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上班这点事》节目组改版通知的时候,很是意外,不过说实话,还是有点窃喜的,觉得机会终于来了,做梦都在乐呵,哈哈。按照新的设想,《上班这点事》将彻底发扬TV2。0的精神,所有人都可以来参与、来互动,真正做到由上班族来聊“上班这点事”,我觉得这想法挺特别的,但也让更多人有了跟我抢饭碗的机会。
基于做嘉宾的经验心得,加上2把椅子不到2米的距离,让我对做好“当班主持”的工作,充满了无比的自信。事前导演无数次的提醒我做好准备工作,我表面上应和,心底里却根本没有当回事,不就是当个班吗?上回和导演去拍外景都是一遍过的,小菜一碟!以我这种天才型的头脑和机智反应,肯定是不成问题。于是,准备工作我还是按照以前做嘉宾的经验来做。
“5,4,3,2,1”,终于开始了。从门里走出来,说这一段开场白,我就NG了N次。第一次是因为出门后就不自在的扶着那张我期盼已久的椅子说话,导演说位置不对,光照不到我;第二次则是动作僵硬,语无伦次,导演说,就听我一个人在絮絮叨叨,跟体验者根本没有交流;第三次表情过于夸张,说话还左右摇摆;第四次眼神四处游离,也不懂得什么时候该看那个亮着小红灯的摄像机……当时汗就下来了……看似容易的事情,原来如此之难。
从与体验者寒暄到走上那张熟悉的桌前,时间竟史无前例的漫长,坐下来之后,手脚是有地儿搁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要照顾的事情太多了,整整一集的脉络,每一段的结束语,什么时候应该看哪一台机位,什么时候该和体验者交流,如何平衡两位嘉宾的说话时间,受到嘉宾的攻击还要考虑如何还击,每个嘉宾讲完后如何总结……突然发现怎么那么多事情要做?因为太多事情要想,以至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第一场是怎样录完的了,只知道自己在不停冒汗。下来的时候,导演说平时都是50分钟录一集,而我居然录了110分钟,还完全没有脉络可言,精彩就更谈不上了……那一刻,我对自己的信心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尤其是看到简昉和“500强”做“当班”的时候,都比我表现得出色,心里更是难过,想起以前自己说过的大话:嘉宾做得好,主持也没问题!真是肠子都悔青啦!悔青啦!悔青啦!其他嘉宾和导演都过来安慰我,帮我出主意。导演说,“500强”以前就是“雨润哥哥”,有过主持经验,自是脉络感会强一些,而简昉是复旦才女,在大学期间就常主持大型晚会,加之现为媒体主编,逻辑性强也会对“当班”有帮助,而我是典型的草根,在《上班这点事》之前就从未上过电视,能做到今天这样已经很是不错,但我仍然觉得是倍受打击!
第一天的录制,我有两期“当班”,自我感觉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当时就做好了节目播出后要被骂的心理准备。不过有些事一定要自己面对,有些关口也一定要我自己闯过。没办法,谁叫我生性争强好胜呢!为了第二天“当班”的节目,我当晚到凌晨才睡,把第二天要“当班”的三期节目反复思考了很多遍,又总结了当天的诸多不足。躺下的时候,仍然忐忑不安,几乎彻夜失眠。甚至在想,以后不要做“当班”,还是做嘉宾算了,相比较起来,还是做嘉宾幸福啊。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当班”的三期,导演和其他嘉宾都说我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自己也感觉比前一天好了很多,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呀!因为感受过《上班这点事》曾经有过的那种高度,所以我要一直以这个高度为目标,听不到叫好声,我就要继续努力。这个过程也许注定艰苦,但我会珍惜这多少职场白领都等不来的机会,努力和简昉、“500强”竞争,我会做成最好的“当班”的,要做就做最好!
2米的视觉距离,走起来却是千里万里!好在我还年轻,好在我已在路上……给我一次机会!给我一次机会!喜糖们和非喜糖们,请为我加油!!
基于做嘉宾的经验心得,加上2把椅子不到2米的距离,让我对做好“当班主持”的工作,充满了无比的自信。事前导演无数次的提醒我做好准备工作,我表面上应和,心底里却根本没有当回事,不就是当个班吗?上回和导演去拍外景都是一遍过的,小菜一碟!以我这种天才型的头脑和机智反应,肯定是不成问题。于是,准备工作我还是按照以前做嘉宾的经验来做。
“5,4,3,2,1”,终于开始了。从门里走出来,说这一段开场白,我就NG了N次。第一次是因为出门后就不自在的扶着那张我期盼已久的椅子说话,导演说位置不对,光照不到我;第二次则是动作僵硬,语无伦次,导演说,就听我一个人在絮絮叨叨,跟体验者根本没有交流;第三次表情过于夸张,说话还左右摇摆;第四次眼神四处游离,也不懂得什么时候该看那个亮着小红灯的摄像机……当时汗就下来了……看似容易的事情,原来如此之难。
从与体验者寒暄到走上那张熟悉的桌前,时间竟史无前例的漫长,坐下来之后,手脚是有地儿搁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要照顾的事情太多了,整整一集的脉络,每一段的结束语,什么时候应该看哪一台机位,什么时候该和体验者交流,如何平衡两位嘉宾的说话时间,受到嘉宾的攻击还要考虑如何还击,每个嘉宾讲完后如何总结……突然发现怎么那么多事情要做?因为太多事情要想,以至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第一场是怎样录完的了,只知道自己在不停冒汗。下来的时候,导演说平时都是50分钟录一集,而我居然录了110分钟,还完全没有脉络可言,精彩就更谈不上了……那一刻,我对自己的信心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尤其是看到简昉和“500强”做“当班”的时候,都比我表现得出色,心里更是难过,想起以前自己说过的大话:嘉宾做得好,主持也没问题!真是肠子都悔青啦!悔青啦!悔青啦!其他嘉宾和导演都过来安慰我,帮我出主意。导演说,“500强”以前就是“雨润哥哥”,有过主持经验,自是脉络感会强一些,而简昉是复旦才女,在大学期间就常主持大型晚会,加之现为媒体主编,逻辑性强也会对“当班”有帮助,而我是典型的草根,在《上班这点事》之前就从未上过电视,能做到今天这样已经很是不错,但我仍然觉得是倍受打击!
第一天的录制,我有两期“当班”,自我感觉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当时就做好了节目播出后要被骂的心理准备。不过有些事一定要自己面对,有些关口也一定要我自己闯过。没办法,谁叫我生性争强好胜呢!为了第二天“当班”的节目,我当晚到凌晨才睡,把第二天要“当班”的三期节目反复思考了很多遍,又总结了当天的诸多不足。躺下的时候,仍然忐忑不安,几乎彻夜失眠。甚至在想,以后不要做“当班”,还是做嘉宾算了,相比较起来,还是做嘉宾幸福啊。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当班”的三期,导演和其他嘉宾都说我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自己也感觉比前一天好了很多,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呀!因为感受过《上班这点事》曾经有过的那种高度,所以我要一直以这个高度为目标,听不到叫好声,我就要继续努力。这个过程也许注定艰苦,但我会珍惜这多少职场白领都等不来的机会,努力和简昉、“500强”竞争,我会做成最好的“当班”的,要做就做最好!
2米的视觉距离,走起来却是千里万里!好在我还年轻,好在我已在路上……给我一次机会!给我一次机会!喜糖们和非喜糖们,请为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