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来,泉州在中日韩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时,就将泉州列为重点城市之一。一道红线自泉州起蜿蜒前行,串起泉州、韩国釜山与日本大阪,勾勒成一个美丽的圆弧,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缩影。
而探寻历史的印记,我们还会发现,从《高丽史》记载宋代前往高丽国经商的以泉州商人为最多,到韩国专家认为他们发掘的新安古船来自泉州;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为日本长崎平户人,到日本尺八团体“竹精会”来泉州寻根后改名“泉州会”……大量的史料证明,一千多年来,泉州在中、日、韩文化经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料为证
泉州与东亚国家海交密切
今年4月,修缮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昭惠庙的施工队发现,古庙石板下竟有39枚完整可辨识的货币,其中还有4枚刻有“宽永通宝”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日本铜钱。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这足以说明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洋金融方面发挥的作用。
其实,早在公元9世纪前后,泉州与日本、韩国的贸易关系已非同寻常,泉州有大量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货物,丰富的贸易史料留存印证了泉州在东亚文化圈中长期以来的交流中心作用。在日本大宰府,保留有一份我国宋朝的官方证明文件——公凭,它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完备的宋代贸易凭证。
以贸易往来为基础带来的密集交流,也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民族大融合,而这都可以在泉州觅得踪迹。拥有全球2亿信众的“妈祖信仰”以泉州天后宫历史最久,规格最高,其中也不乏日韩信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日本长崎平户人,以郑成功为代表的古代泉州人身上所体现的尚武、忠诚的精神,正是泉州与东亚各国相似的海洋文化精髓的契合点。
交流延续
以“文”会友增进中日韩友谊
从历史延续到现在,泉州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还在持续向前。
十多年前,研究洞箫(日本称“尺八”)的日本泉州会还叫日本竹精会,他们听说泉州南音的乐器跟他们的很像,便来泉州寻根,因为觉得与泉州缘分很深,于是将社团改名为“泉州会”。如今,他们和泉州南音乐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经连续6次应邀到泉州进行演出交流。2010年,以郑成功为纽带,郑成功故乡泉州南安市与日本平户市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增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鼓励文化团体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统计显示,近年来,泉州先后组织了130个文化团组赴日本、韩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自1986年首次赴日本演出以来,已先后7次到韩国、21次到日本演出,并与“结城座”木偶剧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泉州市木偶剧团受到“老朋友”日本现代人形剧中心的邀请,还于昨日在日本参加“亚洲提线木偶戏剧节”演出。
“走出去”的同时也有“请进来”。近年来在泉举办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中国航海日等,我市相继邀请了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128个文化团体1994人次参与盛会。
早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时,就将泉州列为重点城市之一。一道红线自泉州起蜿蜒前行,串起泉州、韩国釜山与日本大阪,勾勒成一个美丽的圆弧,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缩影。
而探寻历史的印记,我们还会发现,从《高丽史》记载宋代前往高丽国经商的以泉州商人为最多,到韩国专家认为他们发掘的新安古船来自泉州;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为日本长崎平户人,到日本尺八团体“竹精会”来泉州寻根后改名“泉州会”……大量的史料证明,一千多年来,泉州在中、日、韩文化经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料为证
泉州与东亚国家海交密切
今年4月,修缮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昭惠庙的施工队发现,古庙石板下竟有39枚完整可辨识的货币,其中还有4枚刻有“宽永通宝”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日本铜钱。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这足以说明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洋金融方面发挥的作用。
其实,早在公元9世纪前后,泉州与日本、韩国的贸易关系已非同寻常,泉州有大量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货物,丰富的贸易史料留存印证了泉州在东亚文化圈中长期以来的交流中心作用。在日本大宰府,保留有一份我国宋朝的官方证明文件——公凭,它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完备的宋代贸易凭证。
以贸易往来为基础带来的密集交流,也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民族大融合,而这都可以在泉州觅得踪迹。拥有全球2亿信众的“妈祖信仰”以泉州天后宫历史最久,规格最高,其中也不乏日韩信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日本长崎平户人,以郑成功为代表的古代泉州人身上所体现的尚武、忠诚的精神,正是泉州与东亚各国相似的海洋文化精髓的契合点。
交流延续
以“文”会友增进中日韩友谊
从历史延续到现在,泉州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还在持续向前。
十多年前,研究洞箫(日本称“尺八”)的日本泉州会还叫日本竹精会,他们听说泉州南音的乐器跟他们的很像,便来泉州寻根,因为觉得与泉州缘分很深,于是将社团改名为“泉州会”。如今,他们和泉州南音乐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经连续6次应邀到泉州进行演出交流。2010年,以郑成功为纽带,郑成功故乡泉州南安市与日本平户市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增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鼓励文化团体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统计显示,近年来,泉州先后组织了130个文化团组赴日本、韩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自1986年首次赴日本演出以来,已先后7次到韩国、21次到日本演出,并与“结城座”木偶剧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泉州市木偶剧团受到“老朋友”日本现代人形剧中心的邀请,还于昨日在日本参加“亚洲提线木偶戏剧节”演出。
“走出去”的同时也有“请进来”。近年来在泉举办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中国航海日等,我市相继邀请了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128个文化团体1994人次参与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