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这么久,一直是不喜欢宝钗的,觉得她做作,虚伪,奉承,世故。远不如黛玉清冷高洁。印象最深的两次,一次是滴翠亭次她听到下人谈话,却假造黛玉在场。一次是贾母生日,她点的都是贾母喜爱的戏。至此,我便厌透了宝钗。黛玉尖酸,小性。我觉得是她高洁的表现。虽寄人篱下、也不愿处处讨好。今日一想,恨不得穿越红楼,向宝姐姐负荆请罪。从古至今,我们都对弱者抱有最大的同情心,黛玉很可怜,死了双亲,寄人篱下,有满腹才华,天仙一样的妹妹,应该被所有人保护。今天看来,这样的想法对宝姐姐真的太不公平了。宝姐姐同样也是寄人篱下,她的世故也只是为了让贾府众人喜欢,为自己和家人在贾府的生活过得更自在一些。而她的坚强,对比了黛玉的柔弱,便来不及多想,都去心疼黛玉了。以前在小说里看过一个说法“乱世小人”。乱世里,为求自保,可能会做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但这样仅仅是为了自保保家,只要内心的洁净不被污浊,小人又何妨,并不妨碍想成为英雄的自己。这样一想便也没有那么喜爱黛玉了,我若是贾府的人,我收留了黛玉,若我想她每日感恩戴德,阿谀奉承,这便是我的不好。但是我同样希望她能了解我在对她好,就拿送宫花来说,黛玉说的:“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实在让人寒心。若是这样,贾府女眷这样多,为何一定要给你。同样是寄人篱下,为主人公命运感叹的同时,直接倒向弱者一方,流出来的眼泪,总是让人比较心疼。(写着玩玩,突发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