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73,983贴子:13,063,708
  • 1回复贴,共1
沧海桑田的变迁作为土生土长的阜宁人,我由此倍加自豪和感慨万分。虽然我不能与其他阜宁同乡一道为新阜宁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我有一颗执着的心,为家乡祝福而喝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阜宁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阜宁在近十年的发展变迁中,不断追求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阜宁城乡道路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敢于面对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进取,终于走出了阜宁独有的特色发展道路。
当您亲临阜宁这块热土,您就会感觉到到处都散发出浓浓的和谐气氛,以及优美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条条马路宽又广,绿树成荫空气新!”也不能够表达您初踏对阜宁的第一印象。路,是新阜宁发展建设的开端。沿海大通道高速和盐徐高速,宁盐靖高速向南直达宁通高速和沪宁高速。204国道和省道215、309、310线贯通全境,为区域交通枢纽。全县县乡公路和邻县出口均为二级柏油路。曾经阜宁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这确实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阜宁在发展城乡道路黑色化的同时,也率先完成了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这不仅解决了农村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同时也提高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民自主创业的对外贸易。有了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咱们阜宁的老百姓经济收入也就有所提高,走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路通了,阜宁县委县政府又着手把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作为为民办事实事工程,让农村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交通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也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达到共同向前快速发展的步伐。
阜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她赋予了每一位阜宁儿女能够吃苦耐劳,致力追求幸福富裕生活,而不懈的精神。在如今的阜宁,农村和城市在随着经济的浪潮,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像农村道路设施建设这一事例,只不过是阜宁发展建设的一小部分。阜宁人杰地灵,随着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她会继续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1楼2014-03-17 21:38回复

    充满成长的坎坷

    构幻无数儿时的记忆

    几分眷恋和深情的感慨

    游子落叶归根的最大心愿
    青杨,位于阜宁县罗桥镇辖区的偏远村,那里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虽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迁,没有经济腾飞的发展,但是留给我的却是乡土气息的情。走过乡间的林荫小道,眺望远处的田野与村庄,敞开胸怀深呼吸家乡的味道,感觉回家的滋味真的别具风格,你会感叹: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
    青杨河,渔滨河等几条母亲河留给我的是太多的童年记忆,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渔夫赶着渔鹰(方言:吖子)大声吆喝,还有那卖海蚱的叫卖声。邻居大爷家的扳争(音)大鱼小鱼一箩筐,特别是在夏天的傍晚,萤火虫一点一点的在河边高低闪烁。盛夏的季节它就即成为我们大家的水上乐园,老老少少,嘻嘻哈哈,栽蒙蒙(音)、稍扬(音),有时候看到伙伴们结伴从桥上跳跃河中,虽然很危险,但是还是照跳不误。在这里我感觉由衷的自豪,还是我们水乡好,小桥流水人家,堪得上是人间福地。
    合兴桥可能给我们的记忆最深刻,因桥而得名的地方我们统称为合兴桥,其地理位置独特,几条马路交错相加形成交通要道,虽然不是小街,但那里集散着几家门店,行业俱全,比如有卖肉的、卖烧饼油条大饼的、卖熏烧的、卖农药化肥的、卖农机的、等等足以满足当地生活的需求,小时候记得有踏二轮车的、还有三轮卡、马自达(三轮车)的交通营运工具。麻八爷(音)的百货小商店是我们大家最常去的,买擦炮、小枪、泡泡糖、等等,他家的小店铺历史也是在当地最悠久的,无论老人小孩都喜欢叫他八爷。记得合兴桥经常有电影放映,几个人一起扛个板凳早早的就坐在最前面嗑着瓜子等待电影的开始。
    条河小学的建校也是年代悠久,父辈们都是从那里读书而来。据说几十年前的条河小学规模很大,其中包括初中部,估计那个年代的乡中心小学也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农村人读书不是城市人那样重视教育,我记得邻居家的姐妹兄弟们都是大约在十岁读的一年级。农村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正常姐妹也是比较多,有的没读几年书就辍学回家了,有的是为了给弟弟妹妹们创造条件,能让他们读好书。条河小学是人才辈出,那个年代要是哪位学生有好的成绩,那是相当的隆重,敲锣打鼓,鞭炮轰鸣。其实我很是欣赏缪先生(缪春阳)的教学水平,在他课堂下走出来的学生估计数不胜数,可惜那个年代的社会没能给他功名施救,一直保持代课身份,流落最后他告别了讲台,靠修自行车持家为生。
    家,永远都是无法改变的归属。家,她给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无论处于哪些年龄层次的我们,对家的依恋始终都是那样的充满激情,一成不变的还是家的温馨。


    2楼2014-03-17 2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