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珠宝纵观整个欧洲珠宝历史文化的发展,珠宝文化及其被赋予的寓意跟人类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远古时代的首饰只是为了满足祖先自我美化的愿望,那么,欧洲中世纪的珠宝首饰便多了一层精神的升华,意味着权力的拥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珠宝首饰,则意味着财富;18、19世纪的珠宝首饰,则是富裕和优雅的体现。20世纪以来,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珠宝已从有限的意义中脱离出来,个性化日益凸显,成为了当代人不可或缺的时尚表达。
古代社会时期迄今发现的欧洲最早的首饰始于旧石器时代,通常为动物的牙齿、贝壳、化石、卵石与鱼类的椎骨,除了有美化装饰的作用外,还是人类勇猛威武的象征。
公元前第4个千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地区的首饰制造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料多具仿天然色彩,其代表首饰最高成就的就是法老的首饰。古罗马首饰在造型初期承袭了古希腊的传统,之后简单朴素的造型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复杂精致,并成为一种实用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
古罗马率先将戒指作为订婚和结婚的标志。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作黑暗时代,宗教文化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整个中世纪的首饰、服饰分化严重,首饰分为基督教首饰与世俗首饰,用不同的材质体现相应的地位等级,如
钻石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佩戴。
到了中世纪后期,首饰文化开始发展,宝石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上,发饰、胸针、扣饰等配饰逐渐兴盛,上层社会中常出现珠宝扇贝等首饰,胸针也是精致华丽,甚至连鞋子上都饰满了珠宝和金箔。人们又重新开始追求美的风尚,宝石不仅应用于各种首饰 的制作中,还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的装饰上。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饰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多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珠宝首饰除了
具有宗教及社会意义外,同时又是服饰的组成部分,是荣誉和特权在服饰上的表现。统治者及新兴中产阶级大肆通过珠宝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富有。该时期女性服装多见低领露肩款式,最适合项链的佩戴,而项坠则是必不可少的点缀,项坠的设计主题包括宗教、神话、寓言及奇异动物等。
这一时期,女士首饰中金银的应用更为普遍,贵妇佩戴的首饰华丽典雅,如用镶有珍珠的金链缠在发髻上,金制的圆珠项链前垂吊着镶宝石的项坠。上层妇女中形成了以珠宝首饰显示财富、相互攀比的风气,人们竞相在珠宝首饰上投资。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项链耳环等首饰的造型愈加宽大厚重,款式也愈加复杂,贵妇人几乎将自己淹没在金银珠宝饰品当中。
巴洛克时期进入17世纪,在艺术领域产生了夸张、奢华、设计繁杂的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并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首饰设计上也明显呈现出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首饰设计铺张华丽,擅长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常采用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
17世纪上半叶,欧洲饱受战乱和政局动荡,出现“死亡首饰”,也使得首饰流行式样频繁变更,首饰渐渐失去了传统的宗教和护身符的意义,转而
成为单纯的装饰品,这也是首饰历史的重要转折。
洛可可时期18、19世纪,欧洲进入相对稳定与和平的时期,纤巧繁琐的洛可可风格成为艺术界的流行时尚,珠宝首饰也以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形成精致优雅的洛可可风格。企业家和创业者也成了首饰艺人的顾客,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皇室贵族成为首饰艺人唯一主顾的局面。新材料(如人造宝石、柏林贴、煤玉)的运用,使得各种材质首饰层出不穷,精彩纷呈。
新艺术主义时期19世纪末,欧洲兴起了摈弃工业机械化生产、回归手工创造的“新艺术主义”艺术革命运动。这一时期的珠宝首饰的设计风格也显现出以无拘无束、平滑流畅线条为代表的新艺术主义艺术特色,设计图案与主题大多为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动物、怪兽、美人鱼、自然景色以及女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