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仪殿吧 关注:31贴子:4,126

【金陵李从嘉】备份、草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从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2-13 02:12回复
    1996年《情剑山河》
    出品公司:台湾电视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台湾
    集数:42集
    类型:爱情,历史
    导演:潘文杰、张健伟、浦腾晋
    编剧:谭嬣
    演员表:
    李煜 秦风饰
    周娥皇 何晴饰
    周嘉敏 黎燕珊饰
    窅娘 邓美芳饰
    赵匡胤 吴兴国饰
    赵京娘 关咏荷饰
    赵光义 倪齐民饰
    王彦升 黄膺勋饰
    秋水 戴自华饰
    刘珠 邬瑜佩饰
    烛庆 马幼兴饰
    宝仪 高欣欣饰
    李弘冀 戈伟家饰
    李从善 杨适豪饰
    柴荣 王伟平饰
    长老 刘非饰
    李璟 许承先饰
    赵普 马晓峰饰
    剧情简介:一代帝皇赵匡胤,少有大志。南唐后主李煜,文采风流。乱世纷争,群雄逐鹿,时势造英雄。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君王、囚寇、孰取孰留?曾经的结拜兄弟,一起出生入死,最后却反目为仇,过去的亲密爱人,彼此心心相印,最终却形同陌路。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一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2-13 02:12
    收起回复
      2025-05-10 04:52:43
      广告
      先是,江南自后汉以来,民间有服玩侈靡者,人询之,必对曰:“此物属赵宝子。”又煜之妓妾尝染碧,经夕未收,会露下,其色愈鲜明,煜爱之。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谓之“天水碧”。及江南灭,方悟“赵”,国姓也;“宝”,年号也;“天水”,赵之望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2-13 02:50
      回复
        2005年 《问君能有几多愁》
        (原名《大宋开国》《李后主与赵匡胤》,在台湾地区播出时名为《他爱江山我爱美人》,大陆电视台播出时更为现名。另有《江山美人情》一名。)
        出品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等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集数:40集(央视版39集)
        类型:古装,爱情,历史
        导演:吴家骀、何丽萍
        编剧:邓月娇、雅晨编剧小组
        主要演员:
        李煜 吴奇隆
        周娥皇/花蕊夫人 刘涛
        周家敏 熊乃瑾
        赵匡胤 黄文豪
        赵光义 吴樾
        剧情简介:全剧以李煜和赵匡胤两位历史人物为主轴,讲述了五代十国至北宋建立期间的故事,两位帝王在文学、武艺不同领域各擅胜场,出身环境及人生态度皆异,造就了二人日后迥别的命运。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2-13 02:56
        回复
          1986年《绝代双雄》
          出品公司:新加坡电视机构
          制片地区:新加坡
          集数:40
          类型:古装 历史
          导演:李致明
          编剧:李致明
          主要演员:
          李煜 李文海
          大周后 陈秀环
          小周后 郑宛玲
          赵匡胤 林明哲
          赵光义 陈天文
          剧情简介:描述了五代十国末期南唐李后主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之间的恩怨故事,剧中俊男美女不多,可是拍得有型有款,李煜的温文儒雅,赵光义的狠绝,国灭家亡别离宗庙的凄凉惨痛,表现得都恰到好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2-13 03:07
          回复
            这个爪机就有点无力了……需要就艾特我吧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2-13 03:40
            收起回复
              说南唐后主李煜娶了姐妹花,大周后国色天香、风华绝代,“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修复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而且她很会打扮,“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陆游《南唐书》)。又有《清异录》提及:“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镂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插几句,《清异录》传为陶谷所撰,还记得此前的秦弱兰故事吗,就是那个大学士陶谷,不过王国维等大家认为,陶谷死于宋初,《清异录》多写北宋事,因此只能算是北宋人之作。管它,差得不远。台湾艺术史专家陈葆真以为,从大周后的发型、北苑妆、到文字记载的南唐后宫盛行赏花的风气,另一幅名画《簪花仕女图》很可能出于南唐宫廷画家之手,甚至,让想象驰骋一下,画上那些高髻凌风、蛾眉染黛、簪花插钗、罗衫轻薄、花钿细巧的仕女,也许正是李煜的后宫佳丽,比如大周后、小周后、保仪黄氏。关于那“纤裳”,孟晖女史专有分析:半透明的宽袍广袖的披衫,里面是抹胸高腰及地罗裙,外加一条装饰用刺绣披帛,最是温柔富贵,绮靡动人。三座出土墓葬——王处直墓(924年)、冯晖墓(958年)、李璟陵(961年)支持了这一论证,特别是李璟陵中的女子形象,发髻高耸、髻上插花、面部丰圆、穿束胸长裙、加对襟长衫、上饰团花纹样,是与五代南唐妇女最为接近的参考指标。
              好吧,假如《簪花仕女图》表现的是南唐后宫的风流蕴藉,同是表现当时权贵生活的《韩熙载夜宴图》,在服饰装扮上怎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首先,不是隆然高髻了,改成相对低矮的后倾发髻,绕髻有工细首饰,特别是一种红色的发带。其次,也不是广袖披衫了,苏州大学的学者张朋川将画卷上的妇女服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大多数乐伎的服饰,上身是紧身窄袖的襦,领口有直领和斜领两种,领上没有花纹。襦衣颜色以粉红色居多,还有绿、桃红、蓝色,衣服质料轻薄。在腰间腹中系有绦带,分两条下垂,又从腰两侧的襦下面各垂一条长绦带,带中部系成结,沈从文先生认为是“帛鱼”。下穿多姿多彩的曳地长裙。有的伎女披着披帛。第二类穿开衩的圆领长衫,圆领里露出白色衬衣,并围有围腰(抱肚)。第三类与第二类基本相同,只是不用围腰,而用长绦带束腰,在前腹中部系蝴蝶结,分两长条垂下。衣裙上的图案设色淡雅,图案较小,与富丽堂皇的簪花仕女有所差别。两幅名画最后一个不同是,夜宴图里的小姐们,瘦了,她们鹅蛋脸、悬胆鼻、樱桃口,细眉细眼,既没有三白妆,也没有刺眼的大花钿,看起来雅致多了。
              南宋女服比较容易辨认,长巾形抹胸围裹在齐腋以下,外着一件称为“背子”或“褙子”的长衫,这种长衫直领、对襟、长袖、两腋下开长衩,衣长至膝部上下,然后下面再系裙,足穿弓鞋。一般有头脸的妇女皆戴冠,将发髻笼在冠中,并于冠上插戴花朵饰物,比如“蛾儿雪柳黄金缕”。可是与南唐更为接近的北宋女服,一直不够清晰。但无论如何,《夜宴图》与《簪花仕女图》中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也正是因此,有些学者得出《夜宴图》乃北宋初期画作的结论。
              叶恭绰在画卷后的跋文中考究名物制度,涉及女服的有三则。1.唐初女子皆大袖,中唐染胡风,袖子收窄,所以画上伎女们的窄袖子“此为唐俗”。2.众女子皆用口脂,面傅粉,但两颊无胭脂。3.众女子皆有首饰,而身无所佩,臂钏、手镯、耳环皆无,殆财力不足?……最后这条让人失笑,是想起了韩熙载蓄妓蓄得辛苦、每月当“月光男神”,所以猜想他只供得起头面、顾不上臂钏等零碎首饰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2-14 01:15
              回复
                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除了南唐末代皇帝李煜时期,在中式婚礼上短短流行过50年左右——并蒂莲,但是很快又回归正统,将鲜花作为中式婚礼的第一大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2-14 03:20
                回复
                  2025-05-10 04:46:43
                  广告
                   周制婚礼服饰:爵弁玄端——纯衣纁袡
                    周礼婚制中的婚礼服饰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婚礼服饰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
                    【新郎服饰】 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
                    【新娘服饰】
                    *礼服: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宵衣。
                    *发饰:纚、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纚”(宽二尺二,长六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2-14 03:23
                  回复
                    陆游
                    后主国后周氏,昭惠后妹也,昭惠卒,未几,后主居圣尊后丧,故中宫久虚,开宝元年,始议立后为继室,命太常博士陈致雍,考古今沿革,草具婚礼,又命学士徐铉,史官潘佑参定,文安郡公徐游评其异同,游多是佑议,遂施用之,逾月,游病疽,铉怼其不主已议,戏语人曰:周孔亦能为厉乎,后少以戚里,间入宫掖,圣尊后甚爱之,故立焉,被宠过于昭惠,时后主于群花间作亭,雕镂华丽,而极迫小,仅容二人,每与后酣饮其中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2-14 03:34
                    回复
                      记得那天早上08:00,我们在东水关会合,08:45从东水关遗址公园上城墙开始步行。先后经过了武定门、南唐伏龟楼遗址、南唐城垣遗迹、雨花门、中华东门、中华门。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2-28 14:31
                      收起回复
                        解释下为什么“抓住这个那个不放”吧。
                        我个人觉得李煜吧并不需要”热闹“,李煜吧应当是追思后主的地方,恶搞后主的东西不应该存在,正如吧规二所言,应”倡导对历史人物存有适当的温情和敬意“。
                        天下讨论后主的地方不止李煜吧一个,水、聊天、勾搭吧友有李煜吧水区吧,bl有yinyu吧,除了贴吧也有qq群,每年七夕都会有活动,学术一点也可以去澄心堂论坛,还有笛在月明楼的网上纪念馆......只是各自分工不同,只是每个人喜欢李煜的角度不同。
                        来到并长驻煜吧的亲大都是喜爱后主的,都希望煜吧能越来越好,而不是水贴泛滥乃至成为臭水沟。观之中国古代作家目录下的吧,发展局面跟煜吧差不了多少,我知道能力有限,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作为小吧我只想尽我所能让煜吧不至于水贴成灾,我希望煜吧是让所有爱他的人觉得温暖宁静的地方。
                        至于这个版权我不知道要不要 但是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就要说明是转载或者分享【用橙子的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3-01 16:27
                        回复








                          IP属地:江苏15楼2014-03-02 14:39
                          收起回复
                            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或失在浮清,或滞于重滞。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3-04 23:24
                            回复
                              2025-05-10 04:40:43
                              广告
                              说明:
                              应吧友召唤前来删不雅言论,楼中楼只能一段段删,数量太多网速太渣原谅我实在处理不完,暂且删了几处明显不雅言论。如层中发现不雅言论请原地召唤我,谢谢。


                              IP属地:江苏17楼2014-03-05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