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观吧 关注:73贴子:315
  • 6回复贴,共1

[谨记恪守]给年轻修者的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久没有在论坛或是企鹅群里说些什么,最近偶被一友拉入群,又重新开始了那种嘈闹的感觉。
观察了一些对话,搭讪了一些对话。有些感触,不吐不快。
修行者,该以道立本,修其妄心妄语,制其嗔怒,调平气脉,下气恭敬。修行以除恶,存真以合道。小道常说,只有修行一说,没有修道一说。
曾有老修行告诫,十个道士九个傲。为什么会傲呢?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我懂得很多,我懂得你不懂的事,善为人师。一言不合,便骂个狗血淋头。反正你说什么都是错的,说什么都是假的,说什么你都是不知道的不懂的……
《龙门心法》中有忍辱降心一段,恕我择取长引
【修行人第一大病,难去难整的,是个嗔字。不是著了我相,便是著了人相,嗔心一动,唤作无明业火。三毒之中,嗔毒居一。嗔心不解,内则烧已,嗔口出语,外则烧人。把一点灵关,森森烧化;一座法身,活活烧坏。六腑不能清秦,五脏不能安和。耳听人骂我,嗔火自肝生,烈焰遇狂风,把一个能闻的耳根,忽如闭窗塞窍。目见人侮我,嗔火自肾生,烈焰遇狂风,把一个能视的眼根,忽如遮门蔽路,口不觉嗔言,心中冲出恼恨之火,胆中涌起毒害之谋。上不怕天地神明,中不怕死生身命,幽不怕油锅剑树,官不畏斩绞军流,反一个能言舌根,造出千般罪业。这耳这目这口这舌,为何有这苦楚?只因这肉团心,不能降伏,恃些儿气血,作福作威。到过后平心之时,便冰冷可澹。
大众,世间众生,此个身儿,均是血气结成。此点嗔根,自从无始劫前,这无明业火,早已种下。所以遇事顺心,心便欢喜。不顺,便欢喜变作冤家。触境逆心,便生嗔怒,便是轮迥劫根。你们既已出家,原为欲了生死,嗔根不断,则毒龙攻入天根。既求身出世网,原因性命深重,这嗔恨不灭,则致气填月窟。性本善也,嗔则变作毒龙,惯生嗔火,火发烧身,命本常存,嗔则变为猛虎,常生毒气,气急丧真。生死不明,皆因不能珍重性命。性命不立,皆因火强。以致六根不能收摄,四肢发战虚张,五官不能应用,毛窍火性飞扬,为害百端,伤天促命。
大众,欲绝嗔要,先降恶念。何为恶念?不能忍辱,便为恶念。大圣孔子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这心中不能忍,念在一日,还是一日恶人。恶人安能入道?大众,不能忍辱的人,其心不能降伏,就如毒龙猛虎一般,只知辱他人,不容辱自己。好强好胜,人前夺趣,使气作威,严声厉色;卖英雄,做豪杰;夺利争名,夸功伐势,侍力凌衰,傲长欺弱。虽有时热肠为众,不知能救得人,亦必能杀得人。众生迷而不悟,何曾远虑深思,天道好远,冤仇不解,总是嗔根不断来。嗔则必欲辱人,不甘我受人辱。不知受人辱,与我辱人,其间大相悬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2-10 10:54回复
    戒子,总要自己发心,忍辱释怨,受苦任难,忘耻吃亏,解怨顺孽,降伏此心,一切承受。执定戒刀,时时自杀无明火,刻刻身披忍字衣。听人打骂,甘人欺悔,任人谤讪,随人羞辱,皆不能破我一点戒心。以至无端连累,王法官刑,霹雳青天,火烧雷打,一切水淹贼劫、狼衔虎咬、病毒蛇伤、魔压鬼迷、妖缠精害。世欲横言曲语,败坏声名。仇人恶口诅咒,毁虐亲属。甚而不容逃避,割截肢体,无能躲闪,破败此躯。总系往因定劫,难辞运限当头。只可安心承受,顺合天心,偿还夙债,报对前因。切莫动不服之意,害我戒规。惟宜回想,我受他欺者,毕竟我曾欺人。受他困者,我曾困他。以及遭魔遭难,遇害遇灾,悉系前生造下,自作自受。从今受戒之后,一切恶业,随心消散。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身心轻健,情性安和,苦恼痊平,冤仇和释。大众,自从无始以前之积怨,至今日当顿发天良。凡有冤愆债负,愿甘承受,一一偿还,损已利他,方为解脱。从此永归清净,依然太虚之贞,混沦之本,存神守默,酿成圆满报身。不然,前劫之债负而不还他,今生之耻辱又不肯让他,自然来世之报复不肯放你了也。此身如何得超脱,此心如何得空,此道如何得修。你们如今些儿言语,尚且不能忍,又安能这生死到头,脱然清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2-10 10:54
    回复
      大众,忍则无明火熄,自然五脏清凉。忍则华池水生,自然六腑调泰。忍则他心满欲,自然释怨和平。忍则我量包涵,自然胸襟阔大。大凡辱我者,我不为辱,其辱反归于彼。我辱人者,人受我辱,必以辱报于我。能忍则心气和平,使肝火不炽,化作南斗消灾。能忍则肺腋生津,便普润胃脘,化为瑶池甘露。能忍则肾精不耗,便上下元解厄,化为武灵泉。能忍则脾土不燥,便身轻体泰,化为白雪黄芽,能忍则法身无漏,便得道气通神,化作庄严妙相。现前能忍于国者,必有益有朝廷。能忍于家者,必有益于骨肉。能忍于身者,必有益于精神。能忍于心者,必有益于性命。能忍于教者,必有益于法眷。其能忍之益如此。
      若不能忍辱负重,则心便不虚,神便不灵,气便不壮,量便不宏,胸便不开,愿便不大,功便不圆,行便不满,见便不透,思便不深,智慧便小,福德便浅,根基便薄;闻道不明,行道有碍,被人憎嫌,招人嫉妒,受人厌恶,惹人烦恼,为人 * 慢,幽多鬼责,梦寐惊惶,明有神呵,疥癞疯疹,多劫之冤根不泯,来生之报复越深;苦海不住生波,欲何凭空起浪。
      大众,你们岂不闻德者,本也,有容德乃大,皇天无亲,唯德者是辅。尔辈中,贤愚不等。也有重财丧德者,也有得色丧德者,也有重气丧德者。其间因财受辱,因色受辱,因气受辱,外遇不同,受辱则一。圣人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又曰:“忿思难。”曾子曰:“心有所忿悖,则不得其正。”这忍辱之戒,岂不重欤!这嗔忿之害岂不毒欤!所以诸真初祖,以戒嗔为入门,忘嗔为了道;以忍辱为杀心,以忘辱为满愿。救苦经太乙天尊曰:“火翳成清署,剑树芳骞林。超度三界难,竟上元始天。”
      大众,急猛醒,听我偈言:“早除人我相,急悟生死因。忍辱降嗔火,空中现法身。七情随念灭,百忍古人称,罪业甘承受,方为劫外人。万端业障是前缘,负欠还债总一般。愚暗吃亏嗔火发,一团冤债黑漫漫。修行切戒占便宜,我占便宜他不依。历劫漂沉冤不解,清净堂中多是非。是非无着地天宽,仙子修罗有两般。清凉福地缘多忍,偿还辱债道功全。这点凡躯道上来,缘何不肯吃人亏。冲天怒气肤毛火,无位真人饿鬼灾。” 】
      太上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在网络的世界,我们都可以把本来面目隐藏起来。对于求道也好,交流也好,比现实中更难辨别真伪。若是不把嗔火浇灭,则更是难上加难矣。早晚课中的忏悔文亦告诫我们需要“慈心下气,恭敬一切”。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够看得更多,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2-10 10:58
      回复
        看得更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2-10 10:59
        回复
          原帖龙门派吧 伏魔道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2-10 11:00
          回复
            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2-11 12:42
            回复
              此乃自修之道,兴教之要!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2-16 0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