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
某地有富商乐氏,老来得子,名曰无异,父母爱甚而管教愈严。
无异幼时不喜文亦不喜武,父母传授咒法剑术,学之甚艰。一日不慎折断木剑,为躲避父亲责罚,误入城外山林,遇一男子于凤凰木下。
凤凰木亭亭如盖,花红似云。然遭蚁蛀心,可怜可怖。
少年不忍,以手除之,反被蚁噬,十指连心,立时红肿,火烧针灸,苦不堪言。
男子劝阻,而少年不听,言,人尤如此,木何堪受。思及父母所授,小试金石法术,引动雷霆之力,竟成。
后男子为少年施以治愈之法,包扎十指,并以茶点款待。茶水甘霖,而糕点与别处不同,有泥土气味。
少年自言,父亲所教虽苦,却能救助他人,自身懒怠,理当反省。
男子点头称是,有所学,有所历练,方可回护珍重之人,珍重之事。
两人相谈甚欢,遂成忘年之交。
男子貌若青年,然谈吐风雅,涉猎之广,可比耄耋博学之士。少年拜其为师,修学数年,于法术、机关、建造诸术获益良多。
曾邀男子归家作客,男子但笑不应,称人各有归处,而己身于此已矣。
至少年弱冠之年,男子忽告之,近日需出门远行,少年不必再来。临行之际,依依惜别,再三沉吟,告知少年,务必多储粮水。少年不解,但谨遵师训。
时年,城中大旱三月,颗粒无收,粮草殆尽。少年一家因男子所言幸免于难。
少年虽无温饱之忧,思及男子独居深山,心下难安,终于进山一探。
山内亦受旱灾所苦,草木凋零,鸟兽无踪,然凤凰木繁茂愈胜,昭昭若霞,风貌无匹。
少年心系男子安危,无暇赏看,径自寻找,却遍寻不见。
日落西山,林中暮色渐深,少年忽闻人声。男子执灯而来,叹曰,教而不听,劝而不改,为师竟不知你如此执妄。话虽如此,仍以袖拭去少年额汗。
男子言行亲厚,少年遂舍去顾虑,劝男子与其一同下山避灾,家中虽无余财,可保衣食无忧。
男子原意婉拒,忽有所感,令少年速速返家,并赠水符二三。
少年未至家中,遥忘前方竟有火光。原时经大旱,乐氏富足,且心仁厚,故设粥于户,救济灾民,却遭宵小觊觎,更借旱时纵火相逼。
乐府临街,四周民居接踵而建,若相邻有失,后果不堪。少年既惊且怒,立时起咒落雨。
雨至火灭,少年更提起昭明剑,击退贼人。被擒者却扬言乐氏囤积居奇,居心叵测,否则为何储存粮水,且家有降水法宝,却不愿救民于时。所谓送粥赈灾,盖虚名尔。
降雨一事目击者众,且城民求水心切,一再逼问,众口铄金,乐父虽无畏无愧却百口莫辩。期间更有人称少年发色眼眸异于常人,莫非妖邪化身。乐父爱子心切,只得坦言储粮乃少年恩师叮嘱。少年水符亦为师父所赠。城民遂决意进山求见高人。
哪知山上空无一人,既无院落,亦无人烟。惟有凤凰木立于山巅,巍然凝翠。
有人言树木繁茂不改,其下必有水源。掘地三尺,除焦土枯石外,无一所获。城民欲伐之,刀劈斧砍,凤凰木竟不见分毫损伤,遂决定连根掘起,少年竭力劝阻仍无济于事。
少年寡不敌众,退至树前,欲拔剑与众奋力一搏时,忽有人制其手腕。回首竟是男子,不知何时现身。男子虽举止温文,钳制之力,少年竟无法挣脱。
男子将少年挡于身后,向众人施礼致歉,称在下管教不力,致使小徒顽劣,请究己身之过,勿与小儿计较。并解释天灾仍有月余,水符转瞬即逝,杯水车薪,救急可,赈灾无能也。
众人哗然,男子继而说道,现下惟有一法可解满城之急。
曰,树下无水,但木有恒心。以少年手中昭明,辅以金石之法,剖树取心,置于井中,可供水七七四十九日。
少年闻言大悸,摇首以拒,男子不为所动,称,你若当我是师父,便听为师最后一言。
少年反问何乃最后一言,男子不置可否,只道,若汝愿假手他人,吾亦可择其行之。
少年无计可施,泪凝于目,咬牙依男子所言行之。
金木相克,雷击之下,凤凰木瞬间龟裂洞开。
少年探手入内,树杆暖如人体,有一珠玉落于掌上。
此珠如人合掌大小,通体透明,凝翠欲滴,似有云水流转期间。
男子嘱咐少年将此珠置于城中感业寺内金丝井下,应可保全城无虞。
少年眼中虽有万言,无从说起,只得一一点头应下,回首再三,翻身上马。
至城中,如男子之法施行,果然枯井涌泉,清澈甘凛,木香十里。
众人欢呼雀跃,少年却面无喜色,毅然调转马头,返回山中。
山路坎坷,马行不易,一路疾驰,复返山巅,人疲马嘶。
远见男子坐于树下,少年心急,险些直跌下马。赶至男子身前,见其面容不改,然面色渐白,恍若透明。
少年欲语先泣,到底少年心性,一时哽咽,男子仍作笑语,婉言相劝。
称,吾徒无异,汝聪敏仁厚,想必已知为师原身。
吾数年前遭遇天劫,本应领受万蚁噬心之苦,却为汝所救。想来因果循环,福祸相依,既有数年之缘,余心已足,并无怨怼。
此盼你不失本心,莫要因此迷失愤恨。
男子力已难支,少年膝行上前,将其揽于怀中,虽竭力却不可留。终归人形消散,化作萤火星尘,四散于林。只是怀中木香久久不散。
少年仰天长泣,片刻间凤凰木绿叶尽枯,花落纷纷,沾面如雨。
此后七七四十九日,井中清水不绝。末了井枯珠裂,恰逢半空雷鸣,暴雨骤降。城民当街而舞,欣喜若狂,惟有少年纳珠怀中,默默返家。
又三年,少年镇日苦读,钻研修渠引水之法,后为工部录用,至黄河治水。临行前,黎明登山一祭,蒙蒙细雨,竟见凤凰木枯干中萌生新芽,而身后有人为其撑起纸伞。
傻徒儿,既要造福苍生,何不珍重己身。
来人笑颜如昔,徐徐说道。
完
某地有富商乐氏,老来得子,名曰无异,父母爱甚而管教愈严。
无异幼时不喜文亦不喜武,父母传授咒法剑术,学之甚艰。一日不慎折断木剑,为躲避父亲责罚,误入城外山林,遇一男子于凤凰木下。
凤凰木亭亭如盖,花红似云。然遭蚁蛀心,可怜可怖。
少年不忍,以手除之,反被蚁噬,十指连心,立时红肿,火烧针灸,苦不堪言。
男子劝阻,而少年不听,言,人尤如此,木何堪受。思及父母所授,小试金石法术,引动雷霆之力,竟成。
后男子为少年施以治愈之法,包扎十指,并以茶点款待。茶水甘霖,而糕点与别处不同,有泥土气味。
少年自言,父亲所教虽苦,却能救助他人,自身懒怠,理当反省。
男子点头称是,有所学,有所历练,方可回护珍重之人,珍重之事。
两人相谈甚欢,遂成忘年之交。
男子貌若青年,然谈吐风雅,涉猎之广,可比耄耋博学之士。少年拜其为师,修学数年,于法术、机关、建造诸术获益良多。
曾邀男子归家作客,男子但笑不应,称人各有归处,而己身于此已矣。
至少年弱冠之年,男子忽告之,近日需出门远行,少年不必再来。临行之际,依依惜别,再三沉吟,告知少年,务必多储粮水。少年不解,但谨遵师训。
时年,城中大旱三月,颗粒无收,粮草殆尽。少年一家因男子所言幸免于难。
少年虽无温饱之忧,思及男子独居深山,心下难安,终于进山一探。
山内亦受旱灾所苦,草木凋零,鸟兽无踪,然凤凰木繁茂愈胜,昭昭若霞,风貌无匹。
少年心系男子安危,无暇赏看,径自寻找,却遍寻不见。
日落西山,林中暮色渐深,少年忽闻人声。男子执灯而来,叹曰,教而不听,劝而不改,为师竟不知你如此执妄。话虽如此,仍以袖拭去少年额汗。
男子言行亲厚,少年遂舍去顾虑,劝男子与其一同下山避灾,家中虽无余财,可保衣食无忧。
男子原意婉拒,忽有所感,令少年速速返家,并赠水符二三。
少年未至家中,遥忘前方竟有火光。原时经大旱,乐氏富足,且心仁厚,故设粥于户,救济灾民,却遭宵小觊觎,更借旱时纵火相逼。
乐府临街,四周民居接踵而建,若相邻有失,后果不堪。少年既惊且怒,立时起咒落雨。
雨至火灭,少年更提起昭明剑,击退贼人。被擒者却扬言乐氏囤积居奇,居心叵测,否则为何储存粮水,且家有降水法宝,却不愿救民于时。所谓送粥赈灾,盖虚名尔。
降雨一事目击者众,且城民求水心切,一再逼问,众口铄金,乐父虽无畏无愧却百口莫辩。期间更有人称少年发色眼眸异于常人,莫非妖邪化身。乐父爱子心切,只得坦言储粮乃少年恩师叮嘱。少年水符亦为师父所赠。城民遂决意进山求见高人。
哪知山上空无一人,既无院落,亦无人烟。惟有凤凰木立于山巅,巍然凝翠。
有人言树木繁茂不改,其下必有水源。掘地三尺,除焦土枯石外,无一所获。城民欲伐之,刀劈斧砍,凤凰木竟不见分毫损伤,遂决定连根掘起,少年竭力劝阻仍无济于事。
少年寡不敌众,退至树前,欲拔剑与众奋力一搏时,忽有人制其手腕。回首竟是男子,不知何时现身。男子虽举止温文,钳制之力,少年竟无法挣脱。
男子将少年挡于身后,向众人施礼致歉,称在下管教不力,致使小徒顽劣,请究己身之过,勿与小儿计较。并解释天灾仍有月余,水符转瞬即逝,杯水车薪,救急可,赈灾无能也。
众人哗然,男子继而说道,现下惟有一法可解满城之急。
曰,树下无水,但木有恒心。以少年手中昭明,辅以金石之法,剖树取心,置于井中,可供水七七四十九日。
少年闻言大悸,摇首以拒,男子不为所动,称,你若当我是师父,便听为师最后一言。
少年反问何乃最后一言,男子不置可否,只道,若汝愿假手他人,吾亦可择其行之。
少年无计可施,泪凝于目,咬牙依男子所言行之。
金木相克,雷击之下,凤凰木瞬间龟裂洞开。
少年探手入内,树杆暖如人体,有一珠玉落于掌上。
此珠如人合掌大小,通体透明,凝翠欲滴,似有云水流转期间。
男子嘱咐少年将此珠置于城中感业寺内金丝井下,应可保全城无虞。
少年眼中虽有万言,无从说起,只得一一点头应下,回首再三,翻身上马。
至城中,如男子之法施行,果然枯井涌泉,清澈甘凛,木香十里。
众人欢呼雀跃,少年却面无喜色,毅然调转马头,返回山中。
山路坎坷,马行不易,一路疾驰,复返山巅,人疲马嘶。
远见男子坐于树下,少年心急,险些直跌下马。赶至男子身前,见其面容不改,然面色渐白,恍若透明。
少年欲语先泣,到底少年心性,一时哽咽,男子仍作笑语,婉言相劝。
称,吾徒无异,汝聪敏仁厚,想必已知为师原身。
吾数年前遭遇天劫,本应领受万蚁噬心之苦,却为汝所救。想来因果循环,福祸相依,既有数年之缘,余心已足,并无怨怼。
此盼你不失本心,莫要因此迷失愤恨。
男子力已难支,少年膝行上前,将其揽于怀中,虽竭力却不可留。终归人形消散,化作萤火星尘,四散于林。只是怀中木香久久不散。
少年仰天长泣,片刻间凤凰木绿叶尽枯,花落纷纷,沾面如雨。
此后七七四十九日,井中清水不绝。末了井枯珠裂,恰逢半空雷鸣,暴雨骤降。城民当街而舞,欣喜若狂,惟有少年纳珠怀中,默默返家。
又三年,少年镇日苦读,钻研修渠引水之法,后为工部录用,至黄河治水。临行前,黎明登山一祭,蒙蒙细雨,竟见凤凰木枯干中萌生新芽,而身后有人为其撑起纸伞。
傻徒儿,既要造福苍生,何不珍重己身。
来人笑颜如昔,徐徐说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