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吧 关注:1,453,024贴子:7,707,703

回复:教你人生“狗刨式” ——解答人生规律的奇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高层次的“大乐”,你往往要牺牲掉低层次的“小乐”。吃喝玩乐是“小乐”,事业有成是“大乐”。为了事业有成,你常常得放弃这些小乐。等事业有成了,低层次的享乐根本就入不了你的法眼。比如成为富翁,什么吃喝玩乐没有?什么女人没有?你现在的吃喝玩乐和女人的层次也太低端了。
你在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不是我说的,是马斯洛说的。当你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时候,你要赶紧想办法赚钱,先满足这些需要再说。如果你这些需要都基本满足了以后,你就需要更一层,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获得更大的快乐。比如事业有成、帮助更多人、做慈善公益等等。那你的人生将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年轻人在没结婚前,只要你没有太奢侈的消费习惯,满足温饱还是很简单的,而且牵挂、拖累比较少。这时,你不妨多追求一些高层次的快乐,比如成为专家能手、创业等等。


18楼2014-02-22 10:07
回复
    顶一下


    19楼2014-02-22 10:42
    回复
      精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2-22 10:5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2-22 11:31
        收起回复
          楼主学习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2-22 21:44
          回复
            神马是成功?神马是失败?
            在看人类世界前,我们先来看看大自然吧。
            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态丰富多彩。既有狮子、豹子、狼,又有羚羊、斑马、鹿,再到更微小的蚂蚁、蝴蝶、屎克榔,最底层的就是各种花花草草的植物了。你说这些动植物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
            你可能会说狮子、豹子、狼是成功的,因为它们是草原的统治者,小动物们都怕他们。而蝼蚁、屎壳郎之流是失败的,因为他们谁都打不过,草原王者随便一脚都能把他们踩得稀烂。这种说法是以力量是否强大作为判断标准的。那是不是说,肌肉越强大越适合生存呢?其实并非如此。判断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志不在于看谁的肌肉强大,而在于谁更适应大自然,比拼的是生存能力。“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狮子、老虎一个个都变成了珍稀物种,即将面临亡族灭种了,还谈什么成功?可没听说过蚂蚁、屎克榔哪个灭绝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蚂蚁、屎克榔反而是更成功的。可见,只有先确立判断标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咱们再回到人类世界来。
            我们通常会说,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发财了、当官、成明星了就是成功,破产了、跑路了、坐牢了就是失败。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权、有钱就被人戴上成功者的帽子抬上金灿灿的宝座,而其他人一律得站在下面仰望。但这种认识还是过于简单了点、狭隘了点。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是不是不发财、不当官、不成明星,就都是失败者?那岂不是说,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失败者?这也太打击人了吧?这也太可怕了吧?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那是不是说,反正弄到钱就是成功,只要能弄到钱,哪怕不择手段都可以?于是你可能会想,那咱拿把枪去抢银行不就是快速成功之道?如果能当官就是成功,那咱们是不是天天得去跑官、要官、行贿、送礼,甚至不顾廉耻的拍马、阿谀奉承?那是不是说,不具备出名的条件而想出名,你可以去大街上裸奔?可以成为第二个凤姐?


            23楼2014-02-23 11:46
            回复
              你明明不善经营,而去选择经商,想跟别人一样大富大贵,那你的人生将遭遇惨败,你能快乐吗?如果你没有高情商,没有后台却选择做官,那你的人生将一直处于郁郁不得志当中,你能快乐吗?如果你没有明星的外貌、歌喉、身材等条件,又想走星途,那也将遭遇沉重打击,你能快乐吗?如果追求到最后都不能得到快乐,那这种追求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如果大家都走这三种成功模式,那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物质的、自私的、势利的、功利的社会。大家可能会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啊!是啊,正因为大多数人都用这样的眼光看人,所以,现在的中国人特现实。
              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最近对20多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13个百分点。而对于这一问题回答的平均值是34%,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瑞典则最低。这一调查说明,中国人的成功模式太过于单一。同时,也说明中国人整日为生计奔忙,中国人太穷了,穷怕了。但如此高的比例,只能说明这种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是病态的。


              25楼2014-02-25 21:37
              回复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当然重要,钱就是物质,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钱不会长腿跳到你的口袋里,追求财富、追求物质是完全正确,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能得到精神享受,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有意义。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经商赚钱,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官掌权,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个大明星。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固然勇气可嘉,但谁愿意承受最后一无所得的痛苦呢?这种痛苦来自于压力,也来自于价值无法体现的失落。
                对于不适合这三种途径的人怎么获得成功呢?这正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虽然这三种成功模式不能算错,而且是市场经济社会里必然存在的典型的成功模式。但我觉得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这样去判断是否成功,这只能说明这是一种文化思想畸形。与个人的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相对照,成功模式就显得过于单一了。由此可见,价值多元化、成功模式多元化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7楼2014-02-27 20:11
                回复

                  一个社会比较好的成功模式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成功;各行各业都应有成功的可能,哪怕是一个普通打工仔;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找到成功的感觉。这样的社会人人都能体现价值,都能找到成功,社会正能量激增,幸福指数、和谐指数增长。
                  我认为,成功的标准在于: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就能符合以上要求,就是成功的。
                  条件1:实现目标、成绩突出,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条件2:能从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会到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得到快乐;
                  条件3:得到社会肯定和承认。
                  从上面三个条件来看,成功与是否获得财富、权势、名气没有直接的联系。
                  那么失败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只要不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就是失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成功比失败要难得多。没有实现人生价值,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没有从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得到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没有快乐,被社会所排斥和斥责,那他一定是失败的。


                  28楼2014-02-27 20:12
                  回复
                    说的太棒了


                    29楼2014-03-13 17:55
                    收起回复
                      怎么又发了一遍?两年前不是发过了么。。。


                      IP属地:江苏30楼2014-03-13 18:05
                      收起回复

                        “人都是出来卖的”,这句话听起来很难听,但确实蕴含了深刻的意味。商品是卖的,人怎么能卖呢?这是要卖身的节奏吗?其实,这里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价。你到一家公司工作,人家开了薪水,就相当于用薪水标定你的价格。你认可这家公司,只不过是你认可了他的报价而已。


                        31楼2015-01-12 21:18
                        回复

                          你看中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当大富翁、当工程师、当画家。这个未来就是个“期房”,你不能立马得到,你得先付“钱”。对于你来说“时间、精力、体力、脑力”就是“钱”。这些钱你还不能一次付清,你得分期付款。你每天只能付出几个小时的时间、精力、体力、脑力。过相当长的时间,等你把“钱”付清了,未来梦想也就实现了。如果未来没实现,就如同银行把你抵押给它的房子没收了。那你不能怪命运,只能怪你“钱”没付清,没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体力、脑力”。


                          32楼2015-01-12 21:36
                          回复

                            不要以为时间的利用价值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后一天付出的代价总比前一天要高,做一件事付出的时间成本更大,因为你的生命又缩短了一天。你20岁时花掉一天所需的成本是剩余人生的1/100000,那到60岁时,恐怕你每天花掉的时间成本是剩余人生的1/1000了,哪个成本更高?
                            整天拖拖拉拉,干事没效率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拖拉机”。一时拖拉没问题,但一辈子都是“拖拉机”,你怎么跟开“奔驰”的竞争呢?


                            34楼2015-01-14 12:14
                            回复
                              大家有人生问题都可以提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5-01-15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