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低点的选将思路
大家都知道,低点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行动顺序上,要么四连,要么让先一波。让先一波的打法后面再展开讨论,这里主要说下冷四连的选将策略。
我们都知道,低点如果不让先,坚持打四联,那么低点主将行动过后,就轮到高点双边行动了,我们称为暖二连。高点二连至少会过8张牌,如果遇上摸牌系,或者有虞姬,貂蝉,关羽等回合外支援,或者有刘邦,瞎子这种过牌量很大的武将,会对低点双边的手牌,血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冷四连无法顺利展开。如果出牢,限制了某个武将的行动,影响就更大了。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低点的主将应该是一个能够保护边锋的武将(如西施、扁鹊、赵匡胤、时迁等),边锋的选择则应该具备很强的输出能力,以保证四联的火力打击。
除三盾猥琐流打法外,如果低点边锋的选将的选择趋于保守,那么低点具有优势的四连将很难发挥作用。高点由于具备选将方面的优势,会在低点四连过后把局势逐渐扭转。但是,英雄杀的选将机制与三国杀有所不同,低点通常会在2,3号位拆掉一些强力武将,没有办法让低点主将选到一个正统的保护主。于是,许多玩家或许有四连边锋主攻击的意识,但是由于缺乏主将的保护以及人品因素导致边锋被秒,从而对诸葛亮、陈圆圆等脆皮武将做边锋有所顾及。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点的选将思路还是应该向保护型主将+攻击型边锋的方向靠拢,充分利用好行动顺序的优势,争取在四联之内把战局掌控在自己手里。如诸葛-刘邦的组合,让刘邦当主将、诸葛亮做边锋,这样可以利用刘邦过牌量大的优势,找药找牢,对边锋形成一定保护,又可以发挥出边位诸葛潜在的威力;刘伯温-陈圆圆的组合,让刘伯温做主将、陈圆圆做边锋,道理同诸葛-刘邦。选将原理,一通百通,把刘邦、刘伯温换成西施、时迁、主任、扁鹊;把诸葛亮、陈圆圆换成荆轲、韩信,场上的局势虽因武将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选将的原理却殊途同归。
6. 对位
对位是竞技场很特色的一个元素,休闲场没有对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反正你左右两边,都是敌人。但是竞技场,两军对垒,边锋在前,主将在后,对位的不同,会对战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位是门学问,新手很多时候会忽略。比如你要集火,最好把小任摆在对面三血边锋的斜对面,这样本方另外一个武将也可以参与集火。又比如,对方上妖精,我就上光头对位,你敢劈么?或者有时候,对面诸葛,没有盾将的时候,我们可考虑瞎子,时迁和他对位,一个他探不到,一个不怕探。说到底,对位的本质,就是攻防的博弈。
7. 让先一波
让先,是低点很常见的一种打法,特别是在白虎里面更是普遍。对于经常在老区玩的玩家来说,可能不太适应。其实让先也好,冷四连也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取得优势。
1.前提
在我看来,一般有三种情况会选择让先:一是己方可能通过二连,或者配合回合外支援主,速推对方至少一个边锋以达到人数上的优势;二是己方有大拆迁能严重破坏对面手牌。三是。观察到双边锋的手牌非常好,会对高点双边的手牌,血量造成很大影响,最好有牢,且主将能扩大战果,此时也可以选这让先。这里主要介绍第一种打法,也是最为常见的。
2.策略
首先来说下让先打法的边锋选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多次输出的能力。廉颇/褒姒这样的暴力二连自然是首选;退而求其次,任桓之/杨延昭/张飞/荆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YY和韩信虽然也是DPS,但都存在一些问题。陈圆圆的问题在于火力可能会分散,不容易造成集火;韩信的问题在于可能给对面送牌,并且有被猜中的几率。此外,诸葛亮和刘邦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也有一定的爆发几率,却非常依赖人品。这四个武将虽然也可用于让先,但不如上述菜刀系稳定。
再说一下二连三动,一般来说,让先的时候最好能够选到一个有回合外支援能力的主将。有这些主将进行配合,就相当于一轮有三个武将在行动,秒人的几率大增。这种性质的武将有虞姬、貂蝉、关羽、李煜和李师师等。抛开虞姬和貂蝉不谈,其它三个能够搭配的武将有所不同,只有搭配正确的时候才能产生好的化学反应。关羽主要与菜刀武将配合,如任桓之-关羽-x;李煜一般与李白或者商鞅配合,如任桓之-李煜-李白;李师师则一般与张飞或者菜刀配合,如张飞/任桓之/杨延昭-李师师-韩信。
3.让先一波的拓展
最后说一下这种一波打法在高点的运用。这种打法主要应用于低点,但并不是说只有低点才能用。低点掌握着行动主导权,可以根据手牌情况进行安排行动顺寻;但是高点在某些局势下也可以逼迫低点让先,假如低点不让,就可能被秒边。比如,高点张飞-虞姬-张飞,你低点让还是不让?不让的话,张飞-杨延昭二联大概率秒边,甚至一波带走主将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能不能秒掉对面,除了选将本身的因素外,也带有运气成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执行好战术,而不是过于计较一两局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