就在青岛崂山沙子口,是青岛市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青岛崂山这个标志,就没有了判定法显作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人的依据和标志。所以,青岛作为法显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标性城市,必定也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出发点城市。因为只有从青岛出发,才可以给我们的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才可以给满怀振兴中华文化的人们以无限的动力和梦想。
但是,对于法显及法显文化的研究,青岛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虽然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归整,但是只是把法显文化停留在佛学和旅游方面,还没有上升到城市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倒是法显的故里和取经出发地、途径地对法显及法显文化做了更多的了解和研究,甚至以此作为复兴陆路丝绸之路的契机,振兴当地文化和经济。比如,山西省根据法显的出身来确定法显故里,解决了法显故里之争,并以此大搞旅游经济,以经济带动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甘肃省也根据法显西行停顿点,在已有云谷山的法显寺、古黄河渡口附近的“法显供养人像”的基础上,以法显的故事、足迹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行动,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古文化保护带来很好的效益。而沿着法显一路西行的足迹进行文化历史保护和开发的地区,也随处可见。这些对我们青岛来说都有很大的借鉴性,当然更大的也是挑战性。既然历史的渊源把法显精神和青岛文化紧密连在一起,时代的呼唤把青岛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织到一块,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和发扬法显及法显文化,带动青岛的新腾飞。
明确青岛市的优势,找出现阶段的建设思路,为振兴“海上丝绸之路”而奋斗
法显文化为青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龙头点燃了灯塔,这是历史给予青岛的丰厚馈赠,发扬法显文化,是青岛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同时,青岛作为连接华东和华北的关节点,有着蓝色经济区这样的国家战略区作为后盾,具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始龙头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从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看,青岛南靠华东江苏、又海上相通;北靠华北河北,与北京天津相接;西部与山西、河南等腹地相连,是我国山东以及连接华东华北的出海大通道,是多年集装箱装卸数量的世界第一,而且青岛港和日照港联合,必定使青岛的地位在国内更加重要。从政策优势看,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青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在打造中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青岛蓝色经济与大陆经济模块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青岛的政策倾斜将会越来越明显,政策优势也会越来越突出。青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龙头的领航者,其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
紧抓机遇,精心策划,把青岛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青岛作为我国城市综合实力前十的城市,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人们对青岛的评价上面,我们听到更多对青岛的定位是山东的龙头、拥湾发展、区域性贸易中心等,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青岛要有更大作为,必须跳出青岛看青岛,从世界坐标系中确定自己的发展路径。当然,我们也提出过要把青岛打造成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口号,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近十多年来举办的奥运会、世园会、蓝色经济区等活动收到了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再紧紧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一定会使青岛的优势和名声继续彰显和提升。
加大对法显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青岛作为法显回国登陆的第一站,在法显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我们知道,法显是从陆上丝绸之路去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印度,再航海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回到中国,成为走海上丝绸之路归来的到印度取经的第一人,也因此被人们看成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法显归国后为译经、说法而建的第一座寺庙石佛寺遗址就在青岛崂山沙子口,是青岛市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青岛崂山这个标志,就没有了判定法显作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人的依据和标志。所以,青岛作为法显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标性城市,必定也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出发点城市。因为只有从青岛出发,才可以给我们的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才可以给满怀振兴中华文化的人们以无限的动力和梦想。
但是,对于法显及法显文化的研究,青岛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虽然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归整,但是只是把法显文化停留在佛学和旅游方面,还没有上升到城市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倒是法显的故里和取经出发地、途径地对法显及法显文化做了更多的了解和研究,甚至以此作为复兴陆路丝绸之路的契机,振兴当地文化和经济。比如,山西省根据法显的出身来确定法显故里,解决了法显故里之争,并以此大搞旅游经济,以经济带动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甘肃省也根据法显西行停顿点,在已有云谷山的法显寺、古黄河渡口附近的“法显供养人像”的基础上,以法显的故事、足迹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行动,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古文化保护带来很好的效益。而沿着法显一路西行的足迹进行文化历史保护和开发的地区,也随处可见。这些对我们青岛来说都有很大的借鉴性,当然更大的也是挑战性。既然历史的渊源把法显精神和青岛文化紧密连在一起,时代的呼唤把青岛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织到一块,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和发扬法显及法显文化,带动青岛的新腾飞。
明确青岛市的优势,找出现阶段的建设思路,为振兴“海上丝绸之路”而奋斗
法显文化为青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龙头点燃了灯塔,这是历史给予青岛的丰厚馈赠,发扬法显文化,是青岛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同时,青岛作为连接华东和华北的关节点,有着蓝色经济区这样的国家战略区作为后盾,具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始龙头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从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看,青岛南靠华东江苏、又海上相通;北靠华北河北,与北京天津相接;西部与山西、河南等腹地相连,是我国山东以及连接华东华北的出海大通道,是多年集装箱装卸数量的世界第一,而且青岛港和日照港联合,必定使青岛的地位在国内更加重要。从政策优势看,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青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在打造中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青岛蓝色经济与大陆经济模块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青岛的政策倾斜将会越来越明显,政策优势也会越来越突出。青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龙头的领航者,其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
紧抓机遇,精心策划,把青岛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青岛作为我国城市综合实力前十的城市,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人们对青岛的评价上面,我们听到更多对青岛的定位是山东的龙头、拥湾发展、区域性贸易中心等,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青岛要有更大作为,必须跳出青岛看青岛,从世界坐标系中确定自己的发展路径。当然,我们也提出过要把青岛打造成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口号,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近十多年来举办的奥运会、世园会、蓝色经济区等活动收到了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再紧紧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一定会使青岛的优势和名声继续彰显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