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22日
漏签
0
天
雨果吧
关注:
4,545
贴子:
19,99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4
回复贴,共
5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雨果吧
>0< 加载中...
回复:死者的非洲之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11031103班
历代传说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顶楼主一个!非洲是资源大陆,可惜三角贸易和西方殖民把这里毁了!!
IP属地:湖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7楼
2014-03-11 00:08
回复(1)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关于穿衣部分……
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各国元首在重大场合开始统一着装——西装革履。但是嘛……有时候职位越高的,穿着越随意,甚至可以达到不伦不类的程度。
而对于一般的黑人来说,穿衣着装和我们区别不大,但是狂欢节上的“民族服饰”另当别论,额,那种着装简直是有伤风化嘛。
中国的廉价牛仔裤在这里卖的很好,而我们穿烂的衣服,对于一般的黑人家庭他们也会笑纳,因为他们买不起像样的衣服。更有些来这里干活的黑人鞋都穿不起,所以这就造成一个小问题,关于黑人工人的装备配置。
按道理说,我们应该发给他们安全帽,荧光背心,胶鞋等工作服装,可是这帮家伙会按照他们一贯的风格,带着这些东西一去就不复返了。
中国人对此的应对之策大致如下:从别的地方带和自己混熟的黑工来工作,不怕他拿东西跑路(连回哪都不知道怎么跑);有些非必要的装备干脆就不发(倒也没出过事故);加强点装备的回收管理(额,如果黑人仔细算算,就会发现拿一双胶鞋足以顶上他一周的工资了)。
额,所以综上,我们这边的工人都是一幅破破烂烂的衣着。牛仔裤半条裤腿都快掉了还舍不得换(这种着装在国内闹不好还算新潮的),有些黑人穿着用旧轮胎做的拖鞋(倒也结实耐用)。
IP属地:辽宁
28楼
2014-03-11 14:40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也许会有人说,我们虐待黑人。会从法律,人权,道德等若干方面批斗我们种花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我只能说,这是必然的。一方崛起必然以另一方的沉沦为代价,这就是跷跷板。虽然我知道无数有识之士都想寻求双方的一种平衡,但据我所知,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更何况,作为当局者的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压迫别人。
黑人有警察,有劳动局,有移民局给他们坐镇。他们有加班费,有九小时工作制,有吃的有喝有工资拿(呃呃呃,狄更斯和雨果的书里写到的工人,那才是受压迫)再加上他们固有的缺点。使得外人所谓的压迫更像是一种勾心斗角。
我们不能打骂他们,他们会用能找到的一切势力来给自己打抱不平,而那些官员们,正好可以敲诈一笔。
我们也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按周发薪水,因为他们会在发薪的当天去狂欢,去胡吃海塞,直到一周后工资吃光抹尽才回来上班。
我们不能不雇用黑工,因为要是不雇用的话,当地劳动局会来找茬。而雇佣的话,这群连偷带骗的懒汉能气的人牙痒痒。
最严重的时候,我看到任何黑人的官方人员来拜访就情不自禁打寒战,因为如果不是来敲诈,就是来敲诈。在离开安哥拉的最后一天,我在电话里对着一个移民局的家伙穷吼,其声势吓到了几个和我相处三年之久的同事。
这是爆发。
不知道诸位看了我上述的话是什么看法,我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的给诸位展示非洲的全貌,事实上,我能展现的就是我眼中安哥拉的一角。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客观描述是不存在的。目前为止的文章里包含着我的若干无奈,悲哀,还有愤怒。但这个,我既不能也不会去避免,而以后这种感觉只能有增无减。
所以诸位若是觉得不爽,请就此右上角,要不然还是请接着看我写下去。
IP属地:辽宁
29楼
2014-03-11 14:41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背着孩子的黑人妇女+黑人士兵
狂欢节上的两张拍……额,还真开放不是
衣衫褴褛的黑人+狂欢节上的盛装
IP属地:辽宁
30楼
2014-03-11 14:50
回复
收起回复
鲸鱼末年
玛丽都铎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羡慕,从小就想去非洲,超级喜欢拍的那几张蓝天啊,每次看见蓝天都要惊叫好久,都是灰色。
来自
手机贴吧
32楼
2014-03-12 17:27
回复(4)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关于住的问题……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1年安哥拉人均GDP为5305美元,中国为5434美元。而13年安哥拉为6033美元,中国为6629美元。看上去差不多,是不。
但是一落到实处,就是千差万别了。我和各色人等都说过在安哥拉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而他们经过比较,异口同声的表示:除非是旅游,否则不会到那种鬼地方去。
巨大的贫富差距,刚刚起步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匮乏的物资,使这里变成了一个没钱没法过,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地方。
好了,有这些为前提,我们可以说说居住的问题。
IP属地:辽宁
33楼
2014-03-12 17:50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因为地广人稀,所以除了首都那种大城市外(全国两千万人,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住在首都),没啥考虑楼房的必要。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平房。但即使是平房,差距也不小。
我见过砖瓦结构的小别墅:外面是围墙,里面几百平,七八间屋,欧式风格,由于过度炎热,内部必须有空调。这种房子有钱人才能住得起。我们的西班牙业主就租了这种房子住,但是据我们懂装修的同事来看,房子布局是很差的……
另外一下雨,我们业主的房子就发洪水,不知当初怎么设计的,房子地面竟然比外面街道还低……
也见过砖铁结构的:墙是砖砌的,但是房顶盖着铁皮瓦——除了两个城市外,全国没有能生产瓦的能力。虽然内部也有空调,但是没有吊顶,凉气会在第一时间内溜走。我们现在住的就是这种房子。为了防止泥泞问题,我们在院子里浇了一层混凝土(这玩意有的是)。
IP属地:辽宁
34楼
2014-03-12 17:50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还有木铁结构的:树枝搭的架子,用铁皮瓦围一圈,看上去像个劣质罐头盒,多见于野外。
还有木草结构的,用树枝围个圈,上面搭个锥形的架子,顶上盖草,每一家住一间,七八家凑一起,就是个村子。
楼房很少见,真正的大城市(也就那么两三个)才有建的。
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别墅,都是给有钱有势的人预备的(哪个国家都不乏这种人),可以参照南美毒枭住所的那种风格。死者游历尚浅,只听说过,没去过。
另外,还有葡萄牙殖民者留下的老楼房,从三层到六层不等,若不是被用作政府机构,就是作为豪华住宅出售。
最后,是特色建筑,设计师尽量设计的有非洲风格——其实就是木架子搭茅草。多见于饭店旅店等地,目的自然是招徕游客。
IP属地:辽宁
35楼
2014-03-12 17:52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总之在这里,住房问题还是勉强能解决的,我没有在城市里看到露宿街头的人,在野外也没见过。他们的茅屋我没进去住过,但是一定不好受——且不说炎热和雨水,光是蚊子就让人受不了。
有趣的是,我没有在任何建筑里见过蚊帐,包括旅馆。
今天的照片稍微晚点再发。
IP属地:辽宁
36楼
2014-03-12 17:57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野外探险时碰到的某个小村落……其实在国内,就类似于大家族的四合院,村长(族长)有13个孩子……
有黑人偷东西,一路追到他所在的村子所拍……额,注意,这些茅草屋是给人住的哦
只要再把这个铺一层草,盖在树枝搭成的墙上,就是木质结构房屋了
IP属地:辽宁
38楼
2014-03-13 15:54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木头+铁皮的房子
纯木质的房子,搭建比较费事,但是和茅草屋相比,已经是进步了
我们住的房子(在这算是相当好的了)
在门口用混凝土做的路——我亲手修的,就在去年过生日那天(好有意义的生日)
小地方的警察局……谁知道之前是征用谁的房子的
IP属地:辽宁
39楼
2014-03-13 16:06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接楼上,当地的村长家内部……看起来还凑合
我们修建的火车站内部
豪华旅馆……的白天和晚上
旅馆门口有伤风化的雕塑
IP属地:辽宁
40楼
2014-03-13 17:37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关于出行……
在大街上,最常见的是各种越野车,日系最多,美系其次(唉,中国车在这里很不受好评),因为路况太差,除了几个主要城市外,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外加上汽油便宜(加满一辆四缸的越野车,150人民币也就到顶了),以及车价便宜(也就是国内相同款式价钱的一半多点)所以哪怕是领导们出行,也没有开轿车的。这里没啥“皮卡不准进城”的规定,各种大车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街上转悠——不幸中的的万幸,是没有牛车进车(牛不少,但是没有牛车)。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摩托,在这里有个原则,“躲小车不躲大车”(仅限城市里)。因为道路过于狭窄(首都除外)以及没有红绿灯(全国除三个城市外),城市内的路况并不好,车行缓慢,故横穿马路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司机们也会主动避让行人(这和他们的某种心态有关,以后细讲),和谐驾驶。但摩托不然,黑人喜欢的是大排量,噪音大,造型拉风的摩托,伴着震耳欲聋的黑人音乐(说唱和舞曲为主),大半夜喷着臭屁一样的尾气和能把死人唤醒的噪音以最高速一路狂飙过去——白天同样如此。所以和这种车抢道是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IP属地:辽宁
41楼
2014-03-16 15:53
回复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他们都喜欢有事喝点酒,没事弄酒喝,驾驶也是如此。在我无数次的行车中,时常能看到黑人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狂灌各种酒——啤酒居多,也不排除高度酒。哪怕在某些没有修好的土路上也是如此,所以因为酒引发的驾驶事故可算是罄竹难书。有时候我很懊丧的想:是不是被酒弄死的黑人已经被内战弄死的还多了……估计是政府都看不下去了,现在终于有了酒驾检测器(特点是喜欢找中国人而不是找黑人检测)。
另一个事故起因是牛。当地很多道路上都有标志:注意牛。这些又大又笨的家畜时常如脑子中病毒般突然变向,以和平时绝不协调的迅雷不及电驴下载之势冲到马路中间,以自己的生命给主人(撞死牛是要赔钱的)、交警(撞死牛是要被敲诈的)、修理厂(撞死牛的车,自己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创收。令人寒心的是,一头牛的钱比一个黑人还贵(从去年起,黑人终于比牛贵了,可喜可贺)。
没见过多少人骑自行车,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如此,据我看,可能是自行车噪音太小,他们用着不爽……
野外(野外是指两座城之间所有的空间)有见到骑驴的,马却是没见过。
IP属地:辽宁
42楼
2014-03-16 15:55
回复(1)
收起回复
亲爱的死者
街道园林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里也有出租车(非面的)这些车几乎都是用被淘汰破车的零件组装的(哦哦,中国的尤其多),没有时钟和里程器,没有空调,没有锁(很多车就是用铁丝挂住车门,不让其莫名其妙打开而已),有的甚至没有仪表盘(OMG),但收音机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没法听音乐)。坐这种车,要上车时和司机讲好价格,而且百分之百要和人拼车(国内也差不多),还好因为城市较小,不用受多少罪就能到达目的地。
路上时常有人伸手搭车,每次去总部走一趟,总能见到十几拨,而平时在各个项目中间穿梭,见到的则更多。我们的车没有拉过任何当地人,但是开自卸车的司机相当喜欢拉人,前面的雅座可以做两个,后面的车斗可以拉二十个,从某地到某地,每人收个一百块,一趟就能赚几千元外快。后来这种事也被杜绝了,一方面是公司的规定,另一方面是交警也喜欢找这种人罚款。
呃……本想再说说“尽职尽责”的安哥拉交警的,想想还是扔到吐槽政府的部分说吧。
那么,出行的部分暂时介绍到此,照片的话等我回项目上再发——再过一两天吧。
IP属地:辽宁
43楼
2014-03-16 15:56
回复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多哈世乒赛国乒参赛阵容怎么样
2609940
2
雨果夺冠拆长城海报讽刺国乒
2559134
3
甲亢哥评中国行各城市
2356592
4
教皇方济各遗嘱内容被公布
2233170
5
刘强东送完外卖后请员工吃火锅
1938820
6
拳头游戏官宣换帅
1745825
7
吧友怒喷《忍杀二人组》三观不正
1603752
8
关税正在摧毁美国股市
1577064
9
IG状态回暖轻松拿下WE
1317140
10
知音漫客疑似没打赢复活赛
995946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