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又称灰霾,中国称为霾,香港称为烟霞)指在近地面的空气中,有大量尘埃或烟屑浮游在空中,令能见度下降。霾有损健康,吸入过量浮游在空气中的尘埃或烟屑会损害心肺功能,长远可能导致死亡。1952年伦敦的霾造成了超过4000人死亡。
“霞”本身是指光线经地平线上空的空气分子、水汽和尘埃杂质的散射后的色彩。因此,把尘埃或烟屑形成的一片阻碍视线的啡、灰色称为“烟霞”也许美化了这种现象。
霾的成因与逆温层的出现有关。在一般情况,地面气温较半空为暖,因此空气会上升并在半空散开。但若上升的暖空气遇到逆温层的出现时,空气不能上升而造成累积,形成霾。[1]
中国将把灰霾数据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将修改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把造成灰霾天气的PM2.5纳入评价指标。[2]
央视网上的王磊评论道,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长知识[3]。国防大学张召忠教授指出,雾霾对激光武器是最好的防御,激光武器最怕雾霾[4][5]。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能影响能见度,对交通影响很大。根据国际上的定义,雾中的能见度要小于1公里[1]。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根据凝结的成因不同,雾有数种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