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叔吧 关注:120贴子:8,405

回复:推理小说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倒错的物体
  折原一
  老婆婆独自住在一幢二层木造住宅里,她怀疑天井(两层楼之间为隔音而留出的空间)里个有男人一直在监视着她。之后二楼来了一个女租客,社区工作人员也常来探望看似古怪的老人。
  倒错系列番外,被新星出版社故意改为了倒错系列的标题,为的也是借系列效应保障销量,这一点还是有些反感。此书的叙诡效果不佳,或者说欠缺叙诡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基本效果,无惊无喜。全书的故事性也远远不如倒错系列3本,太过平淡。全书唯一的优点是气氛的营造,但悬疑气氛因为平淡的结局而大打折扣。
2星半


IP属地:浙江208楼2015-03-11 19:37
回复
    砂器
      松本清张
      莆田站铁轨上发现一被毁容的男尸,男子身份不明,经过调查后只有“卡美达”这一条线索。刑警今西为了追杀凶案东奔西走。
      清张三杰作之一。喜欢“砂器”这一书名,而书中并无关于砂之器的描写,不过脑中却完全能想象海滩上孩童堆起的沙堡与海浪相交。砂器一书,作为最据代表性社会派作品,有着最具代表性的战争烙印。社会上,开始出现新的力量,年轻人们相聚在一起,音乐家、画家、剧作家、建筑师,新的力量对于旧秩序的冲击是全面性的。
      作为侦探小说,砂器的诡计在那个年代大约是具有超前性的,在昭和时代的作品之中,非常显眼。我想这是清张对于社会的关注,和时代的顺应而得到的灵感。再加之科学合理,直接提升了此书的水准。凶手的行凶手段和计划,也十分完备,有着很强的隐秘性。社会性与诡计同等强大,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派吧。
      要说槽点,就是血衣的寻找。在书中的情况应该很难找到,只是用刑警的努力来圆,算是很好的方法。但多少还让我产生了些许违和感。
    5星


    IP属地:浙江211楼2015-03-17 18:36
    回复
      高尔夫球场命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波洛受邀调查,但雇主在波洛抵达位于法国的庄园之前就被强盗杀了。
        这本除了波洛,还有黑廷斯上尉登场。黑廷斯与波洛同行,负责叙述情节。而在推理部分,同相声来比喻的话,算是个警察之外的捧哏。这种模式确实有福尔摩斯的影子,除了侦探,还有华生。斯泰尔斯庄园是一个很高的起点,阿加莎也继续着堆砌细节,再把水搅浑的方式写作。
        总的说平平淡淡,在裁纸刀这个点上读者被限制住了,感觉略不公平。
        我看的阿加莎的书不多,不过基本找到她的模式了。先装备推理素材,也就是细节的设置。再展开,最后肯定是一个大逆转。侦探的推理多是自信的设证推理,一般情况下其他人物都会很配合的来印证那些小结论。对于想尝试写作的人来说,阿加莎的模式确实适合去学习。
      3星半


      IP属地:浙江212楼2015-03-18 18:26
      收起回复
        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
          伊坂幸太郎
          “现在”与“二年前”两个时间点交叉推进。两年前,不丹人多吉来到日本,与琴美、河崎相识;现在,两个年轻人抢劫书店。无厘头的行为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我读第二本伊坂的书,这书可以划为广义推理的范围之内。或者说,伊坂在写特别的故事,其中用了一些推理小说的技法。
          伊坂的文字十分平和,日常风的故事,用运动来比喻,就如散步。在此之中,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初学日语的不丹人,他与日本人和日本这个社会有着强烈的反差。日本相当现代化,也是那么匆匆忙忙,急功近利。因此,才会发生很多病态和悲哀的事。而不丹,这个喜马拉雅上的小国,有着更多自然和纯真的味道。城市生产阴霾,而不丹人带来的,是清爽的高原之风。我想这也是伊坂如此设定的理由吧,如他所说的为了只是有如仅拜访一次的不丹记忆。
          二是小女生对话与心理描写(吐槽)的同时运作。这两点完完全全的掌控的故事的节奏,也制造出了日常化的轻松气氛。
          另外,虽然只看了两本伊坂。但恰巧都有一首歌存在其中。金色梦乡中甲壳虫的金色梦乡,家鸭与野鸭中鲍勃·迪伦的随风而逝。我不知道如此去写是聪明还是庸俗,歌是直接点名了一些东西。可以把歌直接理解为书中的信仰,品味歌再去联系书的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但至少,家鸭与野鸭中,伊坂拿随风而逝玩出了不错的效果。抢劫书店的荒诞,还有最后结尾点睛的那一笔温暖。那个结尾,让我觉得伊坂收线的能力,或者说是布局能力,是我所喜欢的。
          最后,因为之前看过米泽穗信的寻狗。这两本的感觉还是挺像的,两位作家也都有轻小说的味道。要比较起来,此书更好一些吧。
          记住了爱唱歌的伊坂。就让烦恼随风而逝吧。
        5星


        IP属地:浙江214楼2015-03-20 21:58
        回复
          不连续杀人事件
            坂口安吾
            诗人歌川一马的山间别墅中聚集了前来游玩的众人。结果发生了八宗凶杀案。
            在评论之前,先说下坂口安吾。坂口安吾是“无赖派”文学作家,《不连续杀人事件》是他唯一的长篇推理小说,看了他的资料,原来还有另一本《复员杀人事件》,不过因为连载过程中因为所在杂志的完结而未写完,之后由高木彬光续笔。
            他是一个文学作家,因此也对他的文笔有所期待。书开头,人物关系的叙述时,行文自如,让我放慢了阅读速度,去细细品尝。可惜,之后进入了最传统的推理小说的状态,坂口安吾文学作家的光晕也被淹没其中。反观,这也是极佳的态度,此书也获得了第二届侦探作家俱乐部奖(推协奖)。
            内容上,是开放场景的案件,地点并没有局限在别墅。有一个不错的诡计,不过最精彩的是推理中的心证。全书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定案的铁证,就那样匆匆结束了。对于想看逻辑推理的读者来说,肯定会有些失望。
            另外,此书当时分七次连载,每次结束时,坂口安吾都会附上挑战读者,并称会将稿费奉送给推理出凶手和手法的读者。这是我见过拥有最多“挑战读者”的一本。
          4星


          IP属地:浙江217楼2015-03-25 00:22
          回复
            悬崖山庄奇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悬崖山庄年轻主人的身边怪事频发,而她却不以为然。波洛和黑斯廷斯嗅到了案件的味道,对此进行调查。之后的宴会上,悲剧还是发生了。
              惊艳的一作。全书细节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而其处理方式是波洛整理列表,这种方式我还是第一在阿加莎的作品里出现,我认为这种对于推理的正视。而在此基础上还要迷惑读者,也体现了作者的自信和对于细节的掌控已是纯熟。就其套路,要说老套还是经典,得看每个人的阅读经历了。
              写作手法上,可以说基本都由对话构成,还是那般带着英伦贵族风味,却又流畅和日常化。这让我想起2010年岛田在采访之中对于本格与新本格区别的阐述。本格以人为中心,而新本格以事为核。以我的理解,本格因为在先,在案件之外,更为本分,也就以侦探和罪犯的人物塑造来构成小说主体了。而新本格为了突破这种局限性,对于有限的登场人物塑造减弱,从而留出了更多空间和自由。
              再说回本书。虽然至少是第四次在推理小说中看到了降临会,但这种安排是在开头就留下了精彩的伏笔,也许这就是小说的完整性,让我想起尼罗河的惨案,其中也有同样的味道。
              最后吐槽下用堆纸牌来冷静心智的做法,之前在霍尔特的书中也见过,难道霍尔特是跟阿婆学的吗?
            5星


            IP属地:浙江219楼2015-03-25 23:59
            回复
              云中命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从巴黎到伦敦的飞机航班上,从事借贷生意的女士被毒杀。
                云中命案是极少出现的空中案件。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大约是现场的设置,有精彩的误导和不错的细节推理。另外,从嫌疑人的长串物品单子中挑选有用的物品进行推理,让我想起了奎因。
                推理用的是最常用的消去法,只是可惜指证时缺乏铁证,用了很敷衍读者的方式来结案,真是草草了事。另外,最后推理中有文化和时代差异的元素,更是一种遗憾了。
              3星半


              IP属地:浙江222楼2015-03-29 18:42
              回复
                200.底牌
                  阿加莎·克里斯蒂
                  富商夏塔纳开了一场私人聚会,他打算向波洛展示他的收藏--凶手。当四位侦探和四位凶手打着桥牌的时候,坐在四位凶手牌桌旁边观战的夏塔纳成了一具尸体。
                  优缺点同样突出的一本。此书的优点在于有很多,一是噱头十足,故事新颖。波洛、侦探小说家、密探、警司四人分别对一位嫌疑人进行调查,最后在汇合之后推理。二是波洛的心证,一个人做事的风格都与其性格特征密切相关,在缺少物证时,波洛的推理和调查的入手点很巧妙。三是多次逆转。
                  缺点在于推理的入手点是很好,但最后不是靠推理解决的案件,还是侦探的陷阱。另外,逆转虽然多,公平性略差。有种必须被作者带着走的感觉。条件的透露是一步步的。另外,要求再高一些的话,除了波洛,其他的三位侦探都太过酱油,毫无表现。
                4星


                IP属地:浙江224楼2015-04-01 18:24
                回复
                  桑苏西来客
                    阿加莎·克里斯蒂
                    二战期间,代号“N”与“M”的德国间谍杀害了英国特工。英国情报部门让汤米与塔彭丝夫妇前往桑苏西的海滨旅馆,去找出间谍“N”与“M”。
                    间谍小说。全书故事性不强,有推理,但也算不上出彩。文字还是平时的阿加莎风格,但因为缺乏故事性,内容过于平淡,相对的,也就显得沉闷。在我看来,唯一的亮点是一个细节上的心证。
                    看来要看推理还是得看波洛系列,阿加莎非系列都有些另类,更多的是尝试,质量不稳定。
                  3星


                  IP属地:浙江226楼2015-04-05 19:44
                  回复
                    爱的成人式(TXT)
                      乾胡桃
                      全书分AB两部分。A面是青涩的爱恋,男女方相识相知,步入成人式。B面是异地恋,男主劈腿。
                      H部分,乾胡桃写的还算细腻,全书的气氛也是始终很轻松并日常化。诡计不错,但最佳的是点题,所谓爱的成人式。
                      另外,乾胡桃的男主喜欢泡坂妻夫的书,这定是他自己的喜好吧。
                      还有,我对这种诡计有些厌倦了。特别是,缺乏故事性,或者其他元素来辅助的情况下。
                    4星


                    IP属地:浙江230楼2015-04-12 19:01
                    回复
                      怪屋
                        阿加莎·克里斯蒂
                        富商利奥尼迪斯在家中被人毒杀,查尔斯试图从住在这幢怪屋里的十一个人中找出凶手,未婚妻却对他说:“我们是一个怪异的大家庭,所有人都冷酷无情——但这种冷酷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此书抄袭了奎因的某本经典,也许有人要说这是撞车,或者潜意识的抄袭。但在我看来,抄袭的太过明显。整个故事的背景设计,及其凶手的人设及命运,甚至有关推理的重要条件。阿加莎在古典推理之中,以文笔流畅为一大特点,和将之与奎因的那本相比,并无优势。而在推理和布局上,阿加莎只是一个劲的制造烟幕,缺乏故事。最后用了类似凶手自白的结局。另外,此书在公平性上,也显得极其薄弱。
                        最后,我在给自己一个不给这本书打鸭蛋的理由。终于,还是找到了。结尾的处理,虽然没有奎因的精彩,但也有她的味道。在冷酷家族之中,用死亡点起的人性。
                      半星


                      IP属地:浙江231楼2015-04-14 18:35
                      回复
                        人偶为何被杀
                          高木彬光
                          魔术表现的后台,人偶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京野百合子被斩首。之后,在每次有人被害之前,人偶都会先遭杀害。
                          人偶为何被杀,这是本案的主题,也是关键。高木以此布局,大胆而充满神秘色彩,让此书的悬念感无限大。然而,在我看来,后两案之中,人偶这个道具,用了替代品,让味道产生了细微的变化,没有了统一感,算是一个细节上的缺憾。虽然理解,作者对各个案件分了主次,但其实道具还是可以统一规划使用的。
                          在诡计上,高木借鉴了魔术表演诡计,以此展开,效果极佳。第二案的列车碾尸案是全书的最精彩的地方。此案有着强烈的误导,算不上复杂,真相一点即破,却也不易看穿。
                          凶手我是猜到了,高木虽然用了挑战读者,但提示过于明显。
                          全书布局上佳,一是隐性的布局,凶手的犯罪计划相当缜密,有进有退。二是魔术元素在书中的运用。当魔术师出左手时,就该关注他的右手。
                          虽然阅读完后,总有一丝莫名的遗憾之感,但从质量上来说,此书确实是本格佳作。
                          追寻遗憾的根源,还是时代性。在那个年代,本格是纯粹的。而如果在此布局和诡计之上,加一些精彩的故事,会更对我的胃口。
                        5星


                        IP属地:浙江232楼2015-04-15 20:34
                        回复
                          D坂杀人事件
                            江户川乱步
                          1.D坂杀人事件
                            旧书店老板娘被杀,视线密室案。
                            伪解答中的视觉误差有点意思。真解答反而在推理和诡计上没太大亮点,而引向了变态心理。
                            在此篇中,明智小五郎初登场。给我印象就是正派、好书,还有喜欢用心理推证。
                          3星半
                          2.心理测试
                            倒叙推理。先写罪犯如何进行犯罪,再让读者在知晓真相的情况下,来看凶手和侦探如何较量。乱步很喜欢倒叙推理,本书之中就有多篇。此篇心理测试,在日本推理迷投票中被选为10佳日系短篇。该篇之中,描写了一个计划周密的罪犯要进行警方的心理测试,可以说,被其攻克了这道关。另外就是明智登场,再与其较量。
                            有点意思,但我不太适应。在我的逻辑之中,明智虽然出招让罪犯猝不及防,但靠此就能给其定罪吗?此篇更多的是新鲜的角度和趣味性吧。另外,就是对于所谓科学的心理测试的讽刺。
                          4星
                          3.黑手组
                            孩子被绑架,在绑匪与家长交易现场留下的只有两位被害家庭成员的脚印,绑匪的脚印却消失了。
                            很老的梗,这篇有点眼熟。此篇中有密码信,可惜是日语的东西,不懂日语就只能看侦探去解了。
                          3星
                          4.幽灵
                            已死的人却经常出现,真的是幽灵出没?
                            看完没多大感觉,很平淡的一篇。
                          3星
                          5.天花板上的散步者
                            乡田三郎,即本书的第一视角。之前出现在D坂杀人事件,也就是乱步自身。他有着犯罪的倾向,或者说癖好。偶然发现能在天花板上散步,之后,就开始尝试杀人。
                            相当出色的倒叙推理。细腻的心理描写,此篇已经更偏向变格。在之前的导读里,介绍了乱步曾经有过此篇中的天花板上的散步,因为我先看了折原一的致敬作《倒错的物体》(原名天井男的妄想),对这个故事很熟悉。相比折原一的灌水和平淡,乱步的短篇堪称精致。细腻的犯罪心理描写,让人有着很好的代入感。
                          5星
                          6.何者
                            弘一被盗贼开枪射伤了。之后,明智小五郎开始调查。
                            布局上有创意,其他的一般,感觉老套。细节上比较粗糙。
                          3星半
                          7.凶器
                            美弥子被刺伤,其夫被刺死,找不到凶器。
                            简易的布局,但藏凶器的方法很经典。另外,明智对于警方的提示很有意思,用了数学的几何题的方式,很精彩的场景。
                          4星半
                          8.月亮与手套
                            丈夫发现妻子有外遇,就利用这点敲诈他,结果在打斗中被杀害。之后,凶手开始了布局,为了隐藏犯罪事实,制造不在场证明。其设计严谨精细。又是一篇经典的倒叙推理。
                            之后警方并不能找到物证,就对他们进行心理施压。全篇的心理描写相当经典,节奏紧张,细节到位。非常精彩。
                          5星
                            新星的书做的不错。书前的介绍和导读做的很专业,让我了解乱步的平生经历,和状态特点。还直接介绍了很多篇短篇的由来。还有很多乱步后人提供的照片。
                            书下注解非常详细,有很好的考证。也可以看出乱步的影响力,每个细节,都有人去考证和推理。类似福迷对福尔摩斯的研究。
                            要说差的也有。书的封底就是广告墙,虽然有后现代主义的搞笑意味。但感觉直接把书的品味降低了。
                          总评:4星


                          IP属地:浙江233楼2015-04-17 20:49
                          回复
                            人性记录
                              阿加莎·克里斯蒂
                              简想去其丈夫埃奇韦尔男爵离婚,男爵却不同意。之后。她请波洛协助,还宣称想杀了男爵。然而,男爵真的被谋杀了。而简有着十多位证人宣誓的不在场证明。
                              有些遗憾的一本。阿加莎准备好了充足的推理材料,却不会料理。以至于在推理方面,本应更为出色,却表现平平。另外,内容比较啰嗦。有些失望。
                              在细节上, 信件的诡计不错。
                            3星


                            IP属地:浙江235楼2015-04-19 21:23
                            回复
                              沉默的证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
                                富有的阿伦德尔小姐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其他人都把责任归咎与小狗鲍勃留在楼梯上的皮球。过了些天,阿伦德尔因肝病而病故。一个多月后,波洛收到了阿伦德尔小姐给他写的信件。
                                此书大约是这般的,波洛收到信后怀疑阿伦德尔的死因有问题,然后找人一个个谈话,最后推理。最后的排除法看似通顺实则更偏向主观判断,可以说缺乏逻辑。排除每个人的时候,只是用了心证,并无其他的证据。最后定罪用的是一次目击内容,但也无法排除嫁祸的因素。所以说,喜欢逻辑推理的读者,此书可以跳过。
                                情节尚可,黑廷斯竟然还有陪波洛看舞台剧后,进行了大段的吐槽。
                                对于书名,沉默的证人,阿加莎确实有点题,但不够优秀。阅读时,一直以为,关于沉默的证人,会在推理之中再次点题,却没有出现。而在大量从死者处挖掘信息时,甚至让我怀疑沉默的证人包括死者。但仔细一想死者和证人这两个身份是无法身兼的。这种感受也是没点好题的结果吧。
                              3星


                              IP属地:浙江240楼2015-04-28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