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件性能永远不会过剩,软件对于硬件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硬件性能的提升;
2.低压U的优势只在省电,不要对低压U的发热情况抱有太美好的幻想;
硬件提升多少性能,新版的软件就能吞噬掉多少性能,随随便便一个版本更新,功能几乎没变,有时候只是多了几个鸡肋的小功能,硬件需求就直线上升,典型例子就是某知名聊天软件。。
有人会说,如果我只上网呢?
看看03年的网页,在看看现在的网页,仅仅只说广告,03年流行的是GIF、文字和图片广告,Flash只有很少一部分;而现在的网页充斥着各种Flash、JavaScript、垃圾页游弹窗,甚至是影音广告,不仅占用网路带宽,对CPU和内存也是不小的压力。
在工作方面,作为常用软件Office和Photoshop,PS CS2和现在的PS CC差了多少?几个新功能和UI而已;Office 2003和2013又差了多少,几个新功能和UI而已。但是你的老爷机还跑的动这两个软件的最新版么?
经常有人说低压U是渣渣,其实只是不知道低压U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原因也是各笔记本厂商“无脑”推低压U。
低压CPU自从Core2时代诞生以来,从来就没说过自己的优势在性能,而是在于“能保证主流性能的同时降低电量消耗”,使笔记本续航时间更长,仅此而已。
低压不等于低发热,玩过CPU降压的人应该都知道,降压后同频温度只会降低几度,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绝对不是有些人印象中的不需要风扇也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因为低压U多采用BGA封装,机身可以做的更轻薄,带来的后果就是散热器缩水,此消彼长,其实发热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2.低压U的优势只在省电,不要对低压U的发热情况抱有太美好的幻想;
硬件提升多少性能,新版的软件就能吞噬掉多少性能,随随便便一个版本更新,功能几乎没变,有时候只是多了几个鸡肋的小功能,硬件需求就直线上升,典型例子就是某知名聊天软件。。
有人会说,如果我只上网呢?
看看03年的网页,在看看现在的网页,仅仅只说广告,03年流行的是GIF、文字和图片广告,Flash只有很少一部分;而现在的网页充斥着各种Flash、JavaScript、垃圾页游弹窗,甚至是影音广告,不仅占用网路带宽,对CPU和内存也是不小的压力。
在工作方面,作为常用软件Office和Photoshop,PS CS2和现在的PS CC差了多少?几个新功能和UI而已;Office 2003和2013又差了多少,几个新功能和UI而已。但是你的老爷机还跑的动这两个软件的最新版么?
经常有人说低压U是渣渣,其实只是不知道低压U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原因也是各笔记本厂商“无脑”推低压U。
低压CPU自从Core2时代诞生以来,从来就没说过自己的优势在性能,而是在于“能保证主流性能的同时降低电量消耗”,使笔记本续航时间更长,仅此而已。
低压不等于低发热,玩过CPU降压的人应该都知道,降压后同频温度只会降低几度,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绝对不是有些人印象中的不需要风扇也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因为低压U多采用BGA封装,机身可以做的更轻薄,带来的后果就是散热器缩水,此消彼长,其实发热问题依旧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