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吧 关注:46,109贴子:1,201,060
  • 11回复贴,共1

又爆 河南 一毒针头 上千人感染丙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患者的诉讼代理人李玉民介绍, 从2010年起, 李俊超开始重复使用成本仅1元的一次性注射器。 之后荆岗村陆续有人感染了丙肝。 到了2012年初, 河南杞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一看到来自荆岗村的病人, 就问 “是否在村里西边诊所打过吊针”, 并且建议他们先做丙肝检查。
  尽管疫情早已浮现, 但并没有被及时上报。 李俊超诊所一如既往地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丙肝在多个村庄蔓延。
  河南杞县, 一位老村医使用的 “毒针头”, 让近千名村民感染了丙肝, 一种容易因输血感染的病毒性肝炎, 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这场丙肝疫情, 源自河南省东部的开封市杞县圉镇, 东汉女诗人蔡文姬的故乡。 从2012年案发至今, 村医李俊超涉嫌非法行医罪一案尚未开庭审理。
  据了解, 疫情共涉及至少800多人, 波及多个乡镇, 重灾区在圉镇的荆岗村。 全村5000余人, 至少350人感染。 至今, 共有535个患者委托了代理人, 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其中有87个未成年人。
  荆岗村是圉镇最大的村庄, 肇事的村医李俊超, 行医已有30余年, 在当地以 “医术高”闻名, 邻近村庄甚至县城都有人来看病。 诊所在荆岗村西头, 三间平房, 有两间专供输液。
  2012年4月, 几名丙肝患者向开封市疾控部门报告。 5月31日, 李俊超被公安局刑拘, 涉嫌的罪名是非法行医。 2013年, 李俊超被检察院起诉到尉氏县法院。 但是, 丙肝患者们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却被拒绝受理。 至今, 民事诉讼案件在尉氏县法院、 杞县法院和开封市法院之间被 “踢皮球”。
  检方指控李俊超在没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情况下, 在家中行医, 严重违反医疗规程, 在为部分患者输液时, 重复使用一次性输液管, 致使多人感染上丙型肝炎。
  至今, 该案尚未开庭审理。 无论李俊超最终被如何定罪量刑, 都无法挽回这场丙肝疫情摧残的人生和家庭。
  村医 “毒针头”引发丙肝疫情, 在河南省境内, 杞县并非孤例。 2011年底, 永城市马桥镇苗浅村的吴文义诊所, 即因重复使用针头引发丙肝聚集性疫情, 导致上百人感染, 并殃及临省的安徽亳州市涡阳县 (相关报道参见财新 《新世纪》 周刊2011年第47期、 48期 “皖豫丙肝暴发” “丙肝疫情背后” “河南丙肝防控遗憾”)。
  2012年8月, 杞县卫生局在给公安局 《关于李俊超非法行医案要求协查补充材料的复函》 称, “判定为医源性感染依据不足, 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其理由是, 丙肝病人发病时间不一致, 就诊单位不固定, 举报人和在该诊所就诊的人群无法对李俊超重复使用针头的情况进行质证。 该函称, 目前无法界定丙肝发病与诊所的因果关系, 经SA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 女性、 共同生活中有丙肝携带者, 曾穿耳洞等为其危险因素。 分析结果未显示与医源性感染有关, 同时也有部分病例可能与小诊所口腔治疗、 静脉输液和母婴及性传播等多因素有关。
  这样的说法未能取信于民。 有村民质疑, “80多个孩子, 没拔牙, 也没打耳洞, 为什么去李俊超诊所输液了, 就得了丙肝?”
  村民们介绍, 在疫情刚爆发时, 住院时有医生问过他们是否献过血, 拔过牙, 是否去李俊超诊所输过液。 在李俊超被抓之前, 大概有10个患者在村卫生所接受过公安局、 卫生和疾控部门的问话, 是否在李俊超诊所输过液。 后来, 并没有疾控部门的人找过更多的患者。
  据专家介绍, 通过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的病毒类型分析, 完全可以确定丙肝的感染源。 村民们认为, 当地的卫生部门一直没有启动这些措施, 却轻率地做出前述判断。 至于官方后来的 “进一步调查核实”结果, 村民们也无从知晓。


1楼2014-02-19 20:18回复
    针头也传染吗、、看来这个传染率很高啊。别沉啊帖子。


    3楼2014-02-19 20:34
    收起回复
      这个新闻从哪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2-19 22:12
      收起回复
        哎!上哪说理去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2-20 10:04
        回复
          现在可以治愈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0-21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