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青素白吧 关注:2贴子:85
  • 11回复贴,共1

[-黛素。]语文答案qwq。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业1答案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必做作业
1.è fú jiào pán miù jié sǒng chāi sù jì gān zhì zuò dì chèn chà lòu piān sù tì nàn jiù qǐng dāng xiào zhàng nìzài chàn zhōu
2.噤 躬 慕 雳 质 卸 躁 塌 噩 滤 藩 嘈 郁 庭 道 跋 肖 潦 绝制 嶂 匿 衰 莺 斑策 衷 皇 清
作业2答案
(一)古诗赏析
《望岳》
1、钟:有拟人意味,写出了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登攀极顶,俯视一切,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哲理或含义)
《春望》
1、①画面描绘: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
②分析“破”、“深”字的好处:“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此处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3、画面描绘: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二)古文阅读
(一)1.张潮 《虞初新志》 善 奇巧 2.(1)适逢,正赶上(2)无3.(1)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赤壁(的情景)。4.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1.C 2.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3、错、对


IP属地:山东1楼2014-02-10 21:09回复

    作业3答案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1.(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2.列数字 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3.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过渡或承上启下 生动
    (二)味蕾上绽放的爱
    、1.文章以味道为线索,记叙了朋<?xml:namespace prefix="v"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xml:namespace>友爱点“糖醋排骨”和自己爱吃咸花生两件事。2. “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说明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妈妈对孩子的思念越来越重。 3. 承上启下。上承味道不仅烙有人的记忆,也渗有人的情感;下启对咸花生这种特殊味道的回忆。[解析]:不仅要点名作用,“承上启下”,还要点明“上承什么”,“下启什么”。 4. “绽放”本是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这里的“绽放的爱”是引申义,以此为题有点明主题,统领全文的作用,意在表达作者对味蕾存储的爱的赞美。
    作业4答案
    (一)神奇的人体“天网”
    1.在人体内细菌周围,由一丝丝状物质互相缠绕而构成的“网”,叫人体“天网”,它能擒拿细菌并将细菌毒杀或吞吃掉,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架护作用。2.人体内中性粒细胞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时,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的丝状物质——DNA缠绕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菌难逃的人体“天网”。3.“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了解的程度。 “大约”,准确地说明了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血球大致的个数。 “勇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抵御病菌过程中,发挥的追踪病菌,吞噬,杜莎病菌的作用。4.人体“天网”总在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出现在细菌周围;它能擒拿、毒杀、吞吃细菌;它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保护作用;它杀敌护体后神秘消失;它的丝状物质是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二)父亲进城送梨
    1.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 2.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3.(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 4.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IP属地:山东2楼2014-02-10 21:10
    回复

      作业7答案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古诗赏析
      《归园田居》
      1、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2、月儿初升,才扛着锄头归来。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3、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4、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
      《使至塞上》
      1、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飘出边塞,又像归雁飞入了胡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自己内心飘零孤寂。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愤懑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及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任选一点)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3、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愤懑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古文阅读
      《三峡》1、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2、实在 肃静 接连不断 快 3、B 4、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大风,也不认为(比水流)快
      5、①引用渔人的歌词来反映三峡人民的悲惨生活,流露出作者悲哀、凄凉的感受和心中对苦难的三峡人民的同情之心,将三峡的人的生活有机结合。结构上照应开头。另外也写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衬托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观潮》1、《武林旧事》 宋代 周密 2、C
      3、同时有骑着马、摇着旗、举着枪、挥舞着大刀在水面上的人,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4、时间推移 听觉 视觉 声音
      5、“善” 逆流迎潮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出没,腾跃着身子变换种种姿态,但是连旗尾都没有沾湿一点,凭这一点我们都可以夸赞他们有本领。


      IP属地:山东3楼2014-02-10 21:22
      回复

        作业8答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 古诗赏析
        《渡荆门送别》
        1、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2、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江水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化静为动,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描绘了山水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3、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不舍,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
        《登岳阳楼》
        1、满头白发的我站在萧瑟的秋风中凭吊古人,面对古老的树木、充满寒意的波涛,心中涌起无限悲凉。 这两句一语双关,借景抒情,“风霜”“老木沧波”既是实景,又是诗人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抒发了诗人
        2、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动荡之忧,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二)古文阅读
        《短文两篇》
        1、陶弘景 华阳隐居 书信《东坡志林》苏轼 <?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家 苏洵 苏辙 三苏 唐宋八大家</?xml:namespace>
        2、交相辉映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参与,这里指欣赏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罢了 于是,就 只是
        3、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月光照在院子里)庭院里就像积了水一样澄澈,水中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5、月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比喻的修辞
        6、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湖心亭看雪》
        1、明末清初 张岱 《陶庵梦忆》
        2、全,都 白气弥漫的样子 尽力 客居 哪能
        3、不要说相公你痴,还有跟你一样痴的人。
        4、运用白描的写法,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5、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IP属地:山东4楼2014-02-10 21:25
        回复

          作业9答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人工造林有学问》1.人工造林的科学方法。 2.逻辑顺序。 3.不能, “可能”表推测、估计之意。如果去掉,就会使句意的表达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用上“可能”一词,使说明的语言更准确、更严密。 4.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自然界是有规律性的,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得满分,鼓励创新,答出三点即可。 参考示例:我对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如下的建议:(1)由于以往忽视了造林的密度,因此要注意造林密度符合家乡的生态条件:(2)以往家乡的树种单一,因此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3)还要注意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
          《母亲心里的处女座》 1.“我”边放牛边写作,投稿却屡屡不中,遭到周围人的嘲讽。 2.(2分)这一段是事情的起因,为下文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3.使“我”重新拿起笔,敢于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敢于光明正大地往信箱里投稿了。 4.把“我的那篇处女作”比作“火柴”“草”,生动易懂,形象地说明了那篇“处女作”对我创作生涯的重要作用。 5.言之有理即可。


          IP属地:山东5楼2014-02-10 21:25
          回复

            作业11答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1、字音: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绯红( fēi ) 标致( biāo zhì) 落第( luò) 诘责(jié zé) 不逊(bú xuù) 托辞(tuō cí) 油光可鉴(jiàn)深恶痛疾(wù) 文绉绉( zhōu) 穈先生(méi) 掷铜钱(zhì)庶祖母( shù ) 翳病(yì)舔去(tiǎn) 侮辱(wǔ)绰号(chuò)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粘结nián;粘连zhān 旋转xuán;旋风xuàn 脂粉奁(Iián) 博识(bóshí)消释( xiāoshì)褪尽(tuì) 凛冽(lǐnliè )
            2、字形: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
            抑扬顿挫 睥睨 犀 迸 虐 霆 踌躇 挞 祈祷 忏悔 孽 稽 鞺鞺鞳鞳 彷徨 苍茫 蜿蜒 执拗 憔悴 璀璨 镶嵌 酷肖 搓捻 轩昂


            IP属地:山东6楼2014-02-10 21:30
            回复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3、古诗文默写
              1、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3、暂凭杯酒长精神4、折戟沉沙铁未销5、铜雀春深锁二乔6、辛苦遭逢起一经7、山河破碎风飘絮8、惶恐滩头说惶恐9、留取丹心照汗青10、千里共婵娟1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转朱阁、低绮户1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1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6、百姓苦,百姓苦17、蝉则千转不穷18、急湍甚箭19、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20、不慕荣利21、不汲汲于富贵22、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2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2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5、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26、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7、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8、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9、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0、岂不罹凝寒31、天涯若比邻 32、无为在歧路33、独怆然而涕下34、行到水穷处35、偶然值林叟36、长风万里送秋雁37、蓬莱文章建安骨38、欲上青天览明月 39、举杯消愁愁更愁


              IP属地:山东7楼2014-02-10 21:30
              回复

                作业12答案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与朱元思书》
                1、南朝梁,吴均体
                2、(1)都(2)青白色(3)凭借、依附(4)向高处和远处伸展(5)通“啭”,鸟叫声(6)至
                (7)在上面(8)飞奔的马
                3、(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奔马.
                (2)高山凭依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高处向远处伸展。
                (3)像鸢飞到天上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群山争着伸向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个山峰。
                (5)泉水冲击着山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五<?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柳先生传》</?xml:namespace>
                1、 元亮,陶潜,东晋,田园诗人
                2、(1)知道(2)就,语气助词(3)处所(4)就(5)空寂(6)安然自若的样子(7)忧愁的样子
                (8)心情急切的样子
                3、(1)他喜欢读书,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3)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4)常常自己写点文章自得其乐,这样就感到自己很有志向了。
                (5)不因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1)宅边有五柳树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IP属地:山东8楼2014-02-10 21:31
                回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提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侧畔,千帆竞发;大自然中,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后人引申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赤壁》 杜牧
                  《赤壁》这首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精神。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被誉为“诗史上的绝唱”,试对该句进赏析。这两句诗中的“惶恐”. “零丁”一语双关,对仗工整,自然天成,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这两句诗不但表现出诗人出众的才华,而且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忠贞爱国的情怀. 


                  IP属地:山东9楼2014-02-10 21:31
                  回复

                    作业13答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马 说》
                    1、 祗(zhĭ)骈(pián)槽(cáo)枥(lì)一食(shí)食(sì)马者
                    2、 字退之,唐朝,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3、 (1)即使(2)只是(3)两马并驾、喂牲口用的槽(4)喂(5)吃(6)“见”通“现”表现
                    (7)尚且,等同(8)怎么
                    4、(1)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拿着鞭子对着它
                    (3)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啊!
                    送东阳马生序
                    1、shì shuò chì duō sì qiè yè xǐ jūn yìng qīn qǐ xiù yè
                    qiú gě yùn něi yè zhuàn zhì


                    IP属地:山东10楼2014-02-10 21:32
                    回复

                      作业14答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识别人脸的技术
                      1.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特点?(3分)
                      答:特点:自然性;不被被测个体察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
                      2.人脸识别技术有何明显优势?(2分)
                      答:优势:不令人反感、不易被欺骗;友好、自然,容易被人们接受。
                      3.选文第⑥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答:不能。“逐渐”,渐渐,慢慢地,在文中说明“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是一个认识的渐进过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表达就不准确了。
                      (二)《冬夜里落寞的糖葫芦》一文原阅读示例:
                      (1) (2)-(7) (8)-(10) (11)-(12)
                      点明环境 电影院门口遇到寒夜 对他们的艰辛与 抒情:关注社会底层
                      里苦谋生计的三人 不易的同情
                      主题:文章通过对寒夜里辛苦谋生的卖糖葫芦的父子及三轮车夫艰苦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他们坚强生存守望纯洁的赞美之情。(抒情关键句段:最后两段)
                      1.示例:本文通过对寒夜里辛苦谋生的卖糖葫芦的父子及三轮车夫艰苦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关注同情及对他们坚强生活守望纯洁的赞美。“糖葫芦”是文章的线索,以此组织材料使文章浑然一体(标题一语双关,既指寒夜里的糖葫芦,也指寒夜里辛苦谋生的底层人民),标题生动形象,以此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题共4分。能结合题目正确概括文章内容1分;正确表述文章主题1分;能答出题目的特点及作用1分,答出新颖别致生动,吸引兴趣1分。


                      IP属地:山东12楼2014-02-10 21:33
                      回复

                        2.示例:不能删。第一段是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冬夜寒冷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答出环境描写1分;答出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3.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卖花小孩和同龄孩子在这个寒夜不同境遇的对比,突出了卖花孩子生活的困窘与艰辛,表达了我对他深切的关怀和同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对比1分;对比的作用2分(其中情感占1分)。
                        4.A处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停”“愣”等动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卖冰糖葫芦的人的失望与无奈。
                        评分意见:本小题3题。描写方法占1分,表达效果占2分。
                        B处示例:“决绝”,在这里是决然、坚决的意思,这个冬夜天冷得这么坚决,“决绝”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极寒。渲染了天寒地冻的氛围,突出了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我”对他们的关怀与同情
                        评分意见:本小题3题。“决绝”的理解1分;表达效果2分。


                        IP属地:山东13楼2014-02-10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