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叔吧 关注:120贴子:8,405

回复:推理小说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另一方玩家
  埃勒里·奎因
  一位富翁有四位子女,要求他们共同居住才能获得遗产。财产最终以共同保险制度留给最后活着的人。Y将信寄给他的执行者,让他严格执行他的谋杀计划。并在每次谋杀后留下一张印着一个字母的纸张。
  很不喜欢的一本,过程太过沉闷,推理也不怎么样。如果把内容缩减,可能会更好,这本让我觉得有故意拖长篇幅之嫌。结局也许在那个年代有其意外性,放到现在就觉得平常的很。
2星半


IP属地:浙江172楼2014-12-25 18:36
收起回复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
      西泽保彦
      御子神卫在恍惚之中被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这里包括他之内只有6位学生。之后就是校园生活,这所学校神秘无比,同学们对他们在哪,这所学校的存在的真正目的,并不了解。之后,发生了案件。
      早就知道这本的结尾很神奇,看到之后还是有五雷轰顶的感觉。不过看完之后,反思其创作手法,算上极其有创意和突破性的。逻辑上也完全可以接受。要和其他此类作品比较的话,这本还能算是佼佼者。只是类别的关系,除了诡计之外,其他的都东西就没什么回味了。不过西泽的幽默和恶搞风格让阅读很愉快。比如把学生们以外号来指代。
      细节上做的特别好。不断埋下谜,眼看着越来越难收尾,一把就全收了。
      反正是坑爹向的作品,就看读者接受不接受了。
    5星


    IP属地:浙江173楼2014-12-26 22:35
    回复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Ⅰ
        爱德华·霍克
        共12篇短篇。
        屋桥谜案。人与马车同时在桥上消失。手法不错,算经典的一个案子吧。
        闹鬼音乐台谜案。众目睽睽下的杀人与消失。
        鬼树谜案。放在当年算是质量很高的案子吧。其中的诡计在古典推理之中已经被用烂,如果霍克是原创的话,这案子就很厉害。现在有点阅读量之后,看到某个物件出现在案子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总之是很好的不可能犯罪短篇集。与不仅是写作类别,文风也和霍尔特的相似。不可能犯罪和发现其手法,本格方面没问题,同样也不严谨。我承认这本书的质量,但就是喜欢不起来。看来以后本格的短篇集都可以弃了。
      4星


      IP属地:浙江174楼2014-12-29 19:29
      回复
        色情电影谋杀案
          埃勒里·奎因,爱德华·霍克
          二十年前,一位名叫索尔·达尔曼的无名导演拍摄了一部在地下影院广为流传的经典色情电影《野仙子》。二十年后,电影业巨子宾·斯隆宣称将找到这位从没有人见过的导演,并邀请他重出江湖。然而,踏上寻访之旅的第一天,斯隆就死在了房间里……(摘自豆瓣)。
          三位顶尖小说家联合却写一部太过平凡的作品,失望。前半部分节奏缓慢,后半部分有推理,是奎因的逻辑流,但水准很一般。剧情看似复杂,但最后利用率有限,过程也不有趣。
          总之,烟幕布的不错,但推理一般。
        2星


        IP属地:浙江175楼2014-12-31 01:31
        回复
          穷举的颜色讲义
            文泽尔
            4个关于颜色的讲义。其中颜色只起指代作用。白色-雪地,红色-血泊,橙色-童谣,橘色-魔术。用这些东西,建立场景,再用穷举进行分析。
            首先,这是一本实验性的书,想创作推理小说的人不妨可以看看。诡计的堆砌,对如何在写作中设置诡计和相应创作方向进行了探讨。因为几乎无故事性可言,阅读是可以用艰难来形容的。我想,文泽尔作为一个作家,创意意识和实验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不安现状,我想至少比流水线的作业强,比一个诡计的细微变化加上无味的平庸故事好,比没有诡计推理挂羊头卖狗肉的铜臭一身好。
            但,这书真的没有问题吗?我觉得不是,作为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作家,写出难以咀嚼的文字是正常的吗?而且,我没有发现这种文字干涩味道引起了其他何种化学反应。这种文字水准,不能说低,倒让我想起了政治报告。它正式,却少了份诚意。
            另外,第4章“诡计的穷举”总结的东西,和附录的不可能密室倒是很方便他人创作。
            喜欢看故事和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就别收了。我是个知道这本如此,但还会去看的人罢了。
          3星半


          IP属地:浙江176楼2015-01-03 19:30
          回复
            杀意
              东川笃哉
              鲤洼学园棒球场的垒包被偷,队长土山请侦探部的“傻瓜三人组”调查。之后,鲤洼学园与飞龙高中的比赛中,发现了外野屏障后的尸体。
              我对东川的搞笑风格倒是意外的适应,东川在全书之中加入的众多包袱和笑料,与全书的推理与剧情完全合拍,毫无硬塞的痕迹,让阅读特别舒适和轻快。杀意是校园棒球的内容,因为儿时看过touch,去年又追了棒球漫钻石王牌,对于棒球还算是了解,没什么障碍。
              杀意这书最强的是全书的统一性。从人物到剧情,再到诡计,球员,球场,案件等等,让此书的风格和特点显得突出。特别是诡计本身,质量不错。要说不足的话,在这种基础和内容上,人物刻意还可以更突出。
            5星


            IP属地:浙江177楼2015-01-04 23:01
            回复
              奎因百年纪念文集
                ellry等人
                这是2005年奎因百年诞辰时,奎因谜的纪念奎因之作。
                书中包含此书的由来,中国推理圈的发展;布林、斯坦伯克、麦兹林等人纪念和回顾奎因的文章;当时国内还未引进的奎因短篇(现已在犯罪日历等短篇集中出版),马天的奎因仿作。给奎因谜的百道提问,,奎因作品的简易不泄底书评,奎因百年大事年表,作品目录等。
                虽然时隔十年,这本书中所展现的爱好者热情还是十分耀眼。当时首版只通过预售,印了百本。还好之后吉林再版了,不然这书怕是看不到了。对于奎因作品的理解,这书还是有些帮助的。对于我,至少是纠正几个误区。莱特镇系列,奎因对于案件的处理方式,才是体现了所谓哲人侦探。而后奎因问题,不止不绝对物证使得逻辑推理变得不绝对。还有侦探射入案件之中,如落新妇之中京极堂所说,此案之中,我不再是旁观者。由此,侦探涉入案件,而影响案件的发展,包括出现凶手特意为侦探设置线索,来误导推理的可能。
                买的时候也很便宜,觉得特别值。
              5星


              IP属地:浙江178楼2015-01-07 19:34
              回复
                阳光下的罪恶
                  阿加莎·克里斯蒂
                  波洛来到小岛度假,结果一位迷人的女士死在了阳光崖。
                  先撇开人物刻画方便的东西吧,估计很多人会如何如何赞美,我只是觉得一般。但与其他古典推理相比,自然是较好的,因为古典看的作家并不多,也就不评价了。推理方面,此书算是比较丰富的一本。但最佳的还是诡计,算是比较高明的犯罪手段吧,伪装功夫到家。光说推理,第一反应是本案推理只是顺思路的构建,指出犯罪的手法,缺乏必然性,不足以指证,但阿加莎在此之中,用了其他案来揉合,所以也就化解了这一大问题。公平性上刚开始是有怀疑的,再次翻阅之后,之前的书中提及的东西也是足够了。
                  然后,再看波洛在只有推理,缺乏证据下的设计,还是很好的。但总觉得阿加莎笔下的嫌疑人都太过实诚,毫无辩驳之心,总是单单的波洛秀,有点奇怪的感觉。
                4星半


                IP属地:浙江180楼2015-01-11 00:30
                回复
                  画中疑云
                    保罗·霍尔特
                    硫酸恶魔一边谋杀一边骗取保险金,另一方面青年对一幅照样产生了莫名的不安。
                    这本的悬念感很强,可最终不利落的解答还是有些怨念,而凶手的推理,存在感很低。书中有一个人消息的戏法,质量还可以。算是放的很开,但收的不好,过于零乱,缺乏整体感。这倒是合了“疑云‘二字。
                  3星半


                  IP属地:浙江181楼2015-01-12 22:38
                  回复
                    赤的组曲
                      土屋隆夫
                      坂本让千草检察官替其报案,他的妻子失踪了。其妻因为儿子在眼前发生车祸,已有过多次出走,最后疲惫的倒下。随着调查,却发生案件扑簌迷离。
                      赤的组曲,又是有着画龙点睛之感的书名。每个篇章都与红色有关,其中也有着“随声附和的红”,土屋的创作思路十分明晰。赤,指的是血缘。随着DNA技术的发生,此书之中的ABOAB的互相关系和技术上的无奈,泛起了时代感。在这里,血缘也如一般的推理作品一般,把其作为了明确的动机。然而,因为内容有限,人物有限,那些精妙的血缘关系,很好看穿。毕竟就出场了那么些人。
                      关于不在场证明,这本书中倒是有个不错的诡计。而破解的写作方式,地方警察与检察官的书信沟通,让我想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当然,我并不知道最早是谁用的此种写作方式和结构,清张是不是第一人,也无从谈起。另外,还有一个心理诡计,算是全书重中之重吧。还是很精彩的。
                      感觉上,土屋的文字看着越来越顺眼了,精练、舒服。精练的结构和文字,让其本格性显得尤为突出,高于很多古典推理。
                    4星半


                    IP属地:浙江182楼2015-01-13 20:12
                    回复
                      j叔你这些都是在哪里看到的啊为什么我想看找不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15-01-15 00:51
                      收起回复
                        针的诱惑
                          土屋隆夫
                          内容是路原夫妇的1岁女儿被绑架,母亲里子在交付赎金的过程中被杀。黑夜之中,却没人目击凶手。千草检察官展开了调查。
                          千草检察官系列第三作,又是一本质量颇高的良心作。一般的绑架案,都是警匪之间的斗智斗勇,甚至枪林弹火。而土屋却把这种题材完完全全的写成了本格。谁是绑匪?而对于这个问题,因为土屋的写作重点,还是在犯罪手法上,凶手本身其实并没有隐藏。手法上,有多道坎,如何做到这件事。几个不可能犯罪的手法和推理都写的很踏实,思维清晰。然后,就是刑警的调查和验证。检察官答题,刑警跑腿验算,算是在这个系列之中的固定套路。
                          而在这些之间,有埋了不少小细节。推理材料准备的十分充足。
                          平平淡淡,内容却充足饱满。土屋隆夫犹如一位家常菜大厨,让喜欢本格推理的读者饱餐一顿。加之大方向上的社会性,让看到最后的读者意识到,不断追求经济发展下的日本所得的疖病,也给作品加了不少分。
                        4星半


                        IP属地:浙江186楼2015-01-20 20:46
                        回复
                          看云的男人
                            保罗· 霍尔特
                            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女孩,预言了渔夫的丰收,预言了多人的死亡。因为,她说她能听懂风的消息。她还能点石成金,还能突然消失于无形。看云的男人,因为风吹跑了他的毡帽,遇见了女孩。
                            充满幻想的霍尔特,将浪漫主义推向了极致。根据书下注解,我认为他的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的奥的多斯与厄尔斯的关于风的故事,其实连内容都相似。可惜,云太飘,灵感没有扎实的结合推理。整体结构还可,但太过简单。印象上最差的是那些随声附和的诡计,要是在其中某个诡计上出点彩就能救回来,可结果完完全全成了故事与结构的装饰物。
                            这本只是比犯罪七大奇迹、赫拉克勒斯十二宗疑案,略好吧。不过之前那两本打的有点高。这本就三星吧。粉可收,故事与结构是核心,其他都很一般。
                          3星


                          IP属地:浙江188楼2015-01-23 22:25
                          回复
                            格林老宅谋杀案
                              范·达因
                              格林老宅已逝的遗嘱规定,格林家的人要在此继续居住25年才有资格继承遗产。一天,一名窃贼闯入宅邸行窃,却误杀大女儿朱莉亚,伤了小女儿艾达。而格林家长子对此案有着不祥的预感,便邀请了检察官与侦探进行调查。
                              初次阅读范达因的作品,节奏虽不快,此作却也没有人们所说的范·达因的沉闷,按部就班的进行。
                              此作亮点有二,一是推理之中,侦探把所得信息整理罗列为了97条。之后,推理之后,又将97条进行了排序,已表明其思考的路径。这让我想起首无的37个谜团,三津田信三也许就是借鉴了从此书吧。两者相比,首无噱头更足,而范达因的表现是平凡和踏实。对于分析推理,范达因的97条更实用,是确确实实的推理草稿。
                              二是凶手通过书本来获得犯罪灵感。这让我想起了Y的悲剧的模式,两者相似,而格林老宅一书更早,以往评论之中,也得知范达因对于奎因有着影响。然后先放下历史意义的空壳,就此书的这种运用,也算得上出色。其中还有借鉴福尔摩斯的案子,熟悉的话一见既知。
                              从布局构思到推理过程,此书都可以说是很踏实一作。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诡计。虽显老套,但原本所占案件的比例就小,也就没有太多厌恶。
                            4星半


                            IP属地:浙江193楼2015-02-05 23:28
                            回复
                              推理阅读1年,175本。第二年开始。。


                              IP属地:浙江194楼2015-02-05 2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