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PbS熔点低而造成的焙烧脱硫困难,要求烧结机进料含硫保持在5~7%,为此需配入3.5~4倍于原料量的返粉,这就不仅降低了设备能力,同时也限制了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的提高,为二氧化硫的回收带来困难,而且返粉的制备须经烧结块冷却、多段破碎、运输、配料等过程,从而加剧了铅尘和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为此,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研究了多种直接处理铅精矿产出粗铅的新方法,以取代传统的烧结机-鼓风炉流程。氧气底吹熔炼(SKS)-鼓风炉还原法、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氧气顶吹卡尔多(Kaldo)转炉法、氧气底吹(QSL)法和基夫赛特(Kivcet)法,在上述方法中,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和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已实现了稳定持续的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我国大部分的铅冶炼厂所采用。此外,用氯盐浸出铅精矿的湿法炼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