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5日漏签0天
魏县吧 关注:146,327贴子:4,966,53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魏县吧
>0< 加载中...

【【魏县治邑新考】】-魏县的过去”魏县的历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魏县位于漳卫下流,冲溢为患,迁徙靡恒。按县旧志记载:魏县故城有汉城、唐城、宋城、明城之说,其中,唐城旧县庙(今大名县北马头村东)、宋城洹水镇(今旧魏县村)、明城五姓店(今治)历来没什么争议,而汉城,既魏县第一个县城,因年代久远,史志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且多有歧义,再加上故城遗址湮没无存,故,存在歧见,难以定论。兹据史志文献记载,结合近期考古发现,重点考证一下魏县汉城之所在。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先说一下“汉城魏城说”。 “汉城魏城说”是建国以来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说法。“汉城魏城说”始于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卷九·白沟》曰:“魏县故城,应邵曰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与新河合,洹水枝流也”。 经查,魏城,又名未城,在大名城南十里处。按其所说方位,魏城当在其地。解放后,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加以认定并引用,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魏县乡土教材《魏县地理》及《魏县地名志》就沿用此说。史实不然,究其因,
一、“魏城说”不见于任何府县旧志记载,其本身就缺乏说服力。另外,《水经注》此处的原文多有脱漏之处,其中,魏县故城的“魏”字就是后来注家所增补。可疑之处甚多。其说法充其量也只是一家之言。
二、按《大名县地名志》的说法,魏城,应为未城,未城就是未建成之城,与魏县故城无关。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旧大名府城毁于漳卫水患,朝廷令都指挥吴成择地迁建。吴成最初选择在今魏城一带,曾对府城进行精心规划布局,今中魏城是十字大街所在,今吴魏城是北门,今双魏城是东门,今杨魏城村是南门,今李魏城村是西门。后来,因土质不好没有建成府城,只好重新选址在艾家口北(今大名县城)重建。因大名府城没有建成,故取村名为“未城”。
三、更主要的原因是:魏城当时是河南省南乐县的前身乐昌县地。据新版《南乐县志》载:“乐昌县建置于西汉,治所在仓陵北(今魏县边马一带),其境域大致范围是今南乐县中北部,大名县西南部、魏县东南部。位于大名西南部的旧治村原名南乐镇,时为乐昌县所辖,而魏城又在旧治村偏南,故,必然当属乐昌县所辖。按常理分析,魏县不可能在他县建立治所。


2025-07-25 22:0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魏城说“之所以误传至今,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后人把魏城县与魏县混为一谈。魏城县虽久以废置,但事关南乐、大名、魏县的历史沿革、区域变化。搞清弄明了魏城县的历史真相,就有望揭开长期困扰南乐、大名、魏县三县修志工作的史学谜团。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关魏城县的史料,现仅见于《隋书·地理志》。据《隋书·地理志》记载:“繁水,旧曰昌乐,前燕置昌乐郡,东魏废郡,后周又置。旧有魏城县,后齐废。”经查:南乐县正是由乐昌、昌乐、繁水沿革而来。由此可见,魏城县位于原南乐县境,与南乐县有历史渊源关系。再从地名上来分析,魏城县治所应在今魏城村一带。史实上,魏城村正是由此而得名。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魏城县在何时建置呢?据南乐、魏县两县旧志记载:乐昌县在东汉光武年间废入魏县、元城、东武阳。这里所说的“魏县”应为魏城县。因为当时魏县境域在今魏县中北部、大名县西北部、广平县中南部。魏县与乐昌县中间隔着元城县,基本上与乐昌县不搭界。故,乐昌县只能就近并入魏城县,而不是原先误称的“魏县”。另外,再考虑到乐昌县建置于西汉初,莽新时期魏城县改称魏城亭,魏城县应建置于西汉后半期,是由乐昌县西北部分置而来。历史上,魏城县又与昌乐县有过数次分合变化。据清光绪本《南乐县志》记载:西晋于乐昌故地复置昌乐县。北魏初,昌乐县又废入魏县(这里应为魏城县);北魏中期,复析魏县(这里应为魏城县)置昌乐县。北齐天宝七年(556年),魏县(这里应为魏城县)省入昌乐县。繁水县是在隋开皇三年(583年)分置昌乐县西北部置县,因《隋书·地理志》“繁水”条下提到魏城县,故繁水县也可以说是由魏城县沿革而来,其境域当在魏城县故地。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魏城县历史上原属于南乐县域,后来又是怎样划归大名县管治呢?再据新版《魏县志》记载:“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
因南乐县城已奉诏为避黄河水患东迁今址,致使魏城一带远离县城,又为大河所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故而划归魏县。解放后,大名、魏县两县进行了区域调整,魏城之地划归了
大名县。正是由于魏城一带也曾长期为魏县行政管辖过,故也造成了魏城县与魏县的历史错乱。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另外,《魏县治邑志》称魏县故城:“为汉以来,所谓县旧治,在于村渡西,5里者是也。今名旧县店,亦曰魏店。”经查:魏店,又名未店,位于今大名县南端,与南乐县相邻。与魏城同样道理,魏店当时应为乐昌县所辖,魏县不可能在他县建立治所。再者,按常理,于村渡西五里应为于村,而不是魏店。另外,旧县店是元明时期对魏县故城的称呼。该文作者望“魏”店之名生义,疏于详察,致使魏店被误认为魏县故城。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城既不在魏城,也不在魏店,而是在于村。也就是说“汉城于村说”才是正确的说法。“于村说”虽然多数旧志中没有明言,但仍有记载可循。《大清一统志》是全国性统志,《河北通志稿》是在《畿辅通志》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省性通志,其权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清一统志》引旧志云:“故城(指汉城)在今县东30里,俗名旧县村。”《河北通志稿·地理志》亦曰:“汉城在大名城北20里。”由此而言,汉城的方位应在魏县东、大名城北。再据明正德本《大名府志》记载:“故魏县城有两处,一在于村渡西,今俗呼旧县店,一曰洹水镇。”清雍正本《魏县志》亦言:“汉县旧治,在于村渡西五里,今名旧县庙。”由此可见,汉城应在于村渡西五里。这里的“渡”就是临河渡口。正象上文所言,于村渡西五里的村庄应是于村。最后,民国本《大名县志》虽然在三区沿革中没有说明汉城所在地,但在《乾隆间并县部议》中,却讲得很明确。该文云:“魏县县治初在于村,后因漳水为害,迁于洹水镇,复改迁今治,皆不免水患。”


2025-07-25 22:0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于村说”还有近期考古发现相佐证。在不久前的调查走
访中,北马头村民告知,以前在魏县故城遗址上打井的时候,多次出现新井恰好打在旧井之上,出现井摞井的现象。井摞井现象反映了魏县当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繁荣景象。另外,前年在此地修建大广高速公路时曾发掘不少残瓦断片。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下面我再来说一说魏县汉城与唐城的关系。
汉城与唐城实为一地。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魏县,汉旧县,在今县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移于今所。”《河北通志稿·地理志》亦云:“唐天宝三年,(魏县)移治汉城北,今大名城北25里。”按照史学常规,异地移治迁城,一般都言里数,既然以上记载不详里数,只说“汉旧县,在今县南”、“(唐) 移治汉城北”,那么肯定相距不远,是依郭而郭而成。
另外,再据民国本《大名县志·艺文志·庙界三县》记载:大名城西北二十里,曰“旧县庙”,居大、元、魏三县界上,康熙间重修,邑人窦遴奇为之记,略云:旧县,旧魏县也。考魏县,建自汉,属魏郡,后入昌乐县,又析漳阴县,属大名,其来久矣。兹称旧县,因县环于水。昔也城郭,今也榛莽矣。县有庙,祀东岳大帝。”其残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存。故,旧志言魏县故城往往把于村和旧县庙并成一地。如,民国本《大名县志·艺文志·旧治凡三》曰:魏县故城,一在旧县庙,二在洹水镇,三在五姓店。由上可知,于村、旧魏县、旧县村、旧县店、旧县庙同指一地,只是历史时期不同称呼不同而己。魏县西汉建置时治所名于村;北宋县治南迁洹水后,故城被称为“旧魏县”;元明时期故城之地成为元(元城)、大(大名)、魏(魏县)交界之域,称为“旧县店”或“旧县村”;清朝时改称“旧县庙”;现在,旧县庙已无住户,又被当地人称为“救驾庙”。


  • MLer
  • 崭露头角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单机好快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魏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