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饮中豪杰
听完差官的陈述,诸葛亮来回踱了几步。
“这么说,魏老六又灌你们酒了?”
“可不是吗,求丞相给我换个差使,再这样下去,我这把老骨头恐怕要见先帝了”
“好了好了,此事我知道了。”诸葛亮摆了摆手。
“这么说丞相应允给我更换差使?”
“噢,不是。他不是正在来成都的路上么?你这就回去告诉他,丞相府设宴,我请他喝酒,不见不散。
“哦.........好吧丞相,我这就回去了。”
年老的差官躬身一揖,然后就回去复命了。
魏延,字文长,是蜀国除了“五虎上将”之外最著名的将领,人称“魏老六”。魏老六功勋卓著,军中威望甚高,
然而其人嗜酒如命,常召集将校军中聚饮。在魏将军这里,喝酒就是命令,就是任务。数盏过后,总有些人酒浅量薄,表示自己再也喝不下去了,将军大怒:“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接着喝!”“不喝?来人,给我灌。”每每使人强行灌酒,诸将校叫苦不迭。数巡过后,唯将军卓然,而诸将大多烂醉如泥,告饶声不绝于耳,“喝多了......”、“喝高了......”、“喝涝了..........”
这样的传闻不断传入诸葛亮的耳朵。趁着魏延将军回成都述职的功夫,诸葛亮向这位喜好喝酒的将领发出挑战。
“丞相请我喝酒?”魏延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兴的直搓手,“不过,他酒量行么?”
“行么?当初云长二将军都被他喝趴下了。”一个军士回答道。
“此话当真?”魏将军问。
“那还有假?”那军士绘声绘色的描述到,“当初,先帝请丞相出山,独二将军不服。丞相设宴请二将军共饮,结果喝到最后丞相没什么大事,二将军却被喝到案几底下去了。自那以后,二将军事事听丞相的。只可惜,先主和二将军这些人都已经故去了。”
“噢.......看来丞相还有点酒量,不过和我比还.......哈哈哈哈” 魏延笑着摇了摇头,脑海里闪现出诸葛丞相大醉酩酊的景象。
“素将军善饮,亮自备薄酒几杯,以资雅兴。”诸葛亮气度从容。
“丞相,我不会拽文,你请的酒我不能不喝。”魏延将军十分高兴,“不过,即使您是丞相,我是您手下的将军,在酒桌上也得讲究个公道吧?”
“好!”诸葛亮一笑,“每人一坛,各喝各的,不够再添。那边十几坛陈酿,足够我们喝的。”
“多谢丞相!”魏将军抱起酒坛,“来,丞相,我给您添酒!”
“说好了各喝各的!”诸葛亮抱起自己的酒坛。
“哈哈哈哈哈哈”二人相视大笑。
诸葛亮与魏延二人边饮边谈。“汉中乃本国屏障,今固若金汤,强敌披靡,实赖将军之力。”诸葛亮举起酒盏。“丞相谬赞!”魏将军兴奋的饮下一盏酒。将军豪饮,每次都是一饮而尽,然后把酒盏重重的放下。诸葛丞相则不徐不急,细斟慢饮,每次喝完,都是把酒盏轻轻的放下。觥斛交错之间,饮酒已经过数巡。“丞相,咱老魏已经喝干了这坛。”魏将将军将酒坛倒置,果然没有一滴酒了。“哦,这么快?”诸葛亮也将酒坛倒置,“很不巧,我的也没了。”不能吧,刚打开酒坛的时候都是满满的一坛酒,莫非......魏将军充满狐疑着拿过丞相的酒坛,放在鼻子前嗅了嗅,果然是酒。诸葛亮不置可否的笑了一下:“来人,与我和魏将军每人再添一坛酒。”将军也是自失的一笑。
军士搬了两坛酒,添了些佐酒小菜,二人各自一坛酒,相对把盏。魏将军依然是一饮而下,只不过喝的没有那么快了。诸葛亮依旧是细斟慢饮,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酒酣耳热,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第二坛酒也被慢慢喝光,魏将军已经是醉眼迷离,诸葛丞相也有些吐字不清了。
“来.....来人,再来一坛!”诸葛亮比划着。
“丞相,我........”魏将军栽在一边,竭力想坐直身子,可是起不来了。
“噢,......你,你起不来了?哈哈哈”诸葛亮立刻来了精神,他满满的斟了一盏酒,神采飞扬。
“魏老六,你起来!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你给我起来,继续喝。”
"丞,丞相,我、我、我......我那个,我听你的。"
“当真?当真听我的?”
“呃,当真听你的......你说啥,咱老魏听啥。”
“这是你说的,你听着,不许给将校们灌酒,自己也不准多喝”
“行,丞相,我听你的,听你的......”魏将军倚斜在案几边,勉强听着,蓦地身子一歪,匍倒在案几底下,任人再怎么呼唤,依然是醉的不省人事。
汉中军营,点点灯火。
几个将校走出军帐,“真奇怪,今天魏将军居然没灌酒。” “他喝酒喝输给了丞相,丞相不让他灌我们酒了。嘿嘿,你不知道吧,魏将军居然被丞相喝到案几底下爬不起来。” “真的?天呐,我们的丞相可真是太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