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爷吧 关注:50贴子:3,928
  • 1回复贴,共1

试议岳飞岳云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2008年4月11日茶庵在岳云吧发表的文章。我觉得说得挺好的,就给转过来了。希望原作者不要介意。
因看到有人说岳飞处处为难岳云,是否讨厌这个儿子,因此想想,暂得以下愚见。
其一,余以为,岳飞是一个在己身全面贯彻儒家思想和道德观的人,无论治军还是教子,都以严著称,而这也很符合中国一贯的“严父”的形象,包括在岳飞的上奏中都一再表示出,如果不这样严格教导子女是很不恰当的。由此可见,岳飞首先是从内到外都会表现出“严”的态度。这一点不是因为讨厌儿子,而是他所贯彻的路线问题。
其二,从古人的故事中来看,做父亲的因为主外事,大多是跟子女不太亲近的。而象岳飞这样一个常年在外作战,很少居家的人,肯定跟子女是接触不多的,譬如岳霖,父亲死的时候也十岁有余,就基本上对父亲的事不甚了解。一般这样的家庭,如果岳飞讨厌这个儿子,则大可疏远或者留在家里,而不必长年带在身边,因此他无疑是喜欢岳云才要带在身边,且十一年须臾不离左右。
其三,一个常年在外的父亲,其他子女都见得不多,而唯有这一个朝夕相处,出入相伴十几年,这样如果还不能建立深厚感情,除非岳飞性格怪异。但观其言行,明显岳飞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所以他不可能说不喜欢岳云,反而应该是感情至厚,才是人伦常情。
其四,如果岳飞认为岳云不合己意,即便带在身边教导,以岳飞负责任的态度,也不可能委以重任。但观历史则恰恰相反,岳云在军中屡屡担当重任,战况紧急时,都是岳云率其背嵬亲军出战,在颖昌一战中又率背嵬军驰援王贵,而郾城战中“飞遣臣云领背嵬、游奕马军,直贯虏阵,戒之曰:“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话说得厉害是给部下听的,实际上从侧面可看出任务之艰巨和重要,岳飞寄寓重望。另一方面,岳云援助王贵一战中因为战况惨烈,王贵都有点胆怯,岳云批评王贵,要他继续战斗到底。这也说明当时岳云在军中已经有相当地位,说话很有分量,否则不可能来对王贵说三道四。而岳云的担重任和地位,都是和岳飞的信任与倚重分不开的。
其五,岳云坠马,岳飞一怒欲斩,最后打了一百棍。这一点就要揣摩岳飞的心情了。首先一点,说斩肯定是气话,这个看演义小说都是常见情节了,而这时心腹副手们都会冲上来求情,给足台阶下,所以并无危险。一般来说如果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就不要当什么心腹了。至于最终还是给了一顿棍子,我只能做如下想了:1、岳飞爱子,真的觉得应该给他一个教训。2、其他人犯错时岳飞也给予惩罚,所以要表现公平。3、岳飞在众将士面前本想显摆一下,结果大丢面子……不管怎么样,有一点可以考虑到的是,岳云参军很早,但进来就是军官,所以岳飞肯定觉得必须以军官的要求来对待他,那么做士兵的训练还失败,这个就需要教训一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2-11 16:07回复
    有一段发不了,请看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353395918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2-11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