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是一个英雄,他身上集中折射了我们每个人曾经遇到过的幸或者不幸。
英雄有缺点和不足,但是并不缺乏坚忍不拔活下去的勇气。小说中的悲伤气氛从未停止,其中偶有轻松善良的时刻,但是,读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因为余华写这些时,仿似只是在为接下来要发生的残酷现实做铺垫。读《活着》,一路为福贵失去父母妻儿婿孙而哀叹,但是,把自己化身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时,又觉得可歌可泣,悲凉无奈中夹杂着缕缕幸福。
串连幸福的是散落在书中的一颗颗小小的感动。福贵家曾经的长工长根即便是沦落到乞丐,依然惦念着凤霞,捡了一根扎头发的红绸,洗干净后专程给凤霞送来。“礼轻情意重”,当长根一无所有后,一根捡来的红绸就是他的全部;有庆为了让母亲家珍少为自己纳鞋,冷着自己的脚跑着去上学,让人心疼爱怜热泪盈眶;家珍放弃大小姐的舒适生活,回到落魄的福贵身边,和他一起吃糠穿麻,无怨无悔……一幕幕温情,就是一个个波澜不惊的幸福,温暖滋润着每个人的坎坷人生路,让人于绝望中升腾活着的勇气和希望。
我想,如果有来生,这一家人,还会义无反顾地一起走,一起经历生活的甜苦。有人说,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们经历的越多,懂得也就越多。龙二通过赌局骗光了福贵的家财,但终落一个被枪毙的下场,仿佛印证了潜意识里笃信的“因果”,教给我们要与人为善,做好事儿,不要昧良心。我们也许不能全身心追求人生信条的上限,但是一定要守住道德的底线。反观福贵,他在输尽家财之后,回归了正途,不免印证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