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536贴子:10,051,949
  • 5回复贴,共1

谈谈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悲剧很美,悲剧能震撼灵魂,悲剧决不是要观众洒几滴眼泪,而是要引发观众深思.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小说,读者在看的时候是愉悦的,有时还会开怀畅笑,但掩卷时,却被悲剧气氛所笼罩,陷入对人生的思考.

红楼梦的悲剧有两条主线,一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代表的个人悲剧,我必须指出的是玉钗悲剧和宝黛悲剧是同一悲剧的两个方面.二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家族败落悲剧,这个悲剧具有时代局限性,在今天已经不存在大家族了,家族悲剧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家庭悲剧必将带来个人悲剧,这个意义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的.

吧友十一居士有个帖子"主张宝黛结合的,是一种非常庸俗、低级的审美情趣",引发一些争议,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宝黛爱情悲剧不是由于第三者插足造成的,假如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悲剧,这种悲剧意义就逊色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是社会造成的,是无法用个人意志逆转的,这个悲剧意义就深刻了,但还不够,社会环境会变化,但我们在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中挣扎确是永恒的,我们只能调和,却永远不能同时达到理想的两端.悲剧既源于社会也源于我们自身.

在新浪博客上有篇文章,吧里曾转载,大意是说红楼梦中只有一对真正的有情人,是张金哥和守备之子.两人徇情了.问题是徇情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这个悲剧的教育意义不大.而我提到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表达我对宝玉(也是自身)的不信任.

我重点说说宝黛爱情悲剧.曹雪芹把林黛玉塑造成病美人的形象,是曹雪芹喜欢这类型的美吗?不是的,一方面是性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必须安排林黛玉死去,林黛玉的病必须出家才能好,出家就是不在尘世了.出家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妙玉就是例子.林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这说明宝黛不可能走上结婚的殿堂.理想的完美的爱情在婚姻面前必须死去.曹雪芹把这种爱情悲剧处理成命运使然,非人为意志能逆转.因为曹雪芹不忍心看到理想的爱情受到玷污.

在吧里,我看到了这样的见解,林黛玉在和薛宝钗冰释前嫌,解开金玉良缘的心结,又得到宝玉真情告白,明白宝玉的心意后,对爱情还是不自信,对宝玉还是"心有嫌隙",这个嫌隙是什么呢?就是宝玉会变.我看到这个见解时,内心被震动了.这让我想起了宝玉见到宝钗雪白的酥臂,动了羡慕之心的情节.也想起了在宝玉和黛玉谈诔文时,当宝玉最后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的情形.曹雪芹在这里显然另有深意.

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大观园里,大观园是少男少女的伊甸园,换句话说,宝黛爱情是在出世状态下的理想爱情,没有大观园,爱情就象林红玉和贾芸之间的那样,不能达到理想化.但大观园必然要颓废,宝玉必定要离开大观园,宝玉也必定要入世,那么宝玉入世的结局是怎样呢?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宝玉是有可能变心的.

曹雪芹在80回以后的文字里,肯定不会直接写出宝玉变心,且导致黛玉的自杀.因为曹雪芹不忍心看到理想的爱情被玷污.所以,他早早地就把黛玉的死因写成病逝.但曹雪芹还是留下了暗示,(有红学家还探佚出黛玉投湖.但我判断曹雪芹不会这么写,暗示就是暗示).只是,我们读者要明白,爱情在我们出世的状态下是最美好的,一旦我们入世,爱情就变味了,甚至死亡.这就是宝黛爱情(理想爱情)的悲剧,不仅有社会因素,也有我们自身的因素.
(未完)

 




1楼2007-11-20 04:21回复
    • 123.113.47.*
    余秋雨认为红楼梦表现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观念?


    3楼2007-12-04 16:07
    回复
      2025-05-29 01:57:58
      广告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美满的


      4楼2007-12-04 16:38
      回复
        • 60.31.199.*
        一年了 怎么还不续写呢 


        5楼2008-11-22 14:00
        回复
          • 219.217.211.*
          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6楼2009-12-17 09:49
          回复
            很俗,不敢苟同


            8楼2009-12-17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