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春吧 关注:1,446贴子:5,843
  • 22回复贴,共1

如水,如茶(衍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又一春,虐得我睡不着的又一春!


IP属地:湖北1楼2014-03-11 23:13回复
      衍之,衍之,这个名字念起来云淡风轻,又云滞风停。
      旁人眼中的衍之佛缘深厚,性情清浅。观其一生,无非一场悲喜,秋凉不及冬肃,散了便淡了,叹过就忘掉。毕竟故事里的爱与恨,无论单恋两好,无论明里暗里,都要蓬勃轰烈才刻骨。比不上柴容对苏行止的沥血滴髓,马晓东与符卿书的阴阳永志,也该像裴其宣想做就做,恨便恨了,爱便爱了。如此人生,才似饮醇酒,酣畅淋漓醉一场,魂梦悠扬醒一场,好不痛快。
      衍之看起来是不能的,表性清浅,便怜意也薄。而我心中,淡极始知花艳,清透才觉茶香。
    一.白水浅青,情已成伤
      柴容在时,衍之温软清淡似白水,冷暖无人知。
      柴容说衍之如茶,真正如茶的却是行止。生小惯见橘子有毒,风月无情,一个徒自清高的少年能有多大吸引力?说的悦耳是澄澈冲淡,说的直白便是纤毫毕现,寡淡无趣。柴容只爱行止,十足地道又碧青入骨的行止。衍之不过是半片银钩也无的白水,清是十足的清了,却少了曳于俗尘的烟青袅袅,更不会有那寤寐辗转的苦后回甘。然行止不可得,只好谋衍之为线,迂回绵延,徐徐图之。就如无茶时饮水,聊以寄情。衍之清淡,便找来十几位,以放纵狂荡来缓减附骨相思。
      那时衍之对柴容和行止,应该是恨的。白水少年一向清高,无端惹上贪嗔爱欲,堕入尘俗,委身人下,以衍之的自尊,必定恨极了。然而他恨,却不能奈何柴容,也不可能奈何苏二,只得伤害自己。
      这是他在柴容面前唯一激烈的时候。 以柴容之荒淫,他以为怀璧其罪,就要毁了皮相;以行止之贪婪,他以为典质其身,就要坏了性命。很快他明白了,柴容心尖上的,不是自己这个苏公子。接着他了悟到,柴容对苏行止,绝非是普通的求而不得。柴容讨要他,救治他,并不是为了他。
      初时不懂人间情爱,只厌憎浓情恶欲陷人泥淖。到时日渐深,旁观了苏行止的本性毕露狼狈途穷,旁观了柴容雨夜挖坟见尸骨,旁观了床头骨灰生死同衾,便把那股厌憎化得平和,化作同情甚至羡慕和渴望。必定也曾嗟叹情是何物,而柴容刻骨的深情,不关他半分。
      到最后,衍之未必爱了柴容,但一定不恨他,甚至同情、喜欢他。从被骗入泰王府到柴容死去,他看见的都是这个人对行止的痴狂,逾越所有。因而柴容死后,马晓东还魂,他始终平静淡定,偶尔流露体贴关怀,也不回避柴容和苏行止的话题,不见怨憎。猜想柴容为行止椎心泣血之际,他也曾陪伴安抚,如同历患难的家人。
      衍之未必恨行止,但一定不想再见他。他被放在柴容身边,看得见柴容的爱和痛,看不见行止。他被这血亲的哥哥沽卖,却忍辱吞声也要保下的,又被这人一时恣肆,赔了个一世精光。苏行止想行便行,想止便止,折辱了弟弟,败倒了苏家,折磨了柴容,葬送了性命。妄想家大势大还心性坚明,这绝情却不能忘情的哥哥,这样首鼠两端,这么失败,让他们谁都没有幸福。
      没有一个少年生来便是老僧。这场两败俱伤的情事,成就了真正通透的衍之。从柴容那里,他认识了爱情,从苏二那里,他学会的是克制。他们的故事让他明了,痴情太重和贪心太甚,都永不超生。
      他还没有彻底爱过,就学会了不把一颗心系在人身。
    二.银钩沉碧,流年梦影
      晓东来时,衍之清雅温润如银钩,有人尝,便知冷暖。
      马晓东带了柴容的躯壳和部分记忆,而衍之,影子,是苏行止的影子。
      马晓东主动拥抱他,亲吻他,爱护他,衍之叮咛轻柔,眼神淡定,蜻蜓点水的提示,温顺无言的放任,似乎在履行柴容和苏行止本该有的幸福。
      他们分别是变得温和柔软了的苏行止和柴容。
      如果我们去掉其宣和符卿书,那么这个又一春再完满不过。
      又一春,蝴蝶梦影,似来故人,清浅温馨,弥补柴容和苏行止一个爱的春天。
      假设终是假设,作者何其残忍。
      这时的衍之,已是添了水的行止,白水化开了银钩。悟了人情事,他待人温厚,但并不投入全部,他已经懂得如何自处,在情与事间流转自如。
      马晓东借了柴容躯壳,其实也是另一个柴容,宽容,悲悯,不再偏执于自我幸福感的柴容。
    所以衍之爱上了他。
      柴容和苏行止的爱情望而生畏,却不足让旁观者心死,爱里面的痛,少了一分便痛不透彻。即便衍之也是大半个参与者,到底不是他们本人。他仍然憧憬爱情,不是那样呼天抢地生死以之的,太浓烈,也太易逝,是这样清浅温和细水长流的,朝夕相对,似不关情,情在心。
      苏衍之洞谙爱情的哲学,他知道要幸福,就必须把浓烈的爱意化成生活的点点滴滴,像把银钩浸入白水中,看它徐徐衍之,衍生出一整杯的绿意清清。
      然而,衍之不是行止,马晓东也不是柴容。他们差一把可以让他们相爱的火。
      衍之没其宣的随性,没有符卿书的明朗。明明萌发了爱意,却敛起了自己。他为马晓东筹划,鞍前马后想其所想,道其所苦。他会轻轻提醒他其宣的好,默默陪他思念战死的符卿书。直到弥留,他也没说一句自己。这或许不是纯然的爱情,却决然不是没有爱情。
    马晓东明白衍之的爱,领受这种爱,但无法回报,只回以怜惜。
    每个少年都不甘于平淡,都有一个策马奔腾共享繁华的梦想。马晓东的灵魂还年轻,还是活蹦乱跳的现代人。他生性热烈,向往生死倾绝的爱情。
      也许是因为前世平凡的马晓东只能拥有一个庸俗的燕妮,这一世,他更渴望爱的精彩轰烈,渴望惊天动地。还魂这回事,可以选择,为什么不?
      于是与符卿书的相遇、相识、相知,不经意间便成了永志不忘的浪漫。
      而后者,纯粹又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表白了爱,也不入他的家宅,只比邻而居,像诗人笔下的木棉和橡树,生死相许却不痴缠。该上战场便上战场,奈何桥上十年守候笃定不疑,行事磊落又深情如斯,正是马晓东心中的伟丈夫,叫他怎么不爱。
      他的灵魂有一部分和柴容重合了,那就是对所爱之人生死不渝的偏执。
      所以他怜惜衍之和其宣,用自己的热度去温暖他们,而不能爱他们。
      可华英雄说,你该只待苏大哥一个人好的。
      这话照应前世的柴容对苏行止,印证今生的苏衍之对马晓东。
      衍之,衍之,决意不付全心,终究给了一生。
      如果我们作个化学实验,把其中的爱意提纯,与卿书比较。或许只多不少。
      不过是一个浓缩着,一个匀开了的差别罢了。
      行止狠绝,柴容纵情,其宣随性,卿书磊落,晓东热烈。
      独一个苏衍之,收心敛情,旁观两场烈火焚灰,守着香冷慢慢回温。
      从白水到银钩,衍之始于清纯透澈,终于韵味无穷,如水,如茶,端端一个妙人。
      只没人爱他。
      以上就是我独爱衍之辗转到三点还睡不着的原因


    IP属地:湖北3楼2014-03-11 23:20
    回复
      2025-07-13 21:11:12
      广告
        起了疑虑,有点混乱了。不过还是先把衍之爱柴容说完。
      柴容身死,晓东还魂。第一个见到衍之,衍之自称:苏行止。后文说科长已经给一众人等打过招呼了,马晓东认为用意是试探,固然不无道理,但只为试探,自称若水也能试出。衍之藏了心思,当自己是行止一回,或许这躯壳还有前世的意识,会像柴容一般的深情。很遗憾,新躯壳里住的是一个貌似没心没肺的未来人。
        其实衍之的想法不无道理,柴容魂已逝,意识仍残存。总觉得马晓东对衍之的心思,不是出于自己的,而是受到一种不属于他的内在意识驱使。对内外兼美的苏公子肃然起敬,没了苏公子在古代混不下去,是真实的属于马晓东的想法,但最初不由自主的关怀和保护,却是柴容残存的意识作怪。柴容不爱衍之,但出于行止的羁绊,再加上素来风流有情调,喜欢美人,欣赏衍之的冲淡平和,必然待衍之不薄。不是爱,也有柔情。
        是以衍之固然明白马晓东不是柴容,固然懂得马晓东对自己的尊重、怜惜不同于柴容,固然有天地之大无去处的依恋和且混过这一世的无所谓,却不能不说,这副躯壳也是他不为僧不归家不离弃的执念。他说,留下来是为了等马晓东去了,把柴容的躯壳烧掉跟苏行止一起埋了。终究到底,他想成全柴容与行止,让他们生不同衾死能同穴。
        他自然不爱行止,如此苦守着躯壳到死,只能是为了柴容。
        马晓东爱着符卿书,却能以洒脱的表象坦然自若地左拥右抱,给衍之和其宣关心与爱护,这是柴容欠下的债,由他偿还了半生。衍之轻轻地说:“我原以为你要同柴容一样,到底你还不是柴容。”话里除了得蒙不弃的感激,还有些许的憾恨。
        如果柴容也像马晓东,心里爱着另一个人,唯一的爱人不在了,也能带着思念活下去,真心善待身边人,怜惜自己和其宣,相伴朝夕相守至死,那么这一生未尝不圆满,不欢喜。
        我想,衍之爱柴容本人,但不爱他的生活心性,衍之爱马晓东的心态,却不爱他本人。
        这个壳子,结合了柴容的身体和马晓东的性格,就算灵魂里没有真爱,于衍之而言,也足以慰藉移情。
        有这样的好事,你爱的人正好也爱你,你和爱人躯体与灵魂永远不离分。
        但这种幸运落不到这篇文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拥有可以拥有的,就够了。
        最后说说我的疑虑。
        百思不得其解,衍之为什么突然从反抗转为温顺?为什么会突然正经八百地为柴容管理王府?
        还有那个汪探花,应该是行事作风像行止,所以衍之才帮他脱身。可下软筋散这种事,不是衍之做得出来的。下药迷倒小王爷,那可是犯弥天大罪的事,普天之下哪里躲得过?汪探花不甘受辱就算了,衍之会那么不聪明吗?比较稳妥的是另想一个两全之策,让汪探花得以光明正大地逃出魔掌吧?
      这里冷清,但我相信会有爱衍之的人来替我解惑,等待中。


      IP属地:湖北5楼2014-03-13 19:54
      回复
        一字不落,看的出楼主对衍之心疼到骨子里了,他是所有人里经历的最多的,到了最后心境最平静的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3-14 00:13
        收起回复
          楼主的分析解了我很多疑惑。
          唯一不同意的是,因为马小东带了柴容的记忆的所以所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22 23:00
          收起回复
            大风的文真的是看完了 还会一遍又一遍的细细品味 讲真 到现在我也没能理清楚 谁爱谁的问题 时常半夜想很久 也想不通 到最后只能烦躁的开骂 我也最喜欢衍之 每次想到柴荣那句衍之如茶 都想甩个杯子在他脸上 骂一句如你大爷的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07 02: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