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见回组吧 关注:61贴子:1,858
  • 25回复贴,共1

(吐糟)我受不了啦!!翻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nn...原谅我在这灌水。
完全受不了那些人史料前史料后的“抛“我。
所谓史料不就是用来互相对证吗?古人说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吧!说来吓吓后人们不行?
那个人完全没有消化就拿出来说,史书上这样说而且信到十足。
接受不了这麽反智的人!?如果那人是大学生我真想知道读什麼可以读到这麽白痴。完全没有批判思考。说猪脑简单是侮辱了猪的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2-11 21:02回复
    顺毛~个人感觉,他只是搞不清什么叫“【史】料”吧……只是资料堆里挑出自己需要的混合在一起(不怕你笑话,现在大陆不少大学生的“论文”就是这么糊弄的),不管资料到底是出自哪里、是原始档案还是个人的理解和猜测、是不是以讹传讹甚至YY……啊,我不是说各家理解就不好,但终归和原始资料不同,而且泥轰史学家的大胆我算是领教够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2-12 10:21
    收起回复
      2025-05-15 14:42:28
      广告
      见到那些回覆就觉得ann没说错。我真是一把年纪还和那些小孩计较, 对牛弹琴。。。真是傻了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2-13 21:30
      收起回复
        看完芹泽那篇东西,我想了几点。
        首先整个故事由有栖川宫家的日记开始。就是芹泽带了十五人去参见。之后就是作者的推测。看了几次发现了作者的笔触诱导了我们跟从他的想法。
        於是我找了几个令我疑惑的地方
        第一,关於武家传奏, 武家传奏就是公家和武家的传话人。即是朝廷对幕府,朝廷对大名。 我想宫家要请几个人, 不会连自决权也没有吧?因为芹泽他们不是正式藩士,不涉及大名家。在八一八以前长州人不是同样的在公家出出入入吧, 芹泽只是浪人。 所以这个可能不构成越级触怒会津藩。 大概是对公家作出骚扰而作出投诉吧!
        第二,就是东下事件令高傲的会津藩难堪。 八一八以前就是有公卿发出假诏, 要求会津东下。因此被发现是假诏有八一八的出现,天皇的真意并不如此。如此一来在八一八后再来一次要求东下,必定被视作为尊攘公卿的残党加以无视。
        第三是有栖川的立场, 不知道芹泽他们了不了解。既然是八一八尊攘公卿失势,为何又要找尊攘派公卿当守卫。我想当年就算有栖川是尊攘派,基於八一八后的形势也会隐暪起来,所以说有栖川和会津的对立会不会这样明显呢?因为投靠有栖川而被杀?也有可能是有栖川怕惹事上身,马上检举了芹泽等。骚扰公家和行为不检很有关连吧。因此会津藩下杀令不为奇。
        不知为何我还是觉得芹泽的事容保是知道的,但是下杀令更像公用局等人的决定。杀一个浪人用得劳师动众?会不会把这人看得太高了呢?。我顽固。。。对不起。
        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作者的推测和笔触。很高手他的笔触可以带领入思维。
        Ann有何感想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2-14 11:01
        收起回复
          想了想第一点有点不对?就是因为八一八所以才想要禁止浪人出入。不过攘夷不等如倒幕,芹泽的心态如此。而有栖川宫正好是一位热衷攘夷的人,所以才想走近。
          从芹泽的角度而言, 透过藩向武家传奏申请几乎是没可能。以藩方式申请必定是藩主和家老肯首,代表全藩的意见发出,透过武家传奏即是这事会上朝廷讨论。可是几个浪人的事要上奏朝廷这想法有点过。。怎样想会津藩是不会帮这个忙。所以芹泽只好直接找这位公卿,我在此做一个假设,就是这位公卿此刻倒幕的立场并不明显,只知道是比较热心攘夷的人。(如果明显也许早早就被八一八排走了)
          个人见解是只要没有倒幕的成份,会津藩便不会那麼容易被触怒。天诛足利氏木首, 收留生浪士组是一例子。
          芹泽他们渴望攘夷会津藩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他们当初也是因为这原因加入会津。这种越级会惹恼会津藩认为越权, 还是被会津视为心急所以大胆务犯公卿→行为问题?
          当初芹泽他们直接联系守护职,没有透过奉行所或所司代, 不也是越权吗?可说不是初犯, 这就是浪士们的方式,没办法中的办法。在会津看来这会是怎样。这个可以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2-14 15:26
          收起回复
            其实他就是把看过的日本发行书里说的搬出来而已。
            一开始很明显是颠末记的翻版,后来阅读量大起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加进去了。
            其实本来偏听则暗,听听他的说法也挺好的。
            就是一定要把这说法说成正论科普给大家就怪怪的。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许大部分从动漫转来的新选组粉追求的只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已。(叹气)


            IP属地:浙江6楼2014-02-16 09:48
            收起回复
              回复 mowenqing2008 : 传说中真人不露相可能头号fans对於想事情的深度比那位深一点。而且心态不同, 因为那位似乎是不懂日语, 因为不懂才没有那自大的心态。 这点也许我也要好好反思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2-17 21: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