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王师,是通过一曾在拉波工作的兄弟伙的关系,偶有交集。王师那时是拉波电站的临时工,每月拿着极少的薪水,他偶尔上县城来,衣着也很弹簧(弹簧这个词是甘孜州对农民工的篾称)。他大抵比我们大十几岁,却一直尊称叫我三哥,弄得我很惶感。
其实王师在拉波,倒对我这个兄弟伙在生活上十分关照的。王师平日里自己抽着劣质香烟,给我们散的却是他单独买的场合烟,一会儿又散一支,弄得我想回敬他一支香烟都没机会。在餐馆吃饭的时候,他还要抢着买单,但终于没抢赢我的那个兄弟伙。我想王师收入微薄,待人却如此耿直,我心里顿时对弹簧衣着的王师顿生好感,席间杂拉聊天,对他愈发敬重起来。
后来我回内地,遂逐渐淡出理塘交际圈。某次回理塘办事,住昔日兄弟家。跟兄弟杂拉聊天,说王师现在已是全省的劳模了,而且终于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人了,我们都为他高兴着。适王师又上县来,意外重逢!王师依旧一身朴实布衣,头发白了许多,皱纹满面。寒喧片刻,又和他开起了玩笑!说你上县来参加劳模讲演,私下里打鱼送给我们吃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摆了,当了劳模要讲政治,王师就憨憨的笑。说他不会讲话,刚开始面对记者紧张得语无伦次。我们就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房间里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适有另一当了领导的性情朋友也在场,因为晚饭我们各有饭局,就叮嘱我的那个兄弟伙去他那拿瓶好酒请王师喝。晚饭后回朋友家,王师还在,于是又聊了很久的天。
王师是石棉县安顺场的人,三十几岁的他曾和其他民工一道来理塘修电站,因为他懂很多技术,电站修好后,理塘懂技术的人少,于是就要他留下来维护电站。那时给他开的工资对比公务员来说,也还差强人意!不过此后,公务员,电厂正式工人工资见长,他由于是农村户口临时工,始终迈步不前。后来他辞职,在县城开了个维修电机焊接的店面,收入也还可观。
没有人精心维护的电站,三天两头出故障,于是电厂又得请他出山解决问题。此后,他断断续续的又参加了理塘很多电站的建设。每当乡下电站的电机出了故障,都会请他去处理,总之,在理塘的电力事业中,王师是非常闻名的土专家。
后来拉波电站经常出故障,没有一个专业点的人去维护管理,始终是个大问题。于是大家又想到了王师。王师初不愿意去,其时有个领导表态放话下来,说只要王师保正三年内让拉波电站正常运转,就解决他的正式工人身份。
王师于是又以临时工的身份去了拉波,把三天两头停电面临倒闭的电站正常运转了起来。当地的老百姓家里用电有任何问题找到王师,不管天远地远,他总会翻山越岭的及时的解决。所以当地老百姓对王师的评价极高。
可是后来,说给王师解决正式工作的领导调走了,王师的事情就遗留了下来。王师从一九九六年起开始断断续续在区乡电站当零时工,但凡有他的乡下小水电,无不维护良好,运转正常,即使发电机有点故障他也能及时排除。那时的区乡电站,常因维护不善原因导致发电不正常,老百姓对缺电的日子怨声载道。但凡某个电站故障了,都会请王师去处理。他总是手到擒来,迅速恢复发电供电。所以很多区乡的老百姓都想把王师留到自己的区乡电站。
拉波电站恢复发电后,王师就一直留在了拉波。有好几次区乡选举乡长,老百姓都执意要选他当乡长,第—次是因为他户口尚在石棉农村,不合选举规则未果。第二次选举,缘于他不是组织意图的那个人,也不行。王师后来在理塘买了城镇乡口,本来想城镇户口有利于零时工转成正式工人的,可是东不成,西不就,他的事情就一直搁置下来。
那时的王师,以临时工身份担任拉波电站站长,管理着几个正式工人。但他工资最低,他也从无官架子,反倒要做比正式工人还要多的工作。因为他在理塘举目无亲,所以他也极少上县城来,为了节约开支,他常年呆在乡下,以厂为家。寒暑易节,眨眼二十年都过去了。当初和他一起出来的民工,好多都成了老板。唯他,一如以前模样,唯老了年龄。后来县上终于解决了他的正式工人身份,看着知足的王师满脸欣慰,我的心里,反倒有些发酸。想他就算正式工人了,断续的正式工龄却只算了十年,制度使然,于是年纪五十多岁的王师成了老新工人!
王师对理塘的贡献,远大于机关浮躁的我,但是王师的薪水却远不及我。说起这次的劳模事件,王师反倒腼腆起来,说他面对记者的惶恐和语无伦次,说他第一次去城市坐电梯的尴尬,于是我们又哈哈起来!
因为王师极少上县,嫌城里开销大。更多的时候,他一直呆在偏僻的乡里,与世无争。所以当我用世俗的薪水观去衡量彼此的价值观时,反倒映衬出自己的浮躁来。我问王师,当初一起出来的民工朋友们很多都是身价百万的老板了,你后悔不?王师淡定的说各人的命呗,反正现在也混老了,再干满六十岁退休回家吧。我问还有多久,他说还干四年吧,原来王师已有五十六岁矣!
临别,王师依旧喊我三哥道辞!我起身送他至门口,看着他苍老的背影,和我老家农村的大哥的背影依稀重叠,让人动容。这些平凡的草根,笃守着自己的命理哲学,不抱怨,不叹息,仿佛远离尘嚣的野花,懒看路边的浮华,默默为天下,开出自己的芳华!那么,让我们一起为天下默默耕耘的草根们,默默的祝福吧!
2014年3月高城
其实王师在拉波,倒对我这个兄弟伙在生活上十分关照的。王师平日里自己抽着劣质香烟,给我们散的却是他单独买的场合烟,一会儿又散一支,弄得我想回敬他一支香烟都没机会。在餐馆吃饭的时候,他还要抢着买单,但终于没抢赢我的那个兄弟伙。我想王师收入微薄,待人却如此耿直,我心里顿时对弹簧衣着的王师顿生好感,席间杂拉聊天,对他愈发敬重起来。
后来我回内地,遂逐渐淡出理塘交际圈。某次回理塘办事,住昔日兄弟家。跟兄弟杂拉聊天,说王师现在已是全省的劳模了,而且终于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人了,我们都为他高兴着。适王师又上县来,意外重逢!王师依旧一身朴实布衣,头发白了许多,皱纹满面。寒喧片刻,又和他开起了玩笑!说你上县来参加劳模讲演,私下里打鱼送给我们吃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摆了,当了劳模要讲政治,王师就憨憨的笑。说他不会讲话,刚开始面对记者紧张得语无伦次。我们就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房间里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适有另一当了领导的性情朋友也在场,因为晚饭我们各有饭局,就叮嘱我的那个兄弟伙去他那拿瓶好酒请王师喝。晚饭后回朋友家,王师还在,于是又聊了很久的天。
王师是石棉县安顺场的人,三十几岁的他曾和其他民工一道来理塘修电站,因为他懂很多技术,电站修好后,理塘懂技术的人少,于是就要他留下来维护电站。那时给他开的工资对比公务员来说,也还差强人意!不过此后,公务员,电厂正式工人工资见长,他由于是农村户口临时工,始终迈步不前。后来他辞职,在县城开了个维修电机焊接的店面,收入也还可观。
没有人精心维护的电站,三天两头出故障,于是电厂又得请他出山解决问题。此后,他断断续续的又参加了理塘很多电站的建设。每当乡下电站的电机出了故障,都会请他去处理,总之,在理塘的电力事业中,王师是非常闻名的土专家。
后来拉波电站经常出故障,没有一个专业点的人去维护管理,始终是个大问题。于是大家又想到了王师。王师初不愿意去,其时有个领导表态放话下来,说只要王师保正三年内让拉波电站正常运转,就解决他的正式工人身份。
王师于是又以临时工的身份去了拉波,把三天两头停电面临倒闭的电站正常运转了起来。当地的老百姓家里用电有任何问题找到王师,不管天远地远,他总会翻山越岭的及时的解决。所以当地老百姓对王师的评价极高。
可是后来,说给王师解决正式工作的领导调走了,王师的事情就遗留了下来。王师从一九九六年起开始断断续续在区乡电站当零时工,但凡有他的乡下小水电,无不维护良好,运转正常,即使发电机有点故障他也能及时排除。那时的区乡电站,常因维护不善原因导致发电不正常,老百姓对缺电的日子怨声载道。但凡某个电站故障了,都会请王师去处理。他总是手到擒来,迅速恢复发电供电。所以很多区乡的老百姓都想把王师留到自己的区乡电站。
拉波电站恢复发电后,王师就一直留在了拉波。有好几次区乡选举乡长,老百姓都执意要选他当乡长,第—次是因为他户口尚在石棉农村,不合选举规则未果。第二次选举,缘于他不是组织意图的那个人,也不行。王师后来在理塘买了城镇乡口,本来想城镇户口有利于零时工转成正式工人的,可是东不成,西不就,他的事情就一直搁置下来。
那时的王师,以临时工身份担任拉波电站站长,管理着几个正式工人。但他工资最低,他也从无官架子,反倒要做比正式工人还要多的工作。因为他在理塘举目无亲,所以他也极少上县城来,为了节约开支,他常年呆在乡下,以厂为家。寒暑易节,眨眼二十年都过去了。当初和他一起出来的民工,好多都成了老板。唯他,一如以前模样,唯老了年龄。后来县上终于解决了他的正式工人身份,看着知足的王师满脸欣慰,我的心里,反倒有些发酸。想他就算正式工人了,断续的正式工龄却只算了十年,制度使然,于是年纪五十多岁的王师成了老新工人!
王师对理塘的贡献,远大于机关浮躁的我,但是王师的薪水却远不及我。说起这次的劳模事件,王师反倒腼腆起来,说他面对记者的惶恐和语无伦次,说他第一次去城市坐电梯的尴尬,于是我们又哈哈起来!
因为王师极少上县,嫌城里开销大。更多的时候,他一直呆在偏僻的乡里,与世无争。所以当我用世俗的薪水观去衡量彼此的价值观时,反倒映衬出自己的浮躁来。我问王师,当初一起出来的民工朋友们很多都是身价百万的老板了,你后悔不?王师淡定的说各人的命呗,反正现在也混老了,再干满六十岁退休回家吧。我问还有多久,他说还干四年吧,原来王师已有五十六岁矣!
临别,王师依旧喊我三哥道辞!我起身送他至门口,看着他苍老的背影,和我老家农村的大哥的背影依稀重叠,让人动容。这些平凡的草根,笃守着自己的命理哲学,不抱怨,不叹息,仿佛远离尘嚣的野花,懒看路边的浮华,默默为天下,开出自己的芳华!那么,让我们一起为天下默默耕耘的草根们,默默的祝福吧!
2014年3月高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