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吧 关注:148,116贴子:1,723,944

回复:【朝代拟人】普及相关知识(渣图轻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4L好萌【鼻血


119楼2014-03-29 15:51
收起回复
    来晚了~
    大爱商朝~


    IP属地:广东120楼2014-03-29 19:23
    回复
      马克,朝代拟人不能更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14-03-29 21:21
      收起回复
        啊啊,商朝结束,若有其他资料来日补充
        下面正式开始介绍西周


        124楼2014-03-29 22:53
        回复

          头饰是参考道教的道冠,明显穿越,不要深究了TVT


          125楼2014-03-29 22:54
          收起回复
            【补充的资料】
            “西周”除了朝代名,还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名称,即西周侯国(前367——前256),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
            在《战国策》当中有“东周与西周争”“昌他灭西周”等记载,显然战国时代出现的“西周”并不是那个灭亡于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
            而是西周国。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两国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
            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郝王及西周君被废为平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在称王, 史家开始以秦纪年。


            127楼2014-03-29 22:57
            回复
              【周朝的礼乐制度】
              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步完善的时期。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朝庭专门设立了“司服”这一官职,专管服饰规范。“司服”根据不同事礼,安排帝王大臣的穿着。另外还有“染人”官职,专管染料收获、监督官办染坊、安排各级官员的服饰色别。
                周朝时什么样人穿什么样服饰,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服饰都有严格规定。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等等级差别,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响了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
                冕服是皇室、臣子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时所穿的祭服,并成为朝廷特有的祭祀服饰。西周已定型,冕服虽各朝形制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穿冕服时必须戴冕冠(如下图所示)。皇帝的冕冠顶部有一块木板,上面垂下一串串玉珠,其作用一是昭明皇帝身份,二是为了挡住视线,不让皇帝看到“不正之物”,断事公道,成语“视而不见”由此得来;冕冠两侧双耳之处各垂一颗玉珠名为“充耳”,意在提醒皇帝勿听谗言,成语“充耳不闻”由此得来。



              131楼2014-03-29 23:16
              回复
                西周时代贵族服饰有等级制度,周王用命令按照所任命的官爵来规定,因此称为“命服”。命服制度主要以两件服制来规定等级的高低,一件叫“韨”,一件叫“珩”。
                “韨”原是原始时代遮掩下身的一块兽皮,沿用到西周,成为贵族作为身份标志的一幅腰围,盖在下身所穿“裳”前面的前面。周人男子成年行“冠礼”时除了要“加冠”,还要戴上韨。行礼和上朝时所穿的朝服也要加韨。
                珩是一连串佩玉,上端有一块“似磬而小”的横置玉石,下面系有成组的玉石。
                韨和珩的等级西周的命服主要是按照韨和珩的颜色来区分等级的,主要是依据颜色的深浅。这可能是西周中期以后的规定,因为康王时期的麦方鼎记载康王册封邢侯时,并未提及韨的色彩。
                从历史文献和金文记载来看,韨以深红色最贵,珩以青色最贵,即所谓“朱韨悤珩”。三公、执政大臣一级的佩戴;其次是“赤韨”,即红色,卿士和诸侯一级的佩戴;第三是“赤∞韨”,大夫一级的佩戴;第四是黑韨素珩,邑人一类的佩戴;小官吏佩戴白韨金珩。各级官吏朝见天子,或执行王命,都必须穿戴各级命服。


                132楼2014-03-29 23:18
                回复
                  【小科普】
                  珩[héng]
                  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因较稀少而珍贵。
                  以下为珩

                  我知道你们奇怪图里为什么没有画这么重要的饰品,其实主要原因是——你吗LZ不知道它是挂在哪里得啊啊!这图片能看出来么?!


                  133楼2014-03-29 23:20
                  收起回复
                    韨[fú] 亦作“芾”。
                    汉以后又称“蔽膝”。商周至元明的一种祭服。形似围裙,系在腰间,其长蔽膝,为跪拜时所用。【说白了就是护膝,不然一天到晚跪着是你你也吃不消啊】
                    以皮革涂朱或彩绘称韦韡,以丝绸绘织绣图称黻。
                    汉以前用皮革,魏晋以来用丝罗。安阳殷墟出土的贵族人,腰带之下正中部分,佩一块上狭下广的斧形装饰,是较早的韨。周制,韨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按等第不同,韨上图案不同。如明代皇帝韨,织火、龙、山三种章纹,东宫、亲王则织火、山两种章纹。
                    大家在汉服吧可以找到比较靠谱的资料(度娘上的全是整套的,原谅LZ无能分辨不出来是哪一块,放不了图。)


                    134楼2014-03-29 23:24
                    回复
                      好渊博的样子。。。点赞!
                      不要被面前的困难所打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打倒你。不要因为一些事而止步不前,真正强大的武器,是你的心脏。_柠檬赠言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4-03-29 23:31
                      收起回复
                        @破碎双翼の蝴蝶 @柠檬草的_善良 @817572263 @和喵子牵红线 @杨柳风轻ya @_千城墨白丶 @天上_掉馅饼 @瑄铃 @lynn0youai @暝暮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4-03-29 23:35
                        收起回复
                          @美丽仙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7楼2014-03-29 23:39
                          收起回复
                            历史渣表示看完以后不明觉厉,,,【


                            138楼2014-03-29 23:40
                            收起回复
                              对于古代人物和一些宫殿什么的果然只能幻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9楼2014-03-29 2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