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小y不是diamond吧 关注:23贴子:2,838

回复:【悠】【140210】闲聊今天的一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已经被我水到961了~求助攻~@禁发诅咒贴 @米饭No_1 @帝豪乳鸽 @不知名旋律 @一路有迅 @Aireen一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3-13 18:42
回复
    @禁发诅咒贴
    怎么办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3-13 18:4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作业好多…
      数学作业
      (1)《资》143、144页
      (2)整理《启东》56页第6、10题到错题本,整理《资》错题本;
      语文作业
      (1)3课及5课《资》(太吓人了…)
      (2)三首古诗释义
      (3)《鸟》专题读完;
      英语作业
      ( 1 )抄M6单词
      (2)书上题M6U1
      (3)试题优化M6U1
      (4)听写笔记
      (5)背课文;
      生物作业:下节课之前都跟上;地理作业《图册》第三节
      …哭…我继续写作业去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3-13 18:47
      收起回复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3-13 18:52
        回复
          怎么办…今天听心理老师一说,觉得中国的未来没指望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3-13 19:22
          回复
            呃,加油,我还有一定距离~啦啦啦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3-13 19:51
            回复
              我们在这里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要知识。大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只留意老师放了什么资讯,可能要考什么。很少理会一堂课内所教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件事非常容易证明,只要上课明白说出的一句话,好像会考,他们就会回答。如果需要综合两句话的推理思考,他们就不知所措。即使心里明白,也不敢把心里明白的事情写下,或者尽量写得模棱两可,多拿一点分数。如果不给公式,学生不会算,也不敢推导公式。他们上课,不理会老师推导公式的思路,大都死记最后公式的结果。上学期我上完光学,考试第一题如下:“如果你的近视眼很严重,不戴眼镜能看清楚显微镜的影像吗?”这样的问题,一百个修课的学生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答,还有四分之一答错。这个问题,起码清楚表现了两件事:一、课本里没有的他们不会;二、他们不看显微镜,也不看望远镜,只会使用全自动对焦的照相机。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有一点我确定,他们不会将上课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上。这些知识只是用来考试,让他们踏进大学之门。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之中,才有一些是愿意知道、喜欢知道的人。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概念。我思考这句话三十年,回到祖国后,突然发现中国的现状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非常类似。当年的美国,被欧洲人瞧不起,认为美国人没有文化。虽然教育水准低落,却有欣欣向荣的活力。杜威说生活即教育,让美国的教育和实际结合起来,也去除欧式教育中的矫揉造作。中国的现代教育,应该吸取这个宝贵的意见。事实上,杜威为胡适的老师,正是胡适当年在大陆宣扬杜威的教育观,延续到台湾。而我回祖国后,见到学生的问题,似乎又回到胡适在北京的时代,一百年来没有多大的改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3-13 20:17
              回复
                学生们不敢问问题。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理解这个现象。当然,我们在台湾对这个现象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又可以看到,他们听一些演讲,如果授课老师不在场,他们喜欢在同学面前大放厥词,表现自己的能力,而往往不知道,问的问题和演讲有何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问问题。一、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二、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三、再次验证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知识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装饰、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模糊记忆。竟然有学生辅导员对新生说,你们尽量背,考完就忘记掉,不然无法应付接踵而至的课程。清华大学怎么能让这些不懂事的孩子扮演大人的角色,在学生内部流传一些不入流也不正确的观念,培养了一群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03-13 20:1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清华的学生还有一个特色。正是因为当年高分考进清华,受到了很大的奖励,从此就对分数特别感兴趣。学生之间,以分数作为一切评价标准,有了高分就高人一等。拿不到高分就去修更多的学分,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拿不到高分。甚至有大学三年半修了一百八十多学分的例子,平均一个学期二十六个学分。这样的学生,往往对所修习过的课程一无所知。清华大学应该降低必修学分,严格把关控制品质。前些日子,我亲耳听到一位北大附中的老师说,现在四月正忙,过几个月学生进了大学就好了,只要交钱就能毕业。言下之意,大学教育不如高中教育辛苦。我想,这个看法在学生之间是普遍的,念高中比念大学辛苦。有的学生不但不认真念书,还敢来恐吓老师。我就碰到几个例子,找了教委来学校游说。清华大学严进宽出,已经是有名的了。学校应该好好地抓学业。混文凭不该毕业的,千万不要妥协,尤其是研究生。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动手。不但千方百计逃避动手,还会去耻笑动手的同学。作为老师的我,千万百计地强迫他们动手,甚至不惜以退学要挟这些学生。我必须承认,即使这样,仍然所获不多,或者面临损坏设备的风险。我们发现,学生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不动手。最常找的不动手理由,就是设备不够好或者没有设备。我们发现,最好的设备给他们,他们也不用,更何况让他们自己建造设备和修设备。最好的创新科研,绝对没有配套的设备。往往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激发想像力,开发出前所未有的科研方向。国外学校经常有一些竞赛,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下,把所学知识运用来创造新的小发明。我们不也是该认真地考虑,采取类似的措施,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能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4-03-13 21:12
                  回复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问学生,当光照到物质上,多少时间之内光电子会被释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起回答:一个纳秒。这件事让我吃惊万分,他们可以由一个老师或某本教科书上得到错的答案,完全不思考这个答案的荒谬性,和教学的内容完全不一致。上学期在期末考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方法,物理学和你所就读的学科方法,有何不同?竟然有一个生物系的学生回答,物理有很多要背,生物也有很多要背,非常不容易同时记住。我宁可相信他在和我开玩笑,不然我如何自处,到底是怎么教的。中文的教科书有几个大弊病,略举两点如下:一、不与时俱进,不能不断再版,更正错误和更新知识;二、没有良好的索引和参考文献,学生学完之后,无法一辈子用来翻阅。学生宁可花钱买手机、电脑和配件,不肯花钱买一本好能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4-03-13 21:16
                    回复
                      如果大家不认为,上面列举的现象是我捏造的,不免要问,中国该何去何从?这些清华的大学生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虽然可以随时朗朗上口一些专有名词,似乎学习了很多。但细究之下会发现,他们就像文化大革命里的样板戏,架势十足好看,内容简单易懂,却不深刻。我必须要说,这不只是清华大学一个学校的责任而已,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我必须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把他们的思想紧箍咒拿掉,让他们开始思考。我们不能再纵容这些自以为是的清华学生。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够创造更进步的文明社会,就不配走出清华大门。要让他们知道,再聪明的人,也需要严格的锻炼。要让他们知道,世界不只是海淀清华园,而是四大洋五大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4-03-13 21:16
                      回复
                        我突然觉得中国在我们之代就得毁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3-13 21:17
                        回复
                          满清阉割了汉文化,清末民初那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就是因为没有了真正的汉文化,而被舶来的文化击碎了那仅剩的一张脸皮。而等到文…革的时候,一把大火把最后一张脸皮也给烧得干干净净。一个连自己民族服饰【汉服】都不被认同的民族,难道崖山之后还有中国吗?明亡之后还有华夏吗?!韩国,日本为何看不起现在的中国,那是因为我们自己都不认自己的文化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3-13 21:20
                          回复
                            怎么还是963啊…不会到一天的极限了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4-03-13 21: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二三四五,经验送到手,楼楼我走了
                              ======================《分手大师》定档6.27======================
                              1、邓超+杨幂,内地当红小生、小花旦强强联合
                              2、值得期待的“超级幂籍”组合的首次合作
                              3、杨幂、孙俪(客串)自《红粉世家》、《天和局》之后姐妹俩再度携手
                              4、爆笑话剧改编的有新鲜感的原创剧本
                              5、在鸟巢、一线天等北京特色观光地+毛里求斯取景,美不胜收
                              6、史上最蠢却感人至深的浪漫爱情喜剧
                              ======================《分手大师》定档6.27======================
                              众多精彩,给你好看!6.27,让邓超、杨幂,带领您进入“深井冰天团”的爆笑世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3-13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