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叔吧 关注:120贴子:8,405

回复:推理小说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梨花的葬礼
  @玥神海
  连城风志向的短篇,本格性质的爱情故事。
  因为本格性质还是挺突出的,有些像刚《变调二人羽织》时那刚出道的连城。不过文笔还是嫩了点,同时受制于简易的情节。剧情张力因为其文结构的关系,没能很好表现出来。
2.海鳗庄奇谈
  香山滋
  1948年,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短篇。
  带有很强科幻性质的本格推理,重在诡计。在那么早的年代,这种水准确实可以。完成度很高,后半段特别长篇幅的罪犯讲解自己的诡计,这一点还是日本战前犯罪小说的模式。那诡计特殊性总让我提不起劲。
3星半
3.虛像淫樂
  山田风太郎
  1949年,第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短篇。
  一个人妻水银中毒而被送进医院,且满身鞭痕,她的丈夫也死在家中。
  本格模式下的变格风作品,重在因果动机,和变态心理。本格方面就算了吧,就只是一个框子罢了,喜欢乱步的可以看看。
3星
4.脸
  松本清张
  1957年,第10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短篇集标题作。
  日记体犯罪小说,顶替身份的内容。完全不喜欢。
2星半
5.妄想银行
  星新一
  1968年,第2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作,超短篇集。
  15个超短篇,短到猝不及防。
  从讽刺性质的第一篇人造美人,到最后一篇旅游纪念品,我觉得能留下点印象的都算还行的了。比较喜欢13.《理想的推销术》。
  话说新星一的超短篇原来也不全是科幻性质,给我印象是质量还真不如如今的微博段子手。
3星
6.视线
石泽英太郎
1977年,第30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部门获奖作。
很精准的表达了视线这个主题,在罪犯或探案中的重要性。
极其微小的细节,挖掘出了有意无意的恶意。
4星


IP属地:浙江498楼2016-05-11 23:36
回复
    皇帝的鼻烟壶
      约翰·狄克森·卡尔
    争执中,她偶然发觉对面二楼的房间内,正有一只戴着手套的手。
      某个人离去了,而准新郎的父亲被杀了。
      现场留有原拿破仑鼻烟壶的碎片。
      1942年非系列作。
      确实与以往的卡尔风格完全不同,没有了诡秘的气氛和城堡,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场景。比较喜欢的是顺通的剧情和文字,舒服到不像卡尔。推理上重在一个误导,这一点的构思确实不错,但我总觉得还是过于平了。后面的推理也可以,只是仍然在那一个点上。
    3星半
    下一本:白昼的死角


    IP属地:浙江500楼2016-05-14 21:38
    回复
      死亡幻术的门徒(TXT)
        森博嗣
        S&M系列第6作。
        魔术师有里匠幻在表演中死亡,尸体在葬礼中消失,由此揭开的魔术相关的不可能犯罪案件序幕。
        魔术与不可能犯罪,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亲密,其实也就是一体,欺骗性的奇妙手法,只是目的不同。公平性确实在此书中有点弱,更多的是欣赏与远观。谜底和凶手这些,非常好猜,逆转也完全在预料之内。
        优点在于不可能犯罪的场景宏大。另外,剧情确实好看,已经分散了我对推理与案件的关注度。话说,萌绘的设定本身掩盖了森博嗣的很多缺点,情感线内容其实很普通,但放在萌绘身上又理所应当。这种自己觉得普通的情节,又让我很想去读。就结果而言,我还确实喜欢这个系列。推理与情节的比例很协调。
      3星半


      IP属地:浙江501楼2016-05-15 17:45
      回复
        撒旦之屋(TXT)
          约翰·狄克森·卡尔
          鬼屋中的密室案件内容。
          1965年,菲尔博士系列。
          很典型的卡尔作品,只是水准真的很一般。首先节奏相当之慢,前面的鬼屋介绍和气氛制造就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案件来的太晚,很明显的灌水感觉。密室又很一般,解答更让人失望,最后反而转为了逻辑为卖点的推理结尾,有个细节推理还能看看。唯一好的是内容还比较顺,阅读过程不觉得闷。
        3星


        IP属地:浙江504楼2016-05-17 22:53
        回复
          白昼的死角
            高木彬光
             1960,高木非系列,社会派推理。
            此书是讲述天才犯罪者鹤冈七郎的传奇性犯罪史。鹤冈擅长金融犯罪,特别是其中的期票交易。从另一个被成为天才犯罪者隅田的刺激下,鹤冈七郎的犯罪才华渐渐显露,从隅田的失败中,走出了更成功的犯罪大师。
            一般的诈骗类社会派推理小说,也就有着1至2个欺诈诡计,高木的在《白昼的死角》中毫不吝啬,期票欺诈诡计层出不穷,可见高木对于此作的重视和野心。干货了,剩下的便是情节,就我所看过的高木作品,除了短篇《鼠之贽》,多为正统的本格,文笔、情节方面留下的是干涩的印象。而《白昼的死角》,除了依然偏硬的笔锋,更多的是全面和协调感。
            隅田光一这个出发点,是布局巧妙之处。浓重的笔墨塑造的天才,只是作为一个铺垫,交代主角成长的诱因。隅田光一精通法律,又提出隅田理论,又让他局限在一般程度的天才,偏执的性格。而最初滥交女人这点,我认为是最好的一个布局。之后的诈骗之外,情节的点睛处,是外力对于主角的影响。鹤冈的两个女人,又是一正一邪,如其心中意念,左右徘徊。而恶女凌子的人物魅力,在中后格外夺目。
            漫长的犯罪之路,有长篇斗智系漫的感觉,最后我还对犯罪团队有了不少情感。
            听闻日本那边一般都认为高木最高作是在《白昼的死角》与《人偶为何被杀》之间。两本我都挺喜欢,不过《人偶为何被杀》的凶手易猜算是着了一般本格推理的套路之中。我还是更喜欢《白昼的死角》。
            要说此书的可能的问题,主要还是对于期票诈骗这种一般读者陌生的东西,能否在阅读时理解书中的诈骗诡计吧。诡计处阅读耐心一点便可。
          5星
          下一本:至死不渝


          IP属地:浙江505楼2016-05-18 22:33
          回复
            夏的复制品(TXT)
              森博嗣
              杜萌家中发生绑架案,杜萌被绑,其兄失踪。绑匪也在混乱中被击毙。这件疑云四起的案件,与《死亡幻术的门徒》发生在同一时期。
              第7作。又是绑架案这个很常见的类型,森博嗣也没有把这本书写的很有新鲜感。S&M中的工科密室在此作中消失了,剩下的是什么?我还真没有发现。
              犀川萌绘在这本书的出场也比较少,大部分笔墨直接放在了案件上。这系列作的一大情节看点也就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凶手还那么明显。S&M系列在第7本终于看到了创作的疲态,才思的枯竭。
            2星半


            IP属地:浙江506楼2016-05-20 20:37
            回复
              第三个女人(在线)
                夏树静子
                副教授大湖在法国旅行中,暴风雨的夜晚,饭店发生了意外的停电。在黑暗之中,他与一个不知身份的女子,定下了交换杀人的约定。
                1978年夏树静子长篇。
                交换杀人诡计的经典应用,改良之后,别具风味。订立了约定,确不知对方是谁,一般来说这是很难让计划确实执行下去的。可夏树静子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超越理性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未知女子的悬念,贯穿全书,一步步的用让读者看到这种非理性的布局是如何完成的。心理悬疑的出彩,让我回想起这原本就是夏树所擅长的武器。如其他的那些夏树名作,隐藏女性心理,以男性视角去叙述和探求。
                柔和的文字,不觉得有多余的描写。最后再以浪漫回应开头的浪漫之约。
                双线叙述也很妙。男主的倒叙推理,虽然过程普通,但穿插了少量警方视角后,隔着玻璃双方斗智也很抓人。而最后的逆转,短促而讽刺。推荐。
              4星半


              IP属地:浙江507楼2016-05-21 00:13
              回复
                至死不渝
                  约翰·狄克森·卡尔
                  英格兰小镇中来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年轻女子,她与迪克相爱。莱斯利在一次射击中击中哈维,使其受伤。迪克探访养伤的哈维时,哈维对迪克说了莱斯利的神秘身份,一个一次次毒杀处在密室中的目标的惯犯。结果,哈维也在密室中被毒杀了。
                  1944年,菲尔博士系列。
                  密室加毒杀,非常卡尔的模式,这次确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从全书开头就给了读者一个明确的布局,凶手是否是莱斯利。那个相信莱斯利不是凶手的痴情小伙,在情节中占据主导,菲尔博士又是单纯的来告知真相的身份。迪克的情绪让情节很是动态,情绪起伏不定。
                  就毒杀和密室,一方面有着具有时代感的元素,不过很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看似普通的水准,却也有一个比较出彩的地方。诡计还是让我满意的。
                  菲尔博士的推理,部分东西是明显的为了交代而交代,有点糊弄人。
                4星
                下一本:破戒审判


                IP属地:浙江508楼2016-05-21 21:01
                回复
                  镀金人(TXT)
                    约翰·狄克森·卡尔
                    古宅中收藏了不少西班牙名画,主人杜怀德他居然一身小偷装扮,被人袭击后倒下。
                    1942年,HM系列。
                    又是很一般的水准。前面大半本都很水,谜面和悬念感也不强,镀金人这个特别的书名,还真是个摆设。当卡尔的强项没有发挥,情节也显得沉闷。
                    谜底和推理也是平庸的表现。
                  3星


                  IP属地:浙江509楼2016-05-21 22:33
                  回复
                    衣橱里的女人(TXT)
                      彼得·安东尼
                      又是一个笔名下两个作家的合作模式,双胞胎兄弟Peter Shaffer和Anthony Shaffer。该作被称为战后最优秀的原创密室作品。
                      然后真的不对我口味。谜面太普通了,开头节奏也慢,虽然篇幅不长,却还是给我拖沓感。说到底是看个密室诡计。同样没太大感觉,另外还有BUG。
                    3星半


                    IP属地:浙江514楼2016-05-24 17:49
                    回复
                      我的前妻们
                        约翰·狄克森·卡尔
                        十一年前,与罗杰·波雷结婚的女性都离奇失踪。十一年后,一份有关波雷的剧本手稿寄到了著名演员布鲁斯·兰瑟姆手中,而现实又正如剧本一般无可阻挡的发展着。
                        1946年,HM系列。
                        前半本节奏缓慢,交代背景设定等等,到了案发才开始比较能读进去,古典的戏剧化发展。结局比较无力,老套的谜底,给出凶手的过程也没推理味道。案件中一直强调的那些女性失踪之谜,解答也很普普通通。
                      2星半
                      下一本:霍桑探案集(一)


                      IP属地:浙江519楼2016-05-31 20:27
                      收起回复
                        卡尔毒杀事典
                          詹姆斯·E·克兰斯
                          谜斗篷004。
                          《卡尔毒杀事典》选择了卡尔小说中的毒杀元素作为研究对象,收录了两百多个条目,让读者见识到小说中既独特又容易被忽视的一面——卡尔对于真实犯罪的兴趣。根据好友爱德华•德拉菲尔德(Edward Delafield)的回忆,创作《夜行》的时候,卡尔就阅读了大量著名案例,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真实发生的案件和凶手。卡尔还广泛收集犯罪方面的参考书,并自信在世界范围内都数一数二。本书收录的另外几篇文章的视角也相当独特,给广大卡尔的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卡尔及其作品的机会。(豆瓣)
                          实际上《卡尔毒杀事典》只是此书的第一部分,整理了卡尔作品中的毒杀、毒药相关的资料。
                          后半本是在刊登在杂志上,有主题的整理下的条目。
                          教堂一项,平时确实不怎么注意。这众多教堂在伦敦的实际分布图,非常密集,这是卡尔英国化的一个特征。这就是他长期生活写作过的地方。
                          其他的不提。海上迷航:约翰·狄克森·卡尔和跨洋班轮,这倒是我之前就注意到的,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不假。
                        4星
                        下一本:霍桑探案集(二)


                        IP属地:浙江522楼2016-06-04 21:25
                        回复
                          班森杀人事件(TXT)
                            S. S.范达因
                            非常之普通的枪杀案。
                            1926年,范达因 处女作。
                            不知道怎么说了。开头就是一种很正统的本格的味道,两个字就是规矩。案发,疑点,调查,各方面都很规矩。自然,一是年代早,二是范达因本身是所谓的本格原始模版。
                            菲洛‧凡斯的戏份,甚至前半本,甚至那些唠叨,我都觉得还好,都在限度之内。后面的推理,才是最大问题,极尽简单,少了推理的飘逸。公平与飘逸,应该是逻辑推理的两大美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必须吧。只能算还行。强在写的早,强调公平性,给本格发展的引领作用。
                          3星


                          IP属地:浙江523楼2016-06-04 23:11
                          收起回复
                            女王的百年密室(txt)
                              森博嗣
                              2113年的世界。乘著小型飛機迫降於陌生土地上的道流及其同伴洛伊翟,來到了隔絕於森林之中的城塞都市──那是由女王蒂寶.蘇荷所統治的樂園一般的小世界。(豆瓣)
                              SF推理。各方面都很怪异,作为SF,虽然我不怎么看SF,也觉得这本的设定剧情很一般,SF部分缺乏特点。推理也很一般,人物又刻画的不怎么样。心理描写有型无实,很是矫情。眼见即会消散、言及即会失却,宏大的框架,却很空泛,就没有了直击人心的动能。
                            2星半


                            IP属地:浙江524楼2016-06-06 17:46
                            回复
                              魂断花道(TXT)
                                山村美纱
                                1975年,外国美女侦探凯萨琳系列首作,第二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候补作品。
                                侦探凯萨琳的人设非常特殊,一个会引起各方关注的高调地位,不过就这一本,人物刻画还是很少,且表面化。因为凯萨琳的访问,和对花道的兴趣,引起了日本花道届各流派的争夺。主题日本花道,当真很新鲜,因为是特殊行业,充满着神秘感。
                                从主题到内容,再到密室,整个结构都很日本化。双重密室谜面很漂亮,日式庭院建筑中的日式密室,外加雪地密室。最后的解答,真是暴力无比。特别是雪地密室,让我乐了好一会儿,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点八嘎推理的味道。
                                另还有一个拖车问题的诡计,也还不错吧。
                                整本书就是上佳的结构,在结构上甚至还能点题,又有密集的诡计和案件,本格度相当高。再加不错的剧情,读起来还算舒服。
                                剧情推进的结构,又相当之快,放在如今,就这种诡计和案件数量,长度至少会拉长1倍。一方面要说这书挺良心的,另一方面又为山村没有精细的雕琢而感到遗憾,少了能小说部分能升华的那些东西。
                              4星


                              IP属地:浙江525楼2016-06-07 1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