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公司吧 关注:307贴子:2,223
  • 0回复贴,共1

大庆正能量引安徽兄弟喝彩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周的等待,或许没有看到报道,或许不愿以这种方式抛头露面,或许有着更多大家想象不到的顾虑……记者手中的热线电话,终没有盼来两位好心人的回应。
这对于记者来说,没有等到一个圆满的结局,没能将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是一种遗憾;对于急盼好心人出现的张惠杰大妈来说,没能亲口向恩人说声感谢,同样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
那天,那事
在大庆网3月5日报道中曾提到,1月17日上午8点左右,张惠杰大妈在让胡路阳光佳苑北门外的公路旁等车回家。因为公路上车来车往,张大妈准备越过堆满厚雪的隔离花池子时,意外摔倒在地。
就是个年轻小伙子,摔这么一下也够呛,更何况是一位65岁的老人呢。正当张惠杰被摔得浑身生疼、头晕目眩之时,从不同方向赶过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过来一边问摔的情况,一边帮着张大妈活动手脚,并慢慢将她搀起,嘱咐她,年岁大了,一定要去医院看看,这才乘车离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手腕打着夹板的张大妈,每每向儿女、朋友、邻居、医生提到自己摔倒被扶的事,都会引来惊奇的目光,都在问她同样的问题:“真有人敢把你扶起来,不怕你讹人?这样的人,你可得感谢感谢人家。你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呀,现在干这事的人可少了!”
一个人说没在意,可说的人多了,让张大妈不由得心生内疚之感。觉得那天两位好心人扶起她,自己连句谢谢都没说,甚至没有看清好心人的长相,有些失礼。她决定通过新闻媒体,找一下这两位不怕沾包的热心人,用她的话说:“对他们俩说声谢谢,也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支持。有这样的人做榜样,大庆的老人摔倒,就不愁没人扶了。”
无踪,无影
这一周的时间,张大妈等信儿等得急切,记者也忙得四处奔波。
为了找到扶起张大妈的两位好心人,记者在张大妈那天等车的同一时间,以公交车站为圆点,遍访了周边所有可能目击当天情况的商户,并拿着张大妈的照片,让公交车站的乘客辨认,但都一无所获。记者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道路、小区以及周边单位的监控录像上。
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心中一喜,因为张大妈摔倒处的正上方,有一个摄像头,如果能从这个摄像头里寻找出些当天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也许会找到好心人的下落。
那么,这个摄像头的归属单位是哪一家呢?经过记者反复寻问求证,得知这一摄像头属于龙岗公安分局。
记者说明来意,民警对这一热心的“寻人”活动,那是非常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这件事时间过长,警方的摄像资料只保存一个月,就自动删除了,这使得刚刚燃起的希望又变得十分渺茫。
正当记者一筹莫展之时,民警提醒记者,可以去公交车站附近或对面的一些单位看看,了解一下他们的资料留取时间是不是会长一些。
这样,记者又回到事发的公交车站,发现车站正对面的大庆油田地方税务局的外墙上设有监控。听说记者要帮助张惠杰老人寻找好心人,对方很是热情。但他们这样告诉记者,单位门口确实安有摄像头,但辐射的距离根本拍不到老人当时摔倒的地方,就此,一线希望又成了泡影。
有情,有爱
虽然热线电话没有等来好心人的回应,却引来了许多读者对这一事件的高度认同。
家住让胡路区龙岗小区的常先生说:“看了这篇稿子,心里有种暖洋洋的感觉,觉得大庆人都是热心肠,有难相帮,有急相救,成了我们这座城市一种独有的品格。”
“我就亲身赶上这样一件事。我妈有心脏病,年前和我爸出去遛弯,结果刚走出家门没多远,就犯病了。当时,可把我爸急坏了。一些过路的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赶过来,有帮忙打120的,有帮助急救的,有联系我们亲属的。这些素不相识的路人,就像结识许久的朋友,不图名利,不图回报。看到救护车来了,大家帮着往上抬。车走了,大家都转身默默离去,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特别感人。”
“大家都说正能量,它是会‘传染’的。在当今社会上议论见到老人摔倒扶不扶时,说句实在话,我也挺困惑。但通过这次亲身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的亲人路遇风险,这么多人出手相助,那么我自己遇到了同样的事,能袖手旁观吗?所以,以后我要是遇到老人摔倒了,肯定上前去扶,不管沾不沾包,因为有这么多的城市榜样,我们也不能在这样的事情上给大庆、给自己丢脸。”
一位远在安徽的中年朋友王占肖,从大庆网上读到这篇报道,心情难以平静,以至于半夜11点打来电话,一吐为快。
“我没有去过大庆,对大庆的了解只限于王铁人、出石油这两点。但今天,当我读到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对大庆人肃然起敬,禁不住为大庆这样一座充满热情、温情、人情的城市喝彩。”
“人是群居性动物,没有人能够离开社会而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关怀,需要相互依偎、相互扶持、相互取暖,大家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享受幸福。相反,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彼此冷漠,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去关心别人,也拒绝别人的帮助,离这个群体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我们同样生活在城市之中,看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在于楼有多高,不在于街道有多么干净,而是在于一种人性化的关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颗友善之心,有一种助人为乐之念,有一份挥之不去的责任。大庆就是这样一座有人情味、充满正能量的城市。我觉得40年前,全国“工业学大庆”,是因为大庆是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那么今天全国依然要学大庆,让大庆精神文明的星星之火,燎原于中国的各个角落,让那些纠结于‘扶不扶’的人们无地自容,让‘扶一把’成为全民的一种‘时尚’,发扬光大。”


1楼2014-03-17 08: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