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536贴子:10,051,785

宝玉值得爱吗?----读28回感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12-03 04:36回复
    宝玉在山坡上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明白了诗中意思是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死去),这时,宝玉一而二,二而三地推想下去,黛玉死了,还有“如宝钗、香菱、袭人等”,这些人死了,“自己又安在哉”。于是,宝玉恸倒山坡之上。
    从宝玉的心理活动看来,他关心的最终还是他自己,黛玉死了,有宝钗等人,他并不是为黛玉的死而难过,而是因为最终会剩下自己一个人而难过。比起守备之子,宝玉会对爱情坚贞吗?
    接下来,宝玉因为说谎,和黛玉还有些小疙瘩没解开,他听到冯大爷有请,就把儿女情长先抛开一边了。冯紫英请的还有薛蟠,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宝玉倒是蛮喜欢和这些人一起的。不过,在席上,有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妓女云儿居然知道袭人的事。【庚辰眉批:云儿知怡红细事,可想玉兄之风情月意也。壬午重阳。】,这个脂批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宝玉也是在青楼留情之人。那么,会去青楼的人,你还会指望他对感情的专一吗?为什么黛玉一直对宝玉不放心?
    最后,就是宝玉看到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他又呆了,发了痴想。【甲戌:宝玉忘情,露于宝钗,是后回累累忘情之引】,这里的累累忘情,真是触目惊心啊,说明他是惯犯。
    宝玉的见异思迁,移情别恋,从他对袭人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了,之前的他对秋纹说别和晴雯一般见识,骂晴雯:“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到最后为晴雯写诔文,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例子。
    大家会说袭人不好,使宝玉变了,怎么就不换个角度想呢?袭人没变,晴雯没变,怎么就宝玉变了呢?
    好吧,就算宝玉的变可以原谅,你能保证宝玉对黛玉就不会变?宝玉最终要当家,会有往来的礼节应酬,他要面对那些学仕途经济的人,他会变吗?
    黛玉泪尽而逝,说白了就是黛玉因宝玉而死。宝玉面对晶莹雪,终不忘寂寞林,是他对爱情的坚贞吗?我个人认为不是,宝玉是因为愧疚,而愧疚的原因就是对不起黛玉。
    脂砚斋是和曹雪芹有密切关系的人,在袭人的判词留下了:骂死宝玉,却是自悔。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了。


    2楼2007-12-03 05:23
    回复
      2025-05-29 02:39:57
      广告
      • 218.82.203.*
      于黛玉来说(或者说于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来说),已经很值得了

      楼主这是起得早,还是睡得晚呢


      3楼2007-12-03 11:06
      回复
        3楼的话很在理,所以她们都是薄命司的


        4楼2007-12-03 15:27
        回复
            论证要严密。云仙(云二)知道袭人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薛蟠和宝玉熟,而她又是薛蟠的相好。而无法凭此认定“宝玉也是在青楼留情之人”。宝玉和袭人的事情在贾府也是半公开化,基本是尽人皆知了(小红知道,黛玉知道等),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需要瞒的。

            宝玉有公子哥习气是真的,作者也无意为他掩饰。黛玉所以一直不放心,也是因为少女的矜持和怕他和其他的公子哥一样,使自己受到欺骗。宝玉的感情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这是红学常识。

            晴雯的事情并不能说明宝玉见异思迁。首先,如果从爱情这个角度谈,宝玉和袭人云雨的时候十一岁(周岁)多,他甚至还没有对林黛玉产生爱情,对袭人也不是爱情。到最后也没有爱上晴雯。两个都没爱过,这怎么叫见异思迁。
            如果说从*的角度来谈,宝玉从来没有怀着什么肮脏的欲望碰过晴雯。他和晴雯之间的感情是纯洁的。鲁迅先生把宝玉对女孩子的感情概括为“昵而敬之,爱博而心劳”,很精到。这也说不上什么见异思迁。
            他把爱情给了黛玉,把“昵而敬之”给了其他女孩子,把深切的同情给了死去的晴雯。况且芙蓉诔还有“明诔晴雯暗诔黛玉”的问题,无法认定为全部针对晴雯。

           


          5楼2007-12-03 17:52
          回复
             对楼主的一句话很不解:“宝玉因为说谎,和黛玉还有些小疙瘩没解开……”
            原文二十八回在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collection/hongluomeng/200221028.htm

              可是原文写的却是:“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明明是黛玉错疑,怎么成了宝玉撒谎?楼主到底是读了书还是没读书?
              这回主要是接着葬花吟,写宝玉对黛玉流泪剖白,两个人前嫌尽释。之后又到王夫人处议论那个著名的“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的药方子。袁文涉及“撒谎”的只有一处:“宝玉站在当地,听见如此说,一回身把手一拍,说道:"我说的倒是真话呢 ,倒说我撒谎."口里说着,忽一回身,只见林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
              凤姐因在里间屋里看着人放桌子, 听如此说,便走来笑道:"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 。

              很明显,宝玉没有撒谎。而且这是一次轻松的闲聊,黛玉还在那和王夫人撒娇,也没有因为什么宝玉说谎和宝玉结什么疙瘩。之后冯大爷来请,宝玉就赴宴去了。后半回的一切都比较平静和愉快。

              楼主,你是不是看书太长时间所以忘记了?


            6楼2007-12-03 17:53
            回复
              浮生兄:
              嘱我“论证要严密”,谨记。
              过去我也以为是薛蟠告诉云儿的,尽管有点不合情理,但不愿将宝玉想的太坏。因为看了脂砚斋的批语【庚辰眉批:云儿知怡红细事,可想玉兄之风情月意也。壬午重阳。】所以,宝玉去青楼,不是我的论证。
              至于,宝玉在袭人和晴雯之间是不是叫“见异思迁”,我倒觉得不必太抠字眼,看清宝玉是会移情这个特质就行了。革命胜利后,有人舍下了乡下的糟糠,有人坚持了自己的责任,实在也难以一概得说好和不好。你们相信宝玉爱情天长地久,至死不渝,我却不敢相信。
              在6楼,你说宝玉没说谎,这点见解和我不同,我是认定宝玉说谎的,凤姐是在帮宝玉圆谎。开始我也不理解,凤姐怎么会提到珍珠?但出于对科学的相信,我还是认定宝玉说谎。
              还是脂砚斋【甲戌侧批:不止阿凤圆谎,今作者亦为圆谎了,看此数句则知矣。】帮我解决了疑问。
              而我说的小疙瘩,当然也不是大事,也就是一句“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只是宝玉走时,黛玉撂下了一句:“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觉得宝玉不该急忙着去赴宴。

                


              7楼2007-12-03 18:27
              回复
                • 61.236.101.*
                不急着去赴宴,难道要让人家一桌子人等着他一个人,他回来不是第一个哄着


                8楼2007-12-03 18:33
                回复
                  2025-05-29 02:33:57
                  广告
                  8楼,在这点上,没必要纠缠了,我在原贴重点是在妓女云儿知怡红细事上,旨在说明宝玉有上青楼之事。
                  假如真正贴心的话,其实,宝玉是可以不去的,这时的宝玉大概还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黛玉这。
                  宝玉哄黛玉,那是没得说的,千古第一人


                  9楼2007-12-03 18:41
                  回复
                    哎,没办法,我是看书,你是引脂砚斋批语。不过有的人认为脂砚斋批语非常地“字字珠玑”,容不得怀疑,也不需要论证。偶也是没办法。

                    也就是一句“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只是宝玉走时,黛玉撂下了一句:“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觉得宝玉不该急忙着去赴宴。

                      此小儿女玩笑话,居然被看成疙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10楼2007-12-03 19:13
                    回复
                      • 61.236.101.*
                      高情说了,只是一个小小的疙瘩


                      11楼2007-12-03 19:16
                      回复
                        偶觉得那不是疙瘩。而且更不是因为说谎。高情要引用脂砚斋的观点我不拦着,但是如果高情要大家都相信,就请高情兄论证。不能脂砚斋说是撒谎就是撒谎。因为读者读的是红楼梦,脂砚斋不是最终的、可以说服一切人的权威


                        12楼2007-12-03 19:24
                        回复
                          看书,得出的是“可能只是因为薛蟠和宝玉熟,而她又是薛蟠的相好”的结论,对于可能是的结论能让自己满意吗?
                          这薛蟠为什么要对云儿说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的事呢?既然自己存了疑问,看到脂砚斋的批语,自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以前的思路是不把宝玉往坏处想。
                          脂砚斋的批语,既然能帮助我们理解红楼梦,我们又何必拒于门外。


                          13楼2007-12-03 19:27
                          回复
                            关于宝玉的药方,有点科学知识的人都会认为是假的。
                            有唬弄人的中医生,没有唬弄人的中医。中医还是将科学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14楼2007-12-03 19:31
                            回复
                              2025-05-29 02:27:57
                              广告
                              听了云儿的小曲,你会把她想象成什么人


                              16楼2007-12-03 2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