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并不愉快的开始
演员王凯,第一次看到他是在《丑女无敌》第一季。
2008年,酌子刚上大学,正处一个于急着彰显自己思想成熟思考有深度见谁咬谁的二货时期。于是,陈家明这样一个角色,成了我当时的批判对象之一。
可惜,好巧不巧,当酌子对着电脑和表姐傻兮兮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酌子妈端着一般水果进来了,于是,这事儿闹大发了。
酌子妈当年的教育大意如下:
1. 永远不要去全面的批评你不够了解的人(你把《丑女无敌》一集不落的看完了吗,你知道演员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啥都不知道你就去批评,你批评分毛呀!)
2. 性格没有好与不好(娘娘腔咋了,你喜欢吃甜的全世界就不能有咸面包了?人家陈家明拿着高薪护着小艾婉君,甩老板脸子从来干脆利落,这叫本事!你一啃老族嘲笑人家娘娘腔?)
3. 无知不可怕,那说明你被保护的很好,可一旦你无知且自以为是,那就是个笑话(自己没吃过苦追过梦就别想当然的去说别人怎么怎么地,你知道演好一个角色多难?你知道想达到个目标多难?你知道生活多难?)
现在想来,酌子妈简直是个神人!
这件事最终以酌子的一篇思想汇报告终,可惜当年酌子只觉得自个儿妈小题大做,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心里还是觉得这个演员讨厌极了。
时至今日,作为一枚开心果,想起当年一边写思想汇报一边默默的埋怨凯君的情景,真心挺尴尬的。
误入
再次接触到凯君,时间轴要往后拨很长一节,而且还是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不过这让我庆幸至今。
2013年11月末,给同学写明信片,“茫然”的“茫”字一下子卡在那儿了,电脑正好开着,就在网页上打字,手一抖打成了“王凯”,因为没用鼠标,然后不知道怎么就进到了凯吧(现在想来整个过程真心神奇!两个词拼音差那么多,而且我当时用的是google!)。
那时凯吧首页很多关于探长哥的帖子,满眼的帅哥几乎震晕了我,于是去搜剧。
其实这部剧刚播,就有同学给我推荐来着,可惜我当时误以为这是一部打着侦探幌子的肥皂卖腐剧(粉丝太具偏颇的导向真心害人呀),就没当回事儿。即使后来看到了探长哥的美图,酌子也是以一种【我就来看看帅哥】的心态来看的《新神探联盟》。
结果看了个开头,就觉着,这其实是一部有态度的剧!
其实从剧情走向上来讲,这部剧不是酌子喜欢的类型,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公孙泽以及凯君的演绎方式的喜爱。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是包正,但从对新成员的排斥与接受并信任、到杀凶之仇的引出,到和政权人士的打擂,再到被“毛贼”戏弄的尴尬,甚至于直到结尾,所有的矛盾点,推点和爆点基本都由公孙泽来完成(刘丽华那一部分除外)。于是,这就意味着,如果包正的演绎不到位,整部剧的档次会下降,而如果公孙泽的演绎走偏,那么整部剧的意义就会扭曲(我发现凯凯有很多这种非第一主角确实全剧的灵魂人物的角色,齐勇是,公孙泽是,小威是,靖王也是)。纵观全剧,凯君的演绎是对得起这个角色的,而且很多地方的发挥,是让人惊艳的。
后来,我惊讶的发现这个公孙泽就是当年那个陈家明。说实话,当时有点囧,不过这也激发了我对演员本身的兴趣。
再次进入凯吧,白云的帖子赫然飘浮在首页(真的,很感激她)。于是,我接触到了《知青》。
这是一部对我影响很大的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这部剧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对于80后的受众群,不会有人能比酌子这样出国的学渣更能从这部剧里找到共鸣。
从《知青》之后,我变成了一枚开心果。
演员王凯,第一次看到他是在《丑女无敌》第一季。
2008年,酌子刚上大学,正处一个于急着彰显自己思想成熟思考有深度见谁咬谁的二货时期。于是,陈家明这样一个角色,成了我当时的批判对象之一。
可惜,好巧不巧,当酌子对着电脑和表姐傻兮兮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酌子妈端着一般水果进来了,于是,这事儿闹大发了。
酌子妈当年的教育大意如下:
1. 永远不要去全面的批评你不够了解的人(你把《丑女无敌》一集不落的看完了吗,你知道演员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啥都不知道你就去批评,你批评分毛呀!)
2. 性格没有好与不好(娘娘腔咋了,你喜欢吃甜的全世界就不能有咸面包了?人家陈家明拿着高薪护着小艾婉君,甩老板脸子从来干脆利落,这叫本事!你一啃老族嘲笑人家娘娘腔?)
3. 无知不可怕,那说明你被保护的很好,可一旦你无知且自以为是,那就是个笑话(自己没吃过苦追过梦就别想当然的去说别人怎么怎么地,你知道演好一个角色多难?你知道想达到个目标多难?你知道生活多难?)
现在想来,酌子妈简直是个神人!
这件事最终以酌子的一篇思想汇报告终,可惜当年酌子只觉得自个儿妈小题大做,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心里还是觉得这个演员讨厌极了。
时至今日,作为一枚开心果,想起当年一边写思想汇报一边默默的埋怨凯君的情景,真心挺尴尬的。
误入
再次接触到凯君,时间轴要往后拨很长一节,而且还是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不过这让我庆幸至今。
2013年11月末,给同学写明信片,“茫然”的“茫”字一下子卡在那儿了,电脑正好开着,就在网页上打字,手一抖打成了“王凯”,因为没用鼠标,然后不知道怎么就进到了凯吧(现在想来整个过程真心神奇!两个词拼音差那么多,而且我当时用的是google!)。
那时凯吧首页很多关于探长哥的帖子,满眼的帅哥几乎震晕了我,于是去搜剧。
其实这部剧刚播,就有同学给我推荐来着,可惜我当时误以为这是一部打着侦探幌子的肥皂卖腐剧(粉丝太具偏颇的导向真心害人呀),就没当回事儿。即使后来看到了探长哥的美图,酌子也是以一种【我就来看看帅哥】的心态来看的《新神探联盟》。
结果看了个开头,就觉着,这其实是一部有态度的剧!
其实从剧情走向上来讲,这部剧不是酌子喜欢的类型,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公孙泽以及凯君的演绎方式的喜爱。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是包正,但从对新成员的排斥与接受并信任、到杀凶之仇的引出,到和政权人士的打擂,再到被“毛贼”戏弄的尴尬,甚至于直到结尾,所有的矛盾点,推点和爆点基本都由公孙泽来完成(刘丽华那一部分除外)。于是,这就意味着,如果包正的演绎不到位,整部剧的档次会下降,而如果公孙泽的演绎走偏,那么整部剧的意义就会扭曲(我发现凯凯有很多这种非第一主角确实全剧的灵魂人物的角色,齐勇是,公孙泽是,小威是,靖王也是)。纵观全剧,凯君的演绎是对得起这个角色的,而且很多地方的发挥,是让人惊艳的。
后来,我惊讶的发现这个公孙泽就是当年那个陈家明。说实话,当时有点囧,不过这也激发了我对演员本身的兴趣。
再次进入凯吧,白云的帖子赫然飘浮在首页(真的,很感激她)。于是,我接触到了《知青》。
这是一部对我影响很大的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这部剧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对于80后的受众群,不会有人能比酌子这样出国的学渣更能从这部剧里找到共鸣。
从《知青》之后,我变成了一枚开心果。
![](http://hiphotos.baidu.com/%C8%FD%D7%ED%D0%A1%D7%C3/pic/item/9ed5b5320cd79123894d88d4ad345982b3b78044.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