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一点都不喜欢我,经常在课上给我难堪,甚至当众说我上课时和女同学对骂是一种神经病行为。于是她越不喜欢我我就越不喜欢上英语课,越不喜欢上英语课她就越不喜欢我,如此恶性循环。但这种恶性循环并没有反映在我的英语成绩上。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初一就开始听英文歌了,开始时迪士尼电影原声(我买的第一盘国外歌曲磁带就是狮子王,而且我相当明智的选择了英文版而不是中文版)。这一系列的熏陶让我对英文本身的热情远远高于把英语当做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敢问高人这句话用英语怎么翻译?),而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些在我妈看来完全是荒废学业的破烂磁带对我的英语能力产生了巨大推动力和口语基本功。直到今天我都认为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明白的是,外语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门学科。
扯远了。拐回来。
在听了两年那些外文流行音乐磁带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作为熊孩子,再一次亲戚家的造(dao)访(luan)中,看中了比我大四岁的小叔的一种高级玩意儿。一个塑料壳子里面放着一本书和两盘磁带,标题《疯狂英语》。封面是白色基调的,一个金发女人双臂扶靠在墙壁上的侧面像,纯洁性感,我到现在都认为那是一张美爆了的照片。后来我把这本英语有声杂志借回家,第一次听各种英语原声演讲、电影原声对白,除此以外还有英文歌曲推荐,那一期是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麦当娜这个词汇重回脑海。这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麦当娜主要是个歌手。
那一首歌,初听之下,我完全惊讶于歌曲的舒缓、伤感、美丽的弦乐和高贵的唱腔,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就是我以前了解的麦当娜。这首歌曲我听了很多遍,里面的歌词完全就是当时我的内心写照。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你不会相信,你所看到的女孩还是你曾经熟知的她,虽然她的打扮无可挑剔,却和你格格不入。”
坦白的说那时候的自己并不是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初二时候,对我最重要的爷爷奶奶去了外地工作两年,爸爸妈妈也外出工作,我被寄养在亲戚家,没有人管。那时候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回到我自己的家,一个人呆着直到不得不出门赶去学校或会亲戚家吃晚饭,成绩一落千丈。而当我的奶奶爷爷回来的时候,我的亲戚却告诉他们说,我已经学坏了。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的春节,叔叔阿姨们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游玩,而我则完全被排斥在外。有一次婶婶丢了钱,却无端的怀疑是我。在冷冰冰的厨房里,我和妈妈抱着大哭。
于是,一个不熟悉的淫荡的、农作物崇拜者的歌,成了那段时期我最重要的心灵安慰剂。
