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吧 关注:639,456贴子:8,956,604

青春在我,沐风前行(记由高考至工作那六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诗如画如歌的青春,唯有自己才能谱成。因缘巧合来到贴吧,看到师弟师妹们对于高考、大学求学、毕业择业,憧憬有之,彷徨有之,大家的言语勾起我对于求学乃至毕业时代的无限回忆,对于今年24岁本命年的我而言,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体会与大家分享,一则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缤纷的青春岁月,二则也以此作为送给自己本命年的礼物,勉励自己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IP属地:广东1楼2014-03-07 22:20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3-07 22:21
    收起回复
      前言2:或许在讲述开始之前还是要介绍一下自己,楼主成长于中部教育大省,18岁之前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小都市中,因高考超长发挥,分数得以位列全省前2%,终于得尝心愿来到憧憬的北京,于一所全国重点工科大学的王牌专业(理工类)毕业,放弃家乡优渥稳定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广州,重新开始自己另一段旅程,到如今已工作接近2年。正如上文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青春,青春不应是灰暗的,而应是明亮而充满缤纷色彩的,这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开拓,从高中到工作这六年,若我讲述的某些部分能获得你之共鸣,我将无比荣幸。


      IP属地:广东3楼2014-03-07 22:23
      收起回复
        打牢基础,拾遗补漏,必能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备战高考应有自己各科的错题库,即将每科考试的错题乃至解法用本子专门记录,在高考备战后期,复习错题库的重要性甚至要强于书本,因为这是你自己的弱点,早日将弱点化为优势便能增加在高考成功的可能。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我本来就不是优等生,再努力也是考不了好大学的,我还要这么辛苦干嘛。其实作为一名过来人,对于高考所考的知识点而言,80%考得是基础。以当时750分的满分而言(不知现在总分是否如此),若能获得600分,我相信在任何一个省份,这个分数足以让你选择一所满意的大学。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状元固然只有那么一个,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坚持、努力以及尽可能平和的心态令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心仪的大学之门原来离你并不遥远。资质平凡的楼主当年尚能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你必定会更优秀。
        敲打键盘之时,突觉今年高考已然不足百日,祝愿所有高三学子今年暑假能得偿心愿,师兄在此为你祝福,加油!


        IP属地:广东5楼2014-03-07 22:46
        回复
          第一章心语:
          高考是大多数人一生中一道必需跨过的门槛,面对高考,若非绝对的优等生,恐惧担心总是难免的事情。其实想想,我们并不孤单,因为身边的朋友们将同我们一起迈过。我们作为90后、95后甚至00后,我们有自信,亦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我们相信一切都有可能。自信之于青春就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阳光,迈过高考,你已然成长。


          IP属地:广东6楼2014-03-07 22:54
          回复
            今天是女生节,祝愿各位亲女生节快乐我们一直在路上,祝愿大家永远活在阳光下,不仅享受春日温暖的太阳,亦要绽放心中的一米阳光
            PS:第一章“备战高考篇”已经结束,第二章将于周六奉上,作为送给大家的双休礼物,第二章内容是关于人生最长的假期(三个月)的安排建议以及大学选择地点、学校、专业的心得,如果大家对于这些有什么疑问,欢迎提出,我将在第二章中尽量回答,谢谢大家的支持。


            IP属地:广东7楼2014-03-07 22:59
            回复
              今天早上上网看新闻,马来西亚载154名中国人航班失联,祝愿一切平安。


              IP属地:广东8楼2014-03-08 11:26
              回复
                第二章 百日悠然假,可慰三年苦
                高考估分完后,无论是考的好与不好,都是对过去的十八年岁月划下了一个句号,当回想起来的时候,起码在人生的某一段时光,真正的为一件事情毫无保留的拼搏过,如此便不会有遗憾。在这一章,我会谈到高考之后是读大学还是复读(不知复读现在是否已取消),如何选择自己的大学,这三个月的暑假如何过的充实等等。


                IP属地:广东9楼2014-03-08 11:36
                回复
                  是读大学还是复读
                  记得08年高考时,我们市整体考得不太好,我所在的高中虽然是省重点,但因普遍发挥失常的缘故,有约莫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复读。对于是选择大学还是复读,并没有具体的答案,我觉得,如果与平时表现相差太大或因那一年试卷出题极不符合常规,本来可以考600分的但只考了500分不到,复读的确可以作为一个选择。但如果只是略低于平常水平,例如2、30分的差距,那复读便值得斟酌了,因为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比人家晚了一年,可能就会丧失掉很多机会(举个例子,我2012年大学毕业时就业形势还不错,但2013年就业形势便急剧下降),所以复读我的观点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择,慎重对待。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3-08 11:51
                  收起回复
                    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我当时选择了北京读书,是因为当时18岁的我实在是喜欢这个城市,喜欢北京两千年的灿烂文化,当时停留在课本层面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卢沟桥的狮子”,小学学的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地点——北海公园给自己烙下了想去北京的强烈愿望。所以至今我建议师弟师妹们能够去北京读书,多少也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的。
                    人生最宝贵的是经历,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相信很多未入社会工作的师弟师妹们都听说过这不是人工作生活的所在,但正因如此,如果你不去这些地方读书,你将一辈子无法了解大城市的精彩和无奈,如我熟知的北京,尽管不适合外地人在此工作,但读书求学,起码在我心里,是最佳的所在。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3-08 12:07
                    收起回复
                      三个月的暑假应如何度过
                      第一个月我们会在期待分数、填报志愿中度过,相信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一刻起,你心中必然会有给过去18年交了一份答卷的欣喜和释然。后面的两个月时间会很灵活,去进行一次旅行,去学习一门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例如学了吉他去大学把妹,这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多陪伴一下自己的父母,回到老家多陪伴一下家中老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暑假邀友二三人,四川九寨,云南丽江,新疆天池喀纳斯都好,青春总要有给自己肆意绽放的机会,旅行永远是放松心情,提升眼界的最好方式;去学习一门你喜欢的技艺或东西,音乐也好,舞蹈也好,绘画也罢,学习已经耗费了之前太多的精力,真正属于自己的能量要靠自己补充。


                      IP属地:广东13楼2014-03-08 13:50
                      回复
                        最容易忽略的往往是身边的亲人,在贴吧中总能看到师弟师妹们发帖担心高考,其实你的父母会更担心,只是因为怕影响了你而不敢表现出来。当时高考完后尘埃落尽,家庭聚会时父母们聊天,很少能在子女考前一周睡个好觉的,所以至少在上大学离开家前,向父母道一声“谢谢爸妈”吧
                        至于老家也是,高考前一年,因为寒假短暂,可能很多人都无法回老家或者待的时间不长,既然高考完后有充足的时间,不妨回老家看看老人吧,大家很多小时候都是老人带的,乌鸦能反哺,18岁既然已经过了成人礼,事亲至孝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同样是最基本的美德,应该时刻铭记才对。


                        IP属地:广东14楼2014-03-08 14:15
                        回复
                          第二章就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提出意见,第三章将围绕大学的学业,爱好,朋友展开,欢迎大家提出意见,谢谢!


                          IP属地:广东15楼2014-03-08 14:58
                          回复
                            自顶一下


                            IP属地:广东16楼2014-03-08 21:06
                            回复
                              珍惜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兄弟
                              现在的大学都扩招的厉害,十几年前规划4人的宿舍如今要住6人,空间上着实是憋屈了些。还记得2008入学那年,大家相聚在一起,拍拍肩,吃吃饭,男人的情怀总是比女人来的快,一顿饭后大家就犹如自家兄弟一般。兄弟伙儿东北有之,河南河北有之,湖南有之,浙江有之,为什么我在前文一直鼓励到大城市读书,因为你可以接触到各地的人,忘记是谁说的了,人的生命不就在于经历和体验么。


                              IP属地:广东18楼2014-03-13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